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索利用微量物质检验区分和鉴别技术开启卡巴插芯门锁的方法。方法在确定锁具零部件以及开锁工具表面的物质成分后,通过钩状工具、锡纸工具开启锁具,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开锁痕迹区域进行微量物质的成分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和鉴定,发现技术性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后,在痕迹表面发现有"外来元素"分布,这些"外来元素"主要分布在擦划痕迹的起点和终点,在痕迹面上也偶见粘附,该特征也在鉴定工作中得到了印证。结论开锁痕迹区域的元素差异性可用于确定和区分钩状和锡纸两种开锁工具。  相似文献   

2.
卡巴类插芯门锁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家装门锁,技术性开启该类锁具也是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种作案手法,分析和鉴别技术性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已是实战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实践为基础,总结两种常见的技术性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的留痕特征,分析两种技术性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的过程,为锁具痕迹检验和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探讨撞齿工具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的留痕特征。方法利用撞齿工具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观察锁具零部件上的痕迹反映,分析痕迹形成过程,总结留痕特征,并在实践检案中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开锁痕迹分布在匙槽外表面、锁芯凸筋壁、锁芯弹子球面及柱面等零部件上,以打击痕迹和带状摩擦痕迹为主,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开锁痕迹区域进行微量物质的成分分析,发现在匙槽外表面有"外来元素"分布。结论撞齿工具开启卡巴类插芯门锁的开锁痕迹特征反映明显,可以鉴别。  相似文献   

4.
工具痕迹智能鉴定系统一、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公安刑侦痕迹分析领域,经查新确认,性能优于国际上的同类产品,被国家物证鉴定中心等单位的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本系统的功能是将工具痕迹的显微图像数字化采集存储到数据库后,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及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对痕迹进行自动化地快速搜索比对拼接,按照其匹配程度排序,从而能够帮助痕检专家对大量的工具痕迹进行快速精确的鉴定,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显著提高鉴定效率,是目前手工“对比显微镜”的自动化替代产品,每分钟可检测200以上的痕迹样本的图像;也可实现网上痕迹自动搜寻,实现全国的痕迹数据共享,对于案件侦破的工具痕迹检测工作将带来一场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工具痕迹智能鉴定系统一、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公安刑侦痕迹分析领域,经查新确认,性能优于国际上的同类产品,被国家物证鉴定中心等单位的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本系统的功能是将工具痕迹的显微图像数字化采集存储到数据库后,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及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对痕迹进行自动化地快速搜索比对拼接,按照其匹配程度排序,从而能够帮助痕检专家对大量的工具痕迹进行快速精确的鉴定,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显著提高鉴定效率,是目前手工“对比显微镜”的自动化替代产品,每分钟可检测200个以上的痕迹样本的图像;也可实现网上痕迹自动搜寻,实现全国的痕迹数据共享,对于案件侦破的工具痕迹检测工作将带来一场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痕迹观察和物质成分分析,总结出"锡纸"工具开启一字槽弹子锁的检验方法。方法结合"锡纸"工具的组装、开锁的动作和开启原理,推测痕迹的形态和应该出现的位置,验证各种痕迹的反映性;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工具开启后的锁具圆头弹子球面的金属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锁芯方筋侧面可检出工具头形成的短小线痕,在锁芯匙槽入口处的方筋顶端可检出工具头形成的压痕,在较长的圆头弹子柱面可检出多处剪切压痕,在圆头弹子球面上可检出铝的成分。结论锁芯和圆头弹子是检验"锡纸"工具开锁的重点零件,通过锁芯方筋侧面和顶端、圆头弹子柱面的痕迹,结合圆头弹子球面的物质成分分析,可以准确判断现场锁具是否被"锡纸"工具作用过。  相似文献   

7.
布尔算子模糊逻辑中的广义半锁归结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量冗余子句的产生是导致归结方法低效率的根本原因。锁策略通过对子句集中的原子进行配锁,限制某此子旬间的归结以减少无用子句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归结方法的效率。在布尔算子模糊逻辑中,当相同谓词符号配相同锁时,广义锁归结方法是广义完备的。如果对配锁方式不加任何限制,则广义半锁归结方法是广义完备的。  相似文献   

8.
了解滑坡的失稳机理和破坏模式是对其进行预防预报的前提。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以降雨为触发条件,进行多次模型试验,记录前缘反倾式锁固型边坡在不同坡面形态时的变形破坏现象,研究该类边坡的失稳机理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前缘反倾式锁固型边坡为后缘推移式滑动破坏,该类边坡失稳始于边坡后缘,其破坏模式为开始降雨→雨水从坡面入渗,边坡土体强度降低→后缘土体发生沉降→前缘土体发生垮塌→坡体后缘持续下沉,推动边坡底部土体向前滑动-坡体前缘出现推挤隆升现象-边坡整体失稳破坏;前缘反倾式锁固型边坡发生整体失稳的根本原因是边坡前缘土体强度降低及垮塌,致其无法提供足够的抗滑力,边坡发生整体失稳。研究成果对此类滑坡的预防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尹建昌  何映炜 《科技资讯》2013,(28):206-213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单纹锉与双纹锉的痕迹反映,归纳两者的差异点,利用差异点对某些犯罪现场所留下的断面和屑片进行种属分析,区分现场工具破坏痕迹是单纹锉还是双纹锉所留,从而达到提供侦查线索和缩小侦查范围的目的.在对钢锉的结构和金属切削原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用锁芯、铝合金管和锁梁等三种金属客体用同一种运锉手法制作大量的痕迹样本.通过体式显微镜和三维立体显微镜对金属客体的锉断面和锉屑进行充分观察和综合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单纹锉与双纹锉在进行锉削运动时所形成的痕迹特征是存在差异点.在锉削面上,差异点主要体现在表面平整程度不同和线条流向及连贯程度不同;在锉屑上,差异点主要体现在卷曲程度不同、个体痕迹形状差异不同以及印压痕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弹子锁的基本结构原理开始,逐步阐述了弹子在弹子孔中运动和受力的各种不同状况,分析了不同钥匙在锁弹子上形成痕迹差异的原因,在锁弹子痕迹的勘查检验方面,以不同角度和思维方法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斧、锤类钝器工具在颅骨上留痕特征,进一步确定工具类型。方法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重点分析斧、锤类工具在颅骨上形成痕迹特征。通过总结大量实际案例,将斧、锤类工具进行详细分类,对能反映致伤物的钝器打击面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推断致伤物。对斧背及方形锤击面、圆形锤击面、多角锤击面损伤在颅骨上形成的痕迹进行比较,确定了各种工具形成的稳定痕迹。结果斧、锤类客体致伤颅骨的痕迹形态主要特点为:小平面损伤为主,总体上以方形和圆弧为主,且边界清晰;常见挫裂创,以塌陷性骨折为主。结论通过观察皮下出血斑、挫伤斑、挫裂创可确定致伤颅骨斧、锤工具类型。  相似文献   

12.
龙门吊在停车锁车时存在刚性碰撞,加固措施也不完善,导致锁车效率低,同时也存在被大风刮翻的安全隐患。为排除龙门吊加固安全隐患,提高运行质量,降低运行成本,对龙门吊的防风锁车工艺进行设计改造。重新设计了锁车点,主要在增加了橡胶垫块、设计加强筋、将水平方向锁车变为竖直方向三个方面;并增设防风加固点,主要在增加两个铁鞋及用钢丝绳将小车加固看两个方面,经过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从而提高了锁车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突发性强、隐蔽性强、监测预警难的锁固段型岩质滑坡,开展了对该类滑坡稳定性起关键控制作用的“锁固段”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首先,构建 “三段式”锁固段均质物理模型,采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 AE)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捕获锁固段模型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微破裂事件AE信号和高清数字图像。其次,结合声发射b值统计分析和DIC数字图像微应变定量分析锁固段表面裂纹的萌生、扩展和演化,查明锁固段损伤破裂的时空演化规律。最后,采用高斯混合模型(GMM)对锁固段微破裂模式进行非监督聚类分析,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微破裂模式分类依据。结果表明:(1)锁固段变形破坏过程的声发射b值曲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有明显的破坏前兆特征;(2)内部微破裂的孕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大裂纹扩展,释放频率更低、幅度更大的高能量信号,可作为其破坏前兆;(3)声发射信号蕴含破裂的丰富信息,GMM可实现微破裂机制(张拉和剪切)的分类,具备高RA和低AF特征的剪切破裂声发射信号的高频出现也可作为其破坏前兆。  相似文献   

14.
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性能及滑差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闭锁离合器滑差控制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平顺性的矛盾,大大地提高了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文章论述了锁止离合器结构,摩擦片摩擦材料,并对锁止离合器结合过程中扭矩传递随结合时间的变化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文中还对滑差控制的工作原理做了系统的阐述,指出通过滑差控制可以使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案件现场出现的橡胶、塑料类等高弹性客体的力学性质及其痕迹特征,寻找检验此类客体上砍切痕迹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弹性材料砍切痕迹样本,并对痕迹特征进行观测及统计分析。结果痕迹擦拭沿宽度与工具劈侧厚度和刃口厚度有线性关系,这是工具特征的客观反映;砍切断面上的线条、痕止缘部位的小眼、组织连接等痕迹能稳定反映刃口特征。结论弹性客体与塑性客体的砍切痕迹明显不同,其痕迹特征反映自有规律,同样具有较高的检验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形式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刑事犯罪案件正朝着逐年攀升的趋势发展,而且犯罪的手段也趋向于多样化,最烦的反侦察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侦查人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研究,提升案件侦查效率。基于此,该文探讨分析了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是未来远程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理想光发射源和光时钟源。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腔长较长,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腔长容易受到机械震动及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漂移。本文主要从长期不稳定性和短期不稳定性两方面分析了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问题。介绍了弛豫振荡、超模噪声的解决方案。同时阐述了再生锁模技术控制腔长的方案,对主动锁模激光器的实验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直立锁缝屋面系统作为风敏感结构,在不同等级风荷载作用下,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破坏. 为减少风灾损失,提出了基于多重性能水准的直立锁缝屋面系统风灾易损性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直立锁缝屋面系统力学模型分析其失效模式以及风致破坏过程,提出以屋面板大肋边节点相对位移作为量化指标,划分并推导了三阶段性能水准及量化模型;结合概率可靠度的风灾易损性分析方法,并以某典型工程为例进行直立锁缝屋面系统风灾易损性分析. 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得的易损性曲线能很好地预测直立锁缝屋面系统损伤状态,其中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以及风揭破坏状态对应的风速范围分别为0~14.9 m/s、20~26.8 m/s、30~46.9 m/s和大于46.9 m/s,可为直立锁缝屋面系统工程设计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手摇千斤顶顶撬防盗网、窗,然后翻窗入室进行盗窃是近来犯罪分子使用的一种新的盗窃作案手段。本文论述了利用手摇千斤顶顶撬防盗网、窗案件留痕的原理及痕迹的特点,并对该类工具痕迹的检验与鉴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决犯罪现场立体痕迹和粗糙物面指纹提取不便的问题,介绍利用硅橡胶枪提取痕迹的方法.方法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新型硅橡胶配方和提取枪,用来提取指纹、足迹和工具痕迹,并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实验,新型硅橡胶枪可较好地提取犯罪现场的立体痕迹及粗糙物面指纹.结论使用硅胶枪提取犯罪现场的痕迹具有操作便利的优势,可以解决传统方法提取不到的痕迹,取代传统提取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