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岔口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大南湖岛弧带内,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矿床。根据新疆东天山三岔口铜矿矿区出露地层从古到新有下石炭统干洞组、中石炭统梧桐窝子组和中新统桃树组。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矿体形态主要为细脉状、浸染状,矿化发育于雁列花岗闪长斑岩及石英闪长玢岩中,该岩体受北东东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为主,其次为黄铁矿、辉钼矿、辉铜矿。铜矿化主要发育于石英-黄铜-黄铁矿脉。三岔口铜矿床硫化物中的黄铜矿和黄铁矿进行S、Pb同位素组成分析,S同位素黄铜矿的δ34S变化范围在0.1‰~0.2‰之间;黄铁矿的δ34S变化范围在0.4‰~0.5‰之间,从矿物的同位素组成上看,表现出幔源硫特点。Pb同位素黄铜矿的206Pb/204Pb值为18.2345~18.2663、207Pb/204Pb值为15.6033~15.6197、208Pb/204Pb值为37.8136~37.8725;黄铁矿的206Pb/204Pb值为18.1779~18.1937、207Pb/204Pb值为15.5917~15.5998、208Pb/204Pb值为37.7563~37.7782。根据铅同位素构造环境演化图解及参数综合分析,表明铅来自于壳幔物质混合。通过对三岔口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认为三岔口铜矿床属于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首例独立碲矿床。通过对其进行矿床地质、常量与微量元素、矿物包裹体地质及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 ,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 ,且不同矿化期的成矿元素、成矿流体来源亦不相同 :主成矿期 Te主要源于地幔岩浆脱气 ,少量来源于基性岩或大理岩 ,S可能主要源于早期形成的磁黄铁矿 ,Bi可能与中酸性、基性岩浆有关 ;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气液。  相似文献   

3.
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的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棉大水沟相矿是世界首例独立的破多金属矿床。矿体严格产于变质岩中,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与赋矿围岩经受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相一致。成矿输液的6D值为一68.7%-一41.6%,8'勺值为2·61‰~11.93‰,它最可能来源于变质水,是赋矿围岩在区域动热变质过程中发生的脱挥发反应形成的。Ph,Sr,S,C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具多来源特点,成矿组分是在区域动热变质的有利条件下,通过变质热液对围岩的浸取而它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青山铅锌矿床两种热液混合成矿的锶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青山铅锌矿的锶同位素测试表明它的组成符合二元混合模型,通过其他地质与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本区铅锌矿系由两种成矿溶液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浙江天台大岭口银(金)铅锌矿床是产于浙东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中最具代表性的热液脉状矿床。文章根据区域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运用矿床稳定同位素和主要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论证了成矿热液中介质水和金属元素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对13件锰矿石样品进行系统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及分析,进一步探讨高燕锰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Mn/Fe平均值为17.34,P/Mn平均值为0.008,(CaO+MgO)/(SiO_2+Al_2O_3)平均值为0.51,因此城口锰矿属于高磷低铁偏酸性锰矿石。Mn含量远高于TFe与MgO含量,可能是Fe~(2+)、Mg~(2+)易进入锰矿石的晶格占据Mn~(2+)的位置而形成完全类质同象的原因;Al和Ti含量相对较低,表明锰矿石沉积水体相对较深或距离陆源较远。高燕锰矿稀土元素总量不大,轻稀土明显较重稀土富集,δEu呈正异常,δCe呈弱的正异常。SiO_2/Al_2O_3、Fe/Ti、(Fe+Mn)/Ti、Al/(Al+Fe+Mn)、La/Ce比值,以及SiO_2-Al_2O_3、La-Ce、La/Yb-REE图解都显示出锰矿沉积过程中有大量热水(液)的注入,受陆源物质的影响程度较小,物源可能来自洋壳深部;锰矿与底板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似,且锰矿层的产出严格受区域构造、地层、岩性的控制,反映了底板围岩可能为锰矿层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Sm/Nd比值指示锰矿层的沉积类型为壳层源沉积。Mn/Fe、ΣLREE/ΣHREE比值及δCe值,Ce、Eu异常,以及La_N/Ce_N-Al_2O_3/(Al_2O_3+Fe_2O_3)图解表明城口高燕锰矿床形成于大陆边缘向深海盆地过渡范围内即离岸较远、相对潮湿的深海或深水,还原、成矿温度大于250℃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春都铜矿是中甸岛弧带西斑岩带的一个典型矿床,对春都铜矿床矿石矿物开展了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矿区硫同位素组成非常稳定,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的~(34)δS值分别为-3.0‰~-0.14‰(平均~(-1).09‰),-6.54‰~-2.11‰(平均-3.44‰),-5.0‰~-3.6‰(平均-4.07‰)且依次降低,表明硫化物沉淀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基本达到平衡。16件硫化物样品的34δS均值为-2.41‰,表明硫主要为深部岩浆来源。矿石矿物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863~18.036,15.448~15.614和37.753~38.188,不同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可能具有多源性,所有样品铅同位素投点均落入造山带区域或上地壳,表明铅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这种硫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岩浆可能起源于俯冲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并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8.
李琰  王志超 《科技资讯》2010,(25):59-60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资源效应是近30年来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调查研究表明,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热液活动的产物,有200多个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现代海底的各种构造环境中。本文对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硫化物矿床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古洋底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9.
田湾金矿成矿带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湾金矿成矿带中,成矿流体同位素组成的复杂性,反映了成矿流体是多源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碳、氧同位素(σ^13C和σ^18O)组成表明,即有沉积围岩中的碳,也有深部来源的碳,具有混合来源特征。成矿带内σ^34S波动于)‰~10‰之间,变化不大,具有深部来源硫的特征。大发沟矿段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0.
出土地点相距较远的殷商青铜器具有相似的铅同住素组成特征,却与周代以后的青铜器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异常铅同位素组成的殷商青铜器,其资源产地却是一个谜。地质、地球化学与考古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特别是铅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可能是解开这个谜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硫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黔西北地区铅锌矿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各铅锌矿床具有硫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但水城与赫章地区硫同位素组成差异显著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区内铅锌矿床中的硫可能主要来源于含矿围岩之外的多个膏盐层。  相似文献   

12.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硫向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黔西北地区铅锌矿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各铅锌矿床具有硫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但水城与赫章地区硫同位素组成差异显著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区内铅锌矿床中的硫可能主要来源于含矿围岩之外的多个膏盐层。  相似文献   

13.
就工程图形扫描输入及模式识别的关键问题之一——矢量化处理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将二值点阵图形转换为矢量图形的自动跟踪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纪蒸发岩硫同位素δ34S组成特征的对比分析,针对该区域三叠系δ34S具有异常高值并且呈现随时间由早到晚逐渐轻化的特点,结合其沉积地质背景、物化条件,特别是对复杂条件下同位素分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硬石膏的δ34S异常高值和随蒸发而逐渐贫化的地质成因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重建古环境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表明,硬石膏中δ34S异常高值的产生主要是处在封闭环境、硫酸盐细菌还原时的同位素分馏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矿床的体视化仿真技术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解决矿床仿真构模中对矿床几何信息描述和属性信息描述中存在的模型分离问题,采用体视化技术,建立了体矿床模型.通过分析矿床体视化仿真中的数据流程,建立了表现矿体空间分布、矿体中重点区域、矿体剖切分层的三类体模型,并实现了直接基于体模型的矿石储量、金属量的计算工作.经实例分析表明,利用体矿床建模技术,不仅能够进行矿床属性的定性分析,而且便于进行定量计算,为完善矿床建模技术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还原分光光度法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了测定.通过一系列单一条件实验确定了还原反应发生的最佳体系.在反应体系中微量二氧化硫能迅速还原三价铁为二价铁,使邻二氮菲-铁(Ⅱ)配合物浓度增加,以此测定二氧化硫的含量.实验发现邻二氮菲-铁(Ⅱ)红色配合物经有机溶剂异戊醇萃取后,其吸光度增大,测定的灵敏度提高,最大摩尔吸光系数(ε)由原来的9.93×104L(cm.mol)-1增大到1.13×105L(cm.mol)-1.检出限为0.008 6μg/mL,RSD为1.6%.方法简便灵敏,精密度高,线性关系达0.999.将该法用于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石墨为原料,由Hummers法的改进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再采用水热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氟化,获得氟化石墨烯。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FTIR和Raman结果表明氟化产物的化学结构中存在C-F键,且D峰(1350 cm-1处)和G峰(1580 cm-1处)所对应的强度比ID/IG在氟化后明显变大,即氟化造成碳结构缺陷,规整性下降。AFM显示氟化石墨烯具有纳米层状结构,厚度约为4 nm。该法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对设备要求不高,有望实现氟化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  相似文献   

18.
曲面的自动跟踪测量和密集数据采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提出一种由微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跟踪测量和密集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测头自动沿着任意未知被测表面运动,计算机实时地计算出接触点坐标。改变测头高度位置,可以得出一系列等高的轮廓点,从而建立几何形体测量数据库。此技术可应用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实现曲面测量自动化。 文中提出了跟踪测量原理和实验系统,最后给出测量实例和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考察工程节理化岩体断裂力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追踪裂纹断裂”的概念,并结合分形几何原理,建立起追踪裂纹断裂的分形模型,从分形几何的角度研究了节理化岩石的微观和宏观结构效应以及使断裂韧性提高的物理力学机制,并通过实测岩样的剪切断裂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以硝酸镁、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层状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2-Al-NO3-LDH)。通过L9(34)正交实验,探讨原料浓度(C metal=C Mg2++C Al3+)、成核反应时间(t1)、水热反应温度(T2)、反应时间(t2)等条件对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粒径尺寸及分布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FT-IR图谱对产物的粒径分布、晶型、组成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 metal=0.03 mol/L,t1=35 min,T2=80℃,t2=17 h的条件下,可制备出理想的纳米级LD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