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了界定,进而对山、水、植物和建筑等造园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对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及建筑经营的分析过程中,突出了中国传统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山水为主,建筑是从;诗画情趣和意境蕴涵等特征.归纳出自然美、艺术美和情景美交融等造园艺术境界.这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是自然山水风景的艺术概括,是由理水、叠石、建筑、植物配置所组成的综合性艺术作品。从古代皇家苑囿、私家园林,到现代城市公园、宾馆庭园,我国造园艺术家们无不借取天然石材,巧妙地构筑假山来作为园林的重要景观。它是我国造园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再创造,是我国园林的独特产物。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石多,奇石种类层出不穷,堪称世界奇石之王国。在长期造园实践中,叠石常用的石种大致如下:太湖石:主要产于浙江一带。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通空灵巧,适宜特置或叠石。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石灰岩类,颜色有深灰、白、红等,是一种较高…  相似文献   

3.
艮岳是北宋时期在都城东京建造的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山石、水体、建筑、动植物等造园要素,创造出气势恢宏、构思缜密的皇家自然山水园林,精美而典雅。山石的设计,水体的聚合,建筑的构造,植物的配置,动物的放养,这些方面充分体现出这座皇家园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郝颖  李杨  刘延芳 《科技信息》2011,(24):295-295
园林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驻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的划分是否合理,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园林绿地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以其得体的山石点缀、构筑造园,及古人在造园用石方面谨慎而注重布局的经验,针对目前新营造的园林中不顾及环境条件,不考虑建筑风貌,随意到处堆叠庞大的假山的状况,提出了合理的山石造园的措施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公园绿地设计中植物配置占着重要地位,它是公园绿地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公园绿地可以没有地形,没有水景,也可以没有园林建筑等,但不能没有植物,因为植物能使公园绿地充满生机,自然界的绿色多来自植物,绿色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造园的其它题材,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建各式的园林景色,以满足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1植物配置设计要遵循的原则1.1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治》中开始就谈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造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安徽瑯琊山一小庭院的造园技艺为例,浅析小庭院造园的植物配置、建筑风格及植物与建筑的搭配关系.展现造园的特色艺术及在现代造园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欧美的中国古典式园林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园林艺术,曾于17世纪左右在欧洲刮起“中国热”的旋风。当时在欧洲各国建造了不少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至1980年后,中国的造园艺术再次被介绍到西方世界。介绍这两次建筑文化交流中在欧美建成的中国式园林,分析其特点和文化背景及所产生的影响,比较两次建造园林的区别,并且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任园 《科技资讯》2009,(35):85-85
中国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与古希腊、西亚并称为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园林流派。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苑囿园林、文人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中国园林从始于殷周的雏形"囿"到今天,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建筑宫苑。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0.
王丽萍 《科技信息》2009,(30):295-295
中国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与古希腊、西亚并称为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园林流派。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苑囿园林、文人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本文主要通过造园思想、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比较来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园林地形指一定范豳内承栽树禾、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在遣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研究中国与西方的造园艺术和造园风格基础上,归纳出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的过度中,分析、比较中西方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为当今的园林造景艺术的发展和为人类创造更和谐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许甘芸 《科技信息》2013,(20):178-178
18世纪早期出现于英国的如画式园林是欧洲造园艺术的三大重要时期之一。在如画式园林的发展进程中,对于园林空间的理解和处理为后期的设计思想提供了来源。在对现代建筑的空间特征分析中,可以发现一系列的现代建筑领军人物的空间处理手法都与如画式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归纳,可以更好的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柳州园林景石与植物配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爱丽  陈月华 《科技信息》2009,(34):I0073-I0073
石景设计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景石在应用中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在现代园林中也广受人们喜爱。文章对有着"奇石之都"美誉的柳州市的城市园林绿地景石与植物配置现状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柳州的园林绿地中,大树常与大而平整的风化石和墨石配置,形成古朴苍劲及自然野趣的景观;形态简洁的乔木可与黄腊石或古朴简洁的墨石等配置;形态丰富的植物则与风化石、类太湖石及墨石等配置突出画意;景石还可与各种灌木配置,形成各种丰富的景石植物小景;草地置石能形成简洁和充满自然野趣的景观效果。景石与植物配置形式多样,并体现了地域特点,风格特点鲜明。  相似文献   

15.
人境园是高凤翰所著《人境园腹稿记》中描绘的文字园林.文章通过对"腹稿记"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解读,并从基址选择、造园意蕴、空间布局、园林建筑、山形水系、植物配置以及置石艺术等方面作出复原设计.在此基础之上,追溯明清时期私家园林将艺术情怀和空间体验相结合的营造手法,完成该时期以高凤翰为代表的典型文人思想渗透在造园活动中投...  相似文献   

16.
园林地被植物在改善大气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明不同种园林地被植物在二氧化硫(SO_2)污染地区的应用价值,采用急性静态熏气法,研究了12种山西省常见的园林地被植物对SO_2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实验所测12种植物中,高抗型的有沙地柏、侧柏、条桧、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胶东卫矛,水腊为中度敏感.紫丁香为敏感型,其余为中抗.所测植物中没有高度敏感型,基本上可以在轻度污染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17.
杨冰 《科技资讯》2011,(11):223-223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绘画、诗词文学和哲学思想以不同的文化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及其意境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观赏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题材。植物不仅仅是花草树木,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也是生态、艺术和文化的联合体,是园林艺术的核心。本文针对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应用特点,以及与其它园林要素之间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借以从园林植物的角度来剖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和园林意...  相似文献   

19.
田鹏  任君 《科技信息》2009,(22):200-200
中国古代造园艺术魅力之所在,就是只要身临其境都会为其所感染,这是由于其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原理以及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以师法自然为主题思想的中国园林通过运用植物,水景,建筑等要素,将高度的自然精神境界融入其中,如诗如画,集建筑、园艺、书画、文学等艺术的精华于一体,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在营造空间环境时,突出天人合一、融于自然、传统写意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其艺术生命力长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常德市园林景观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以“三山三水”为骨架,构建山水相依的城市园林;以复层植物配置为主,突出绿量;充分利用常德乡土树种,营造地域性植物景观;造园手法上追求传统与现代风格的融合;结合常德地方文化、历史,建设文化园林。常德市园林景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应在人本主义景观模式、多样化植物景观、园林景观的科技含量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