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于兵 《科技信息》2011,(2):136-136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一门新概念繁多而杂乱的课程,需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使学生对课程理解加深。本文对微机原理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效率引导"和"紧扣主线"教学思想,实践表明该方法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具有数理知识丰富、实践性较强以及开设时间较晚等基本特点,迫切需要摸索和实施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针对课程特点深入分析教学难点存在的必然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以方便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对该课程的"教"与"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师范本科院校的特点,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总结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课程的特点,并围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实验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力明 《科技咨询导报》2012,(5):161-162,164
以《sql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倒,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sql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指标的客观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其它相关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P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和理论性强等各方面的原因,这给DSP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对DS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DSP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芮立 《科技信息》2012,(27):270+316-270,316
"通信原理"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学生专业从业能力形成的关键课程。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学情,对该课程进行了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在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实践教学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体系构建的完善程度与科学合理性严重影响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构建方法优缺点进行比较,提出了基于分类分层次的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编译原理教学改革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众多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但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内容陈旧,难以跟上软件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根据作者近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在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贯穿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即强调"语言也是求解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阐述了这一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设计了该课程的实验环节。  相似文献   

9.
陶秋香 《科技信息》2013,(35):120-120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系统性强、概念抽象、数学含量大。本文分析了"通信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探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完善了教学手段,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机及拖动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对该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ANSYS Maxwell软件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一台直流电动机和一台交流电动机为例,运用ANSYS Maxwell进行建模仿真,对其电机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电磁场分布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通信原理》课程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信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因素,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论述了课程改革的构想,并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是自动化专业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本文介绍了对"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教学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总结。首先是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其次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抓好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环节,进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以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孟祥莲  温海洋 《科技资讯》2014,(12):148-14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践训练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单片机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大学工科专业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微机接口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为了提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文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方法并研究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帮助学生构建该课程的理论认知结构,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要点和精华,采用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MATLAB辅助教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数学公式多、计算繁杂,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的特点,将Matlab仿真软件应用于该门课程的教学中,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教学实践表明,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使用Matlab仿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使课程中许多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控制仪表及装置"是一门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分析各类控制仪表的工作原理,运用控制仪表设计和组建过程控制系统。分析了"控制仪表及装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适应国家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手段以及考试机制进行改革,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大学计算机硬件方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主要从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根据作者多年来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徐红梅  姜欣欣 《科技信息》2011,(15):J0147-J0147,J0048
从"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特点出发,结合教学,科研实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研究。教学实践证明,"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而且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了"运筹学"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该课程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环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EDA技术的大学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的实验融合思想并给出实验项目规划与实施方案。基于该方案,前导课程的实验成果可以延伸应用到后续课程的实验项目中,避免了各门课程实验项目分散、不成体系的缺点,设计成果的重利用及功能扩展与改进可有效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认知与掌握。分别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开设的"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和"通信原理"三门课程的实验项目为例,用融合的思想统一规划相关实验项目并给出融合设计实施实例。融合设计提升了实验项目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