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鑫 《南昌高专学报》2008,23(3):155-156
武术训练应从少年儿童抓起,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遵循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系统训练,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反应速度的角度入手,研究武术搏击训练运动反应能力的变化,并且对武术搏击训练活动不同过程的运动反应能力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规律,探讨武术搏击训练各阶段的运动反应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出适宜性的关于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指标.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一项融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素质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关于武术训练对儿童体质方面影响的报道尚少,本实验以探索武术运动对儿童体质的影响为目的,以武术训练为手段,以短训班中随机抽样的15名未经过武术训练的儿童为对象,在训练前后进行测试,观察规定指标训练前后的变化,来分析短期武术训练对儿童体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维汉9~12岁儿童数学能力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测查9~12岁维汉儿童数学能力,揭示了维汉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差异;多维度分析了维汉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差异性并挖掘其根源,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幼儿武术操的传统教学局面,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其整体素质,并培养体育意识,根据训练及从教经验尝试为9岁~11岁(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创编此套儿童韵律武术操,并对教学过程跟踪调查,详细分析效果。以期在广大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年龄差异影响外语学习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各种关于年龄差异影响外语学习的研究,可以概括出不同年龄在外语学习速度、口音纯正度和语言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而通过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生理原因、社会原因和认知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儿童只在听说方面略显优势;(2)年长儿童优于年幼儿童;(3)成人具有课堂学习外语的较大优势。因此,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必须发挥不同年龄群体的学习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听说读写有所侧重,选择适合不同年龄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并制定科学的外语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消除过程,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理论上研究和分析了对运动性疲劳的病因、病机与治法,目的在于提高对武术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过程的重要性的认识,科学地处理武术训练和其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从而加速武术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儿童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儿童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浅谈一下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器官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高校武术套路运动员没有武术基础的特点,提出在教学训练中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加强运动员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方面的智力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认识能力和吸收能力,提高武术项目的理论知识,并促进知识在训练中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实践能力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表现在不同的能力组群、年级、性别及学科专业等方面。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沟通交流能力上表现较高,而创新研究能力则表现出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讨论与分析了少年儿童对排球运动兴趣的意义、构建合理的少年儿童启蒙理念、如何更好地利用体育欣赏课促进排球训练的实践、注重从情感上培养少年儿童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以及在培养兴趣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几个方面,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对我国排球后备力量的培养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重复训练法是一种重要的运动训练方法,这一方法的类型、实践特点以及供能形式则与武术套路训练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这也为其与武术套路训练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进而在提升武术套路训练效能、提升训练科学性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价值;现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于重复训练法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且探讨短时间、中时间、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在武术套路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应用方案,以期待推动武术讨论训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西体育价值观的差异及其对武术国际传播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武术国际传播的对策,丰富了武术国际传播的理论,促进了中华武术与世界体育的融合。这对于确立中华武术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和分析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不同素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力量、速度、耐力水平是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协调能力则更多地体现着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运动时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状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注重协调能力训练的能胜任更高的训练和比赛要求,更易发挥和保持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5.
王兴棒 《科技信息》2010,(8):236-23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针对无氧阈训练法的特点、功效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武术套路训练的特点以及在套路训练过程中制约训练目的达成、运动员耐力素质等因素展开探讨,以求为武术套路训练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武术套路运动员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在武术套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音乐节奏是音乐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武术套路的训练中应更加重视节奏感的培养.在节奏感的培养中,应循序渐进,并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节奏,从而更好地使武术套路与音乐节奏完美结合,使武术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赛出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期儿童语言发展研究观点的最大变化是乔姆斯基(N.Chomsky)的先天语言能力说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联结观,从而带来西方发展心理语言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新进展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强调后期语言发展是儿童语言系统的重新组织与再认识过程;儿童语言的异常发展只是紊乱、迟滞的正常发展形式,积极探讨克服语言发展障碍的治疗与训练的对策;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跨文化验证并分析不同语言系统中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儿童语用技能的获得及其与认知、元认知发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袁春杰  徐永生 《科技资讯》2006,(29):189-190
通过对中西体育价值观的差异及其对武术国际传播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武术国际传播的对策,丰富了武术国际传播的理论,促进了中华武术与世界体育的融合。这对于确立中华武术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比较了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散打与跆拳道发展的不同境遇,进而深入分析武术散打的普及程度落后于跆拳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利用各种传播方式进行宣传;大胆借鉴国外各种技击技术的发展、理论、训练和管理经验;统一武术散打的竞赛规则;简化散打段位制考试方法,下放段位制考试权限,细化段位级别;制定统一的礼仪规范等等。希望能为推进武术散打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BD-II-116型听觉实验仪,对32名不同专项和性别的安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听觉能力进行测试,对不同频率乐音的听觉能力特点和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田径和体育舞蹈、田径和球类、球类和武术高水平运动员在512 Hz和2000 Hz,响度绝对阈限值差异性显著;(2)田径和武术、体育舞蹈和武术高水平运动员在512 Hz、1000 Hz、2000 Hz、4000 Hz和8000 Hz,响度绝对阈限值差异性不显著;(3)体育舞蹈和球类高水平运动员在512 Hz、4000 Hz,响度绝对阈限值差异性显著,而在1000 Hz、2000 Hz和8000 Hz,响度绝对阈限值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