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乎全体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如何进行?是不是应该像某些西方激进生态学家们所鼓吹的那样,人类要用放弃自身的解放和发展来换取与自然生态万物的平等相处呢?本文在此分析评价了西方环境主义思潮中最具革命性和启发性的深生态学,指出奈斯深生态学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中,实现了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有其积极、有价值的一面;但同时,奈斯深生态学也受到不少质疑,具有局限性。作为奈斯深生态学理论基础的"自我实现"论带有某种神秘主义和宗教主义的色彩,最终倒向生态伦理的乌托邦。奈斯深生态学从纯"自然主义"的立场来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拒绝承认人是认识、改造自然的主体,以致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主体性的存在,造成人类主体性的缺失。对此,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辩证地扬弃奈斯深生态学思想,以科学把握、妥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切不可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建设生态文明,既不能追求一切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能追求一切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而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深层生态学借鉴海德格尔思想遭遇到理论、实践和政治三方面困难,其中二者思考维度不同等理论问题更为根本。齐默尔曼和奈斯分别对之有调和与包容两种策略,其为绿色环保理念辩护的借鉴纲领取向,制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利用,影响深层生态学在当代的纵深发展。中国环境伦理学对西方环境伦理学及传统生态文化的借鉴纲领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亟待超越。  相似文献   

3.
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促使生态学、生态学哲学和生态哲学形成了从认知到行动的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三者分别在其中承担着各自独特的学科任务。然而,在这个逻辑链条中明显地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它们对这个逻辑链条的运行构成了阻碍。这些障碍就存在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中。生态学中的最大问题在于生态学是否是一门成熟科学的争论,具体表现为传统意义的生态学与"新生态学"以及生态学能否或应当满足何种意义上的科学评价标准的争论。生态哲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定位不清以及疏离科学、甚至反理性和反科学的激进环境主义倾向。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审慎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物平等主义是西方激进环境主义的理论基础,可将其划分为生物圈平等主义、内在价值平等主义、共同体平等主义和绝对平等主义等几种类型。文章深入分析了它们存在的理论冲突、不完善和实践上的不可操作性。首次提出过程深层生态学的概念,并运用它很好地克服了生物平等主义的困境:一方面,区分内在价值和固有价值的内涵,重构了一种新的生物平等观——物种固有价值的平等;另一方面,运用过程深层生态学的内在价值分级论和物种固有价值平等论从个体和物种两个层面来有效解决现实的价值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是汉初道家哲学集大成之作,凝聚了丰富的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其思想与今天西方的深层生态学理论有很多契合之处。本文从《淮南子》哲学的本体论、自然观、价值观等方面入手,与深层生态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力求更好解读《淮南子》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范·弗拉森的反实在论是当今科学辩证化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它是一种处在现象主义和激进反实在论之间的科学哲学;从性质上看,它融汇了建构主义与经验主义;从方法上看,它把语义方法与工具主义统一起来。在认知策略上,范·弗拉森采取了既反左也反右的方针,从而坚持了符合论原则,利用了工具主义的长处。他的思想在当今科学实在论争论中起着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厦门大学乐爱国副教授所著《道教生态学》2005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五章25万字,分为道教生态智慧的历史渊源、道教生态学的哲学基础、道教生态学的理论要素、道教生态学的伦理建构、道教生态学的现实延伸等部分。这是第一部全面论述道教生态思想,试图建立“道教生态学”体系的学术专著。书中认为,道教的天地万物与人同源、同构以及同具有道性的本质是道教生态学的自然哲学基础;道教提出的“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是道教生态学的基础理论要素;道教提出“慈心于物”的道德认知,倡导“仙道贵生”的道德情怀,建立“守道而行”的道德准则,构成了以普遍生命为中心的道教生态伦理。从这三个层面出发,不仅展现了今天所需要的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而且看到了可供今天选择的绿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环境正义"作为有别于传统环境主义的绿色运动,为妇女们突破自己的传统角色定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巨大的空间舞台。保护孩子的母性本能、维护家园健康的天职、对日常生计来源的依赖等,不仅使女性从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一跃晋升为环境正义斗争的急先锋,也促成了女性与男性在环境正义中极具差异的表现。但女性在环境正义中的行为不能简单归并到生态女性主义旗下,它属于另类意义上的生态女性运动。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文化研究”是西方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研究和激进生态主义等多维视角出发,以认识论的建构主义和方法论的相对主义批判传统科学哲学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素。通过对“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哲学批判,可以发现,虽然它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判走向了极端,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科学文化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某种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0.
奈斯的深生态学的自我实现论强调了实践智慧的内在善的维度,而通过对深生态学的批判与分析,可以发现深生态学对实践智慧的公共善的维度重视不足.所谓人的公共善的维度,就是人作为公民在社群中的"行动"的维度,引入阿伦特的实践哲学--当代语境下的"实践智慧"思想,作为对"自我实现"和"生物中心公平性"原则的深化和拓展,深生态学将具有更为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