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包兰铁路K915+980-K916+150区段黄土路基病害的调查情况,介绍了黄土的特征,分析了该区段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阐述了路基病害的处理措施,为整治路基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冰冻地区在路基加宽时,原有路基的水温状态发生较大变化,如果不改变原有路基的水温状态,在新旧连接部会出现各种路基路面病害.根据加宽路基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水温状态,划分成开始阶段、积水阶段、冰冻阶段、含水量饱和阶段、完全融冻阶段5个阶段,采用土的基本渗流理论.推导出从旧路基流入加宽路基的过剩水量计算公式,提出改善加宽路基水温状态的措施,为加宽路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S202威青线(威海至青岛)全长260.3公里,本次改建莱阳境内一合同段(K171+000~K179+040)全长8.04公里,现状为三级公路标准,改建后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老路加宽段施工存在的问题在S202威青线路基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老路加宽施工接缝、水位较高、路基填筑后局部有翻浆等问题。1.本段路地形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填土不能直接运用于路基填筑,而且路基施工基本要求"0"沉降。2.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修筑路基,根据工期要求及施工质量要求,按时完成施工任务有难度。3.经济效益,考虑到如果我们全部外借材料填筑,造价较高,对利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本文介绍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运量迅猛增长,为了缓解道路交通动量的压力,实施了大量的公路、城市道路等旧路加宽加铺改造工程。而随着旧路加宽加铺工程的大量实施,其中不乏出现许多路基病害问题影响了路基的稳定性,而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不仅针对旧路加宽加铺的几种方案进行了介绍,以便同行进行选择,并对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排水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周洋 《广东科技》2009,(14):275-276
关于高等级公路的扩建加宽,从设计到施工,规范涉及不多,同时高等级公路的改扩建约束条件多,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文章对改扩建路基可能出现的病害类型,从加强软土地基处理,严格路基填料,提高结合部路基压实度,合理控制施工节奏,增设路基防侧滑措施和推广应用土工合成材料等方面分析了路基加宽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吉林省图们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以在建<图们至珲春段高速公路>第二设计段K351+790~K352+000段深挖方路基出现的边坡滑塌病害为例,通过对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拟定了以框架配合锚杆为主,绿霸、客土喷播为辅的路基边坡防护、绿化相结合的具体工程措施.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高速公路的改扩建过程中,由于路基拓宽,新老路基结合引起的路基路面变形、开裂问题十分普遍,对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工程的主要病害和破坏机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指出新老路基之间的不良结合和不均匀变形是最根本的原因,讨论了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青町—芦岭支线铁路,全线正线长度80.2公里,由于工期短,施工质量没有达到铁路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开通使用不久,铁路路基冒土翻沙,发生翻浆冒泥。随着铁路运量的不断增加,路基翻浆冒泥现象更加严重。特别是K30+500~K33+500地段轨面变化快,维修养护困难,轨道不平顺,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铁路运输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对路基病害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成因,采取办法控制了病害的产生和发展,恢复了铁路路基的技术状态。一、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的成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翻浆冒泥与自然条件、动力作用、设备标准、维修质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盛斌 《甘肃科技》2016,(3):80-82
贵州省贵都高速公路K281+135~K281+215段路基滑坡,是运营中的高速公路一处路基滑坡灾害。滑坡治理应考虑抢险施工以便于施工、尽快处治为原则,尽量减小扰动以降低对滑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该滑坡的处治是在查明路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路基变形情况和滑坡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微型钢管桩、锚索和排水工程综合处理的工程措施,成功根治了滑坡病害,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和行车舒适性,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沥青路面几种病害类型,并通过对沥青路面病害类型成因的分析,结合老路加宽改建实践,着重从路基施工、路面底基层及基层施工、路面面层及路肩排水设施施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预防病害,保证老路加宽路面质量的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杭瑞高速砂性土路基病害类型和成因的基础上,依据路肩加固+坡面防护+坡脚加固+排水的原则,提出了三种砂性土路基病害养护处置方案,并通过施工难易程度、同类工程效果对比等对三种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路肩注浆+码砌草袋+坡脚加固+排水综合处理措施作为该路基病害养护处置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高等级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的技术特点,提出了路基加宽处治的目的和存在的工程问题,从软土地基处理、路基填料的控制、结合部压实度控制、施工节奏控制等多方面提出了高等级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啸雁 《河南科学》2007,25(5):783-785
通过加宽路基新技术的现场实测试验,研究了加宽高速路加宽填土施工过程及工后一段时间,原有及加宽路基、地基的变形发展规律,实验表明,原有路基的水平位移先负后正;地基的变形与加宽路基的地基处理方式有关.结论得到了工程实测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既有线路下沉病害已较为普遍,对既有线路基提高其承载力、控制其变形还未提出系统的处理措施,利用斜向高压旋喷桩技术加固既有线路基的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以宝中铁路K329+950~K330+450段路基补强工程为背景,该段铁路作为利用斜向高压旋喷桩技术治理其下沉病害的试验段,可积累一定的施工经验:包括一套合理的施工参数,施工过程出现冒浆、引起附加下沉及线路上鼓等问题的对策等。  相似文献   

16.
吴西蒙 《工程与建设》2021,35(2):307-308,319
交通量的日益剧增使得公路也需要不断的扩建,但是在公路扩建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路基路面变形过大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基于这些问题,系统地分析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加宽方式、常见病害,并提出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控制技术,此外文章还重点阐述了泡沫轻质土拓宽路基的机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泡沫混凝土应用于新老路基的沉降及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17.
李锐平 《科技资讯》2009,(27):40-40
旧路改建加宽能提高已有道路的等级,改善路网结构。论文阐述了路基加宽改造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基沉降、路基稳定性等造成的路基表面的不均匀变形,并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提出了路基加宽改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公路路基病害识别中探地雷达(GPR)技术的数据分析还依赖于人工识别,识别效率低、准确性差问题,建立了级联卷积神经网络来实现自动识别探地雷达图像所反映路基病害的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系统由2个卷积神经网络组成,分别用于识别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探地雷达图像。神经网络的建立包括训练、验证和测试3个步骤。通过训练和测试的结果验证了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并将级联卷积神经网络和Sobel边缘检测,K值聚类分析进行比较,以论证其优越性。结果表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在路基病害分类训练中的识别准确率为97.46%,验证中的识别准确率为95.80%,其识别路基病害的精度较高;级联卷积神经网络对发射频率300、500、900 MHz的图像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4.20%、93.89%、94.57%,对不同公路结构的图像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4.80%、94.78%、94.28%、94.21%,可见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准确性不受雷达发射频率和路面结构的影响;当图像分辨率较低时,Sobel边缘检测和K值聚类分析无法准确提取路基病害几何特征信息,级联卷积神经网络可通过分类器2准确识别;当图像分辨率较高时,Sobel边缘检测和K值聚类分析仅能提取路基病害的部分特征,后续病害类型的识别需要人工完成。可见级联卷积神经网络较其他算法在路基病害识别方面更准确、高效。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高速公路加宽建设中路基的加宽部位对于原有基础在竖向变形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塑性有限元方式定性分析其作用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新路基同老路基衔接处理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对纵向裂缝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运营铁路太中线K1588+000-300段沟槽内填方路基下沉外挤病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段路基处所的地形地貌、路基填料、地下水、变形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病害成因,并结合目前既有运营铁路路基下沉外挤的加固方法,提出利用高压旋喷桩加固的方案,考虑既有线高压旋喷桩较少使用及经验理论缺乏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给出影响高压旋喷桩加固效果的关键参数,计算分析旋喷桩不同施做角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得出经济合理的加固方案,为同类铁路路基下沉外挤病害加固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