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结构的语义观到准实在论──F.萨普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郑祥福理论的结构问题是F.萨普一生中最为关心的课题。他1977年出版的《科学理论的结构》和1989年出版的《理论的语义观和科学实在论》两本著作都因讨论这一主题而负有盛名,在当今哲学、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科学理论的句法观和语义观之争是一个核心问题。句法观指出,科学理论是一个带有部分解释的形式演算系统。语义观指出,科学理论是一族科学模型,以及这些模型与现实世界的同构信息或相似性信息。经典的句法观和语义观忽视了形式演算系统或者科学模型族上的结构,从而可以被看成是平坦科学观。如果在科学理论的经典句法表示和语义表示上赋予适当的结构,则可以论证句法观和语义观不仅是相容的,而且是本质上等价的。这一结构丰化过程是通过对平坦科学观进行范畴提升而实现的;不但如此,范畴论还进一步导出了理论的等价和理论的2-范畴等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3.
佛教的术语观源于佛教的语言观,即佛教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虚妄的,没有自性(即体性)。从语义三角理论出发,总结佛教的术语观,即能指与所指间、概念与所指间、概念与能指间都表现出不同于世俗语言学的符号关系。语义三角的三个位点都可以体现为虚妄相或多元可置换性。真如实相的术语观是三个位点都体现为虚妄相,部分位点的虚妄相和不同程度的多元可置换性都是佛菩萨顺应众生根基所采取的相应变通。  相似文献   

4.
通常将萨普的表述作为对科学理论句法观的标准理解,但对比卡尔纳普的原始表述,表明萨普的表述中存在诸多误解:一是认为句法观仅限于以一阶语言来重构科学理论,未指出句法观已将类型论与数学都囊括于其基本演算中;二是未指明"经验定律"就是重构后的科学理论"公理系统"中的"定理";三是对观察子演算及其形式语义的引入,误解了卡尔纳普在句法观中提出的经验语义解释及模型概念的本义。  相似文献   

5.
“真”是逻辑和语言哲学中无法绕开的语义概念。塔尔斯基为真所提供的语义说明对逻辑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核心理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体现了逻辑技术对解决哲学问题的不凡助力。有的研究文献对其主要成果的通俗表述容易使人混淆一些概念。本文将对照塔尔斯基关于真之定义的两篇著名论文,澄清塔尔斯基所说的“本质丰富”的意思,以此展示对真之语义说明起关键作用的语言分层级的思想。这一思想方法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相似文献   

6.
语义网格的基础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语义网格的基础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针对互联网信息有效共享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突破现有数据模型的局限,建立新的网络资源有效共享的模型、理论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启动3年来在建立语义资源空间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
从“兵”看军语语义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是军语中的基本语词之一,其使用频率高,构词力强。依据认知语义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对"兵"的语义扩展认知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兵"的语义扩展的过程中,语义的辐射型变化交织着连锁型变化,隐喻和转喻从中共同发挥作用,它们是其语义发展的两条主要认知途径。考察"兵"的语义扩展可以为认识军语语义扩展的普遍规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理论远离经验,是分子生物学理论发展的一大特征。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就如何理解和解释分子生物学理论方面,语义分析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方法。本文首先利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作为科学理论的中心法则的语义变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种变迁是在分子生物学纵向语境的不断变化中实现的。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对中心法则进行不同层面的语义解释,才不会导致其语义的局限性。而作为科学理论的中心法则语义被局限,自然会导致其作为研究方法的意义局限性。之后,文章讨论了传统意义下作为研究方法的中心法则的意义局限性,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提出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9.
“兵”是军语中的基本语词之一,其使用频率高,构词力强。依据认知语义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对“兵”的语义扩展认知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兵”的语义扩展的过程中,语义的辐射型变化交织着连锁型变化,隐喻和转喻从中共同发挥作用,它们是其语义发展的两条主要认知途径。考察“兵”的语义扩展可以为认识军语语义扩展的普遍规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真理概念处于人类文明的核心。但阐明真理概念的本性的工作 ,虽经历代哲学家们殚精竭虑的努力 ,迄今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这显示了真理概念的深度和复杂性。从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 ,真理概念可分为常识真理和科学真理 ,常识真理又可细分为一般真理和实指条件下的真理。实指条件下的真理概念是本义的真理概念 ,它仅是符合论适用而其他真理理论并不适用的领域。本文力图通过对实指条件下真理概念之基本语义作用的深入系统的分析 ,阐明构成本义真理概念关键环节的“符合”直觉之实质内容 ,以此对其他真理概念的语义分析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科学理论语义观认为科学理论就是模型的集合,传统理论如何联系现实的问题也因此发展为模型如何联系世界的新问题.科学哲学界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卡伦德与科恩认为这样的讨论是不必要的,不一定存在区别于艺术表征、语言表征的科学表征问题,只需要在一般表征问题域内讨论表征问题就已经足够了.在此基础上,科学表征问题,尤其是科学...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究竟是什么--复杂性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复杂性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门课题,然而对究竞什么是复杂性,回答却众说纷纭。本文从复杂性的辞源入手,分析了复杂性的基本语义,总结了国内外对复杂性的各种定义,并从语境依赖和范式特征两方面,分析了复杂性语义纷争的根源,进而对复杂性究竟是什么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自然语言的聚合语义研究表明专名的合取、全称或数目名词的聚合用法以及普通名词的复数等特征的语义分析都需要区分原子个体和聚合个体的思想。本文在一阶逻辑的框架内描述自然语言的聚合语义,采用递归定义由原子个体域生成扩展的个体域,从而确立解释聚合语义的结构,据此构筑聚合谓词逻辑的公理系统,并证明其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模型究竟如何表征它们的目标系统,哲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理论的语义观曾长期支配着人们对科学理论和模型的理解。一些哲学家认为,其中的结构主义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科学表征理论。不过,仔细研究会发现科学表征不能根据模型和目标系统之间的同构关系获得解释,结构同构观并不是一种可行方案。模型包含结构,但科学表征不能还原为结构表征。科学表征依赖于对目标系统具体的信息描述,并且与实际的推理功能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梳理了科学表征概念的历史发展,介绍了模型的出现与语义观的兴盛,再到语用观的兴起及代表理论。卡林德和科恩基于广义格莱斯主义认为,所有形式的表征都可以还原为一般的表征,表征是一种规定。图恩批评了这个观点,进而基于沃尔顿的佯装理论,提出科学表征是一个通过使用和理解科学模型实现"想象指令"的过程。本文批评和改进图恩的理论,将其模型中理论描述和运动方程进一步分析,提出理论预备描述、运动方程,以及想象的虚构陈述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美发转灯"。并通过将干预和想象参与的观点引入理论中,在想象虚构的表征理论中构建了从想象虚构陈述到被表征对象的知识这一路径,给出了解决虚构表征的认识论问题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论述范.弗拉森语用学的科学说明观,认为其语用学的科学说明观是在批判历史上种种科学说明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以往科学说明观不同的是:它高度重视说明中的语境因素,把科学说明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描述性术语在所有香氛术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描述性香氛术语的语义翻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文章通过对比单一语境下的同义术语和双语语境下的对等术语,总结了法汉描述性香氛术语的翻译中存在的三类语义对应情况,论证了在翻译过程中术语语义存在“不可译性”的事实,并从文化语言学语言观的角度、客体概念化的角度和术语标准化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语义差异存在的原因。了解术语语义的不可译之处以及不可译的原因,能够帮助译者有针对性地解决语义翻译的难题,从而保障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科学观是在实践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因而实践性一直贯穿其科学理论建构的始终。本文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主要的分析文本,从马克思科学观的存在论基础、生成论基础以及价值论基础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力图全面论证实践在马克思科学观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形式系统超前于语义解释的逻辑关系使形式释义成为必要。形式释义是科学解释中对定律解释具有决定作用的部分,其逻辑过程在宏观上显现为“解释者的前理解——形式系统——经验事实”的模式,在微观上则可用P1—TT—EE—P2来描述。形而上学信念是形式释义的出发点和终极理由,形式释义的这种限度可以在人的历史性中获得理性的理解与解释。  相似文献   

20.
随着6G超级无线宽带业务的涌现,数据速率需求达到新的高峰。语义通信通过收发双方的知识共享和语义理解,能够减少传输信息量,降低带宽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聚焦语义通信的编解码技术和端到端传输技术,结合其业务特点和安全性需求,重点阐述语义通信的高效编解码和传输技术。此外,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探讨语义通信存在的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