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PVC加工制品厂商除了对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有特殊的要求外,而且对树脂的颗粒形态也有相当严格的要求。颗粒形态好的树脂具有易加工,制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因此,PVC行业对树脂颗粒形态的研究日趋活跃。通过对PVC树脂颗粒内部结构和外观形态进行表征,探明其成粒机理  相似文献   

2.
颗粒材料修正的微形态连续体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细观力学给出了1个颗粒材料的修正的微形态连续体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颗粒的平动和转动,且对颗粒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分解,认为颗粒的细观真实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是由细观平均运动与1个表征相对于平均运动的波动组成。对微曲率进行对称修正,推导得到了与对称应变张量共轭的对称柯西应力张量,与对称微曲率张量共轭的对称偶应力张量,以及与非对称相对应变张量(微曲率张量)共轭的非对称相对应力张量(偶应力张量)。基于运动分解与对称修正,最终得到了1个颗粒材料的1阶微形态宏观本构关系。宏观本构关系包括应力-应变关系,偶应力-微曲率关系,以及相对应力(偶应力)-相对应变(微曲率)关系。宏观本构模量通过表征细观信息的接触刚度、内部长度参数等识别。  相似文献   

3.
4.
采用GPC、SEM、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和HAAKE转矩流变仪等研究了小试规模新型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悬浮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颗粒形态和加工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与通用的三元复合分散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选品牌和适当配比的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所得树脂的颗粒形态和流变性能较之三元复合分散体系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更为优异;前者的生产成本较之后者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GPC、SEM、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和HAAKE转矩流变仪等研究了小试规模新型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悬浮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颗粒形态和加工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与通用的三元复合分散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选品牌和适当配比的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所得树脂的颗粒形态和流变性能较之三元复合分散体系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更为优异;前者的生产成本较之后者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在离体细胞内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小菜蛾颗粒体病毒侵染家蚕胚胎细胞系Bm-21E-HNU5,对受梁细胞的超薄切片做电镜观察,在攻毒后120h的受梁细胞核内开始发现病毒发生基质、核衣壳和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以出芽方式通过细胞核膜排出核外,攻毒后,144h蒴状体所在囊膜和细胞核中可见大量小膜泡。  相似文献   

7.
RDX颗粒形态对RDX基熔铸炸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弹药的爆轰性能,该文提出通过改变单质炸药的颗粒形态来提高炸药的装药性能。给出了重结晶法制备球形化RDX颗粒的实验原理和流程,测试了球形化RDX的晶体形状、热性能和热感度,以及以球形化RDX为基的熔铸炸药药柱密度。结果表明,与普通RDX颗粒相比,球形化RDX颗粒表面光滑,内部缺陷显著减少,熔化峰温提高1.57℃,分解峰温提高3.66℃;5 s爆发点提高1℃,安全性能有所提高;球形化RDX60/TNT40和RDX75/TNT25熔铸炸药的装药密度明显高于普通RDX60/TNT40和RDX75/TNT25熔铸炸药。  相似文献   

8.
颗粒形态分析是准确进行颗粒识别的基础.本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统计颗粒数目,标注颗粒质心,计算了颗粒的面积、周长、圆度、矩形度、伸长度和凸缺率等几何形态特征.其中,凸缺率是为描述一个连通域集合的凹陷程度提出的新概念.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颗粒形态分析算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完成颗粒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9.
气相燃烧合成TiO2纳米颗粒的形态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CO气相燃烧合成纳米颗粒材料技术,利用TiCl  相似文献   

10.
PFASSi的形态分布研究表明,它的最优技术指标为B=1.5~2.0,Fe Al/Si或Fe/Al摩尔比均为10:1,pH为2.0~4.0,熟化24h;硅的加入会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使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FASSi较单纯聚硅酸和单纯的聚铁的絮凝能力增强很多,有效成分高,絮凝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了自乳化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此为种子在高压釜中进行氯乙烯原位接枝共聚制备PU/PVC复合乳液树脂.考察了不同分子量PU对PU/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以及耐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复合胶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PU/PVC复合胶乳粒子具有较为清晰的规整核壳结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但热稳定性有所下降;经PU改性的PVC复合材料的断面表现为明显的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分子量与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不同聚合度聚氯乙烯分子量和溶度参数,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聚合物分子量对溶度参数不产生影响.随分子量增加,聚合物的冲击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随之增加,曲服强度下降,聚合物分子量为1.6×105时,力学性能变化出现转折点.在高分子量时,PVC呈现出热塑弹性体特征,这是由于分子构象熵增加和分子链缠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接枝SAN分子量对ABS树脂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乳胶粒上接枝共聚苯乙烯和丙烯腈、通过改变共聚单体中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的用量,合成了一系列PB-g-SAN共聚物,将这些共聚物与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了ABS树脂,研究了单体中TDDM含量对SAN在PB上的接枝率、SAN的分子量及ABS树脂的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SAN在PB上的接枝率及其分子量随TDDM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单体中无TDDM时,PB-g-SAN共聚物的增韧效果变差导致了ABS村脂的冲击强度较低,引入TDDM后明显地改善了ABS树脂的冲击韧性和加工性能。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单体中TDDM的含量显著地影响着PB橡胶粒子的内部结构,随着TDDM含量的增加,橡胶粒子中SAN包容结构的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共混方法研究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增韧改性聚氯乙烯(PVC),用冲击实验来评价核壳粒子结构参数对共混体材料性能的影响。其中包括橡胶核的组成及交联度、壳层的厚度及组成、粒子尺寸等.结果表明,适当的交联度、较薄的橡胶核壳层有利于改善PVC的韧性。  相似文献   

15.
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催化剂,对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滴加速度以及悬浮剂的存在与否等都影响聚乙烯醇的醇解度.通过控制NaOH溶液浓度、滴加速度,可以调节PVA醇解度,但很难得到醇解度90%以下的PVA.悬浮剂的存在有利于制备低醇解度的PVA,并对悬浮醇解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聚乙烯醇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和戊二醛与聚乙烯醇(PVA)形成缩醛化聚乙烯醇膜,再将肝素键合到聚乙烯醇上形成肝素化聚乙烯醇膜(H—PVA),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涂层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血液凝固实验中导管凝血时间可达到3h,而空白组(医用聚氯乙烯)凝血时间在lh以内;活性部分凝血时间(APTT)试验表明接枝肝素后的缩醛化聚乙烯醇中没有肝素游离到血液中;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试验表明细胞生长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SO2/O2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处理医用聚氯乙烯(PVC)膜,在材料表面引入磺酸基,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ATR-FTIR光谱对膜表面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动态凝血实验以及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的测定,对聚氯乙烯膜的抗凝血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聚氯乙烯膜可以在材料表面有效地引入磺酸基,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18.
聚氯乙烯中烯丙基氯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聚氯乙烯(PVC) 中的烯丙基氯含量, 研究了烯丙基氯含量与PVC 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用氯仿萃取了PVC 中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级分, 测定了二个级分的烯丙基氯含量。结果发现聚合物中较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的炳丙基氯含量比较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的高。表明在聚合反应中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是很重要的, 为了提高PVC 的热稳定性, 在氯乙烯聚合反应中要减少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的PVC 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间苯二胺(MPD)和间苯二甲酰氯(IPC)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了较高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间住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研究了聚合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缩聚的各种因素如:单体浓度、起始反应温度、两种单体的摩尔比进行了研究,还对制得的浆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铜(Ⅱ)-聚乙烯醇络合物。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分析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配位键,提出了可能的配位结构。并且进一步从物质结构理论和熵增原理的角度探讨了形成配位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