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性代数是大学理工类专业的数学基础课,针对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合肥学院“卓越计划”实施中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德国模块化教学成功经验,围绕专业培养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探索构建与卓越计划相适的课程体系,以期为卓越计划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卓越工程师的成功培养. 相似文献
3.
立足本校和本专业实际,突出办学特色,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切入点,对辽宁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整合与优化,重构了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目的在于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最终培养出知识体系合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较高,适应中国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工程教育改革的趋势,重新构建了安徽工程大学(以下简称该校)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体系,调整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探索出一套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又能体现传统教学价值,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工程图学课程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一些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根据该计划的要求和大学数学的特点,对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四项举措,以促进该计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7.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切八点和突破口。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并且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应针对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构建面向“卓越计划”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双导师制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发展实际,从产学研结合、课程体系重新设置、结合地方经济设置方向课、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五个方面,提出了对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中的不足,指出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希望将这些研究成果与国内外的相关学者进行交流,并结合安全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修改培养计划体系中的相关内容,以此促进和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理念指导下,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能力,从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环境化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通过课程网络建设、引入双语教学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作为国家首批入选“卓越计划”应用型专业,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保证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和实验实践工程应用的能力,该文对专业实验教学和应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的指导性计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科专业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各实施高校的优势,从而制定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参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能为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方案的制定,起到补充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结构及教学已不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通过模块化,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重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以融合媒介为新的载体,依据课程目标、体系,在原有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建设全新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独立学习需求;更新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革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17.
1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建设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而进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本文根据现有试点高校及专业招生选拔与管理方法,结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特点,确定了学生选拔与管理程序,并进行尝试与实践,为兄弟高校的学生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王文福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8):136-139
文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了体现师生关系"人性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评价体系"客观化"的自然地理教学模式;提出借鉴CDIO教学理念,实现从传授"知识"和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和培养"能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