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指出“国民杂志社”是“五四”时期较有影响的社团组织,当时曾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当时青年的思想解放和意识更新。李大钊在其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他实际上是《国民》杂志的总顾问,对其进行了热情的帮助和指导。他还在《国民》上发表文章,增强了《国民》杂志的反日倾向。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对青年反帝斗争起着导向作用,促进了青年思想意识的提高和《国民》杂志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何金莲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2):26-27,36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终身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强化终身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对于环境问题,现行的国民账户体系是要负一定责任的。这是由于现行国民账户在环境方面的缺陷造成的。建立绿色的国民账户体系是必要和必然的。那么具体来说现行的国民账户体系在环境方面的缺陷有哪些,建立绿色国民账户的方法是怎样的,绿色国民账户将会给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少数民族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全国抗日力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战;第二,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军的有生力量,彻底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我国的步骤和计划;第三,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第四,修建了抗战国际交通线并维护了该线的畅通;第五,充分发挥自身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传统,赢得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抗战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对少数民族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防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的知识,对全体军民施加影响,培养公民的防卫观念和尚武精神,自觉维护民族利益,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来侵略的活动过程.国防教育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它能唤起国民的忧患意识,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6.
抗战爆发后,国家急需进口大量的军用及战略物资,使外汇需求骤然大增,而出口贸易却因战争而急剧减少,使外汇供给日益紧张,这种状况导致了抗战时期外汇供需的严重失衡.于是,千方百计争取侨汇就成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解决外汇短缺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本文把侨汇置于抗战的大背景下,首先考察战争环境下争取侨汇所面临的种种困难,然后分析了国民政府面对困难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争取侨汇的成效,最后探讨了侨汇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8.
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消除了近代阻碍中国复兴的最大障碍之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国家疆土,成为国际政治中有影响的大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壮大,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台阶试验是《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规定的成年组(20~59周岁)必测项目,目的是评价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通过研究及参与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实践,研究显示:台阶试验指数不能有效地评价不同体重受试者的心血管功能;不能有效地反映心脏功能的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亦不能有效地综合评价人体心肺功能。台阶试验应用过程中存在程序复杂、不易迅速准确掌握、器材不过关等一系列问题,说明它是一项不够成熟的体质监测项目,有待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对2005年甘肃省3~6岁幼儿、20~59岁成年人、60~69岁老年人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国民体质的整体水平较低;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人群、经常锻炼与不锻炼人群之间体质达标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付长珍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
国民话语是近代以来中国启蒙思潮演进的主题.如何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培育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新国民,凝结了数代中国知识精英的智慧与探索.陈独秀在批判反思中国国民性问题的基础上,勾画了一幅现代公民的精神图像,提出了重构现代新国民的多重维度,开启了中国国民性论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14.
15.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抓住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适时地调整和发展了宗教政策,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进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5,27(6):59-62
为实现孙中山的宪政纲领,为集中全民族的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广大中间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在抗日战争时期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主宪政运动,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锤炼了广大民主人士,促进了民众民主意识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战后中国社会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4):10-1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一中,马克思考察了人的生存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国民经济学及其市民社会观,进而剖析了它们的现实基础——私有财产。该部分是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初次剖析,为揭开市民社会之谜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