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发表于1929年,是海明威举世闻名的一部力作,标志着海明威的思想和艺术均已走向成熟.这部长篇小说是海明威战争经验和战争思考的产物,是海明威战争题材小说中最成功最精美的一部.他的反战主题更是时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主要从反战主题的内容和体现方式来分析<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2.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最成功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家本人在同时代独特的个人经历也完整的融入在作品中。小说所触及的不仅是主人公哈里对过往生命的审视和醒悟,更是作家对自身写作生涯和生活状态的反思。海明威的非洲之行,写作生涯的低潮以及他矛盾的婚姻生活都成为的小说的创作来源。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海明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生活状态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人物。通过研究发现借助于展示罗伯特.乔丹隐秘的追逐父亲的欲望以及他为实现这种欲望而采取的行动,作家海明威于文学幻想之中表述出一直压抑在自己无意识深层的父子困境。  相似文献   

4.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人物。通过研究发现借助于展示罗伯特.乔丹隐秘的追逐父亲的欲望以及他为实现这种欲望而采取的行动,作家海明威于文学幻想之中表述出一直压抑在自己无意识深层的父子困境。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在他的短篇故事《世界之都》里,描写了一对住在西班牙的父子。经过一连串的事情后,他们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男孩选择离家而去。父亲心急如焚地寻找他。遍寻不着之际,父亲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是个很普通的名字。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爱你。"海明威接着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惊人的景象。隔天中午,报社门口来了八百多个等待宽恕的  相似文献   

6.
杨美玲 《科技信息》2010,(18):I0139-I0139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评论界受到将近十年的冷遇与攻击后推出了他坚信是自己一辈子所能写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老人与海》,这也被威廉·福克纳誉为"这代人最优秀的一个单篇"。本文将对文章的主人公及各个方面的象征意义进行简要剖析,分析海明威艺术化了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7.
在哈瓦那寻找海明威的故居,他居住过的酒店,还有他喜欢的酒。海明威的第二故乡29岁那年,欧内斯特·海明威第一次来到古巴,随后,他断断续续地在这里居住了二十多年。海明威在哈瓦那城外的住所被称为“瞭望山庄”(Finca Vigia),他1939年买下这里,这几乎可以说是海明威一生中居住过的最舒适的住所。  相似文献   

8.
郁邓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56-57
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理想破灭、精神空虚的"迷惘的一代"的坎坷命运。本文尝试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主要关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海伦,初步探讨海明威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的双重妇女观。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海》被誉为“描写海洋和渔夫最深刻”的文学作品。小说中,海明威将大海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来描写,作为审美对象来呈现,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莫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从生态文学批评视角看,《老人与海》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给人类所带来的生存悲剧,同时也表达了海明威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因其视角和主题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雨中的猫》体现了海明威如何从女性视角深层地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同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创作理论及其少有的女性主题在这部小说中也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评论界对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认为他有轻视女性的倾向。通过分析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位典型的新女性形象,指出海明威在关注男性世界的同时,也塑造出了性格多样、复杂的女性角色。通过这些女性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下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文学评论一直把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主题归结为勇气和死亡,这一归结使得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显得单薄、苍白,不足以说明海明威对世界文学所作的贡献。通过对海明威作品的整体分析,可把海明威一生的创作主题归结为抗争。如此不仅能统摄海明威所有的作品,而且其主人翁的“硬汉”形象也清晰地显现出一条由单薄到丰富、而至完满的脉络,从而丰富了海明威创作的内涵。从人与自然的抗争、人与人的抗争、与自身的抗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国作家。作为海明威的第二部小说,《永别了,武器》仍然备受公众的喜爱并继续引起广泛争论。本文试图以该小说为例,对国外评论界对海明威作品主要的主题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国内海明威研究状况,特别是有关这部小说的主题研究也进行简要回顾。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明威评论的一些主要研究主题,以及它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海明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硬汉性格"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在这些情节简单的故事中,他们的人格、心理力量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中,作者歌颂了人类的硬汉精神。本文拟主要从根源及对英雄人物特征的细节描写方面简单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性格。  相似文献   

15.
“硬汉气概”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开斌 《科技信息》2009,(17):195-195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海明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硬汉性格"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在这些情节简单的故事中,他们的人格、心理力量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中,作者歌颂了人类的硬汉精神。本文拟主要从根源及对英雄人物特征的细节描写方面简单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性格。  相似文献   

16.
时代背景和战争经历给海明威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成为其作品悲剧主题的根源。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悲观思想。从亨利的清醒者的痛苦,乔丹的勇敢者的困惑,到圣地亚哥的胜者无所获,悲剧主题几经演变发展,但都体现了海明威的悲剧人生观: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也是一场徒劳的战争。  相似文献   

17.
论述潘金莲是《水浒传》中人尽皆知的淫妇形象,玛格丽特是海明威作品中最彻底的妖妇,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背景的坏女人经典,海明威和施耐庵赋予的这两位女性形象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分析二者人生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可给21世纪的现代女性一些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最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除了人们熟知的海明威风格以外,精巧的叙事策略、成功的角色塑造和发人深省的主题是该小说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海明威作品中体现的与中国文学传统相通的元素。海明威本人及其塑造的硬汉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海明威的艺术风格与中国文学传统相通;海明威的自然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以他的“硬汉”形象闻名全世界,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大家。本文通过分析《雨中的猫》中的那位美国太太在寻猫前后的思想变化,来管窥海明威在其早期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