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0°尾部悬帛模拟失重生理效应,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 d对照组、14 d对照组、悬吊7 d组和悬吊14 d组4组,运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观察模拟失重7 d、14 d大鼠睾丸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定置对比观察了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大鼠睾丸组织中AR和HSP70的表达和定位.结果显示,悬吊7 d和14 d的大鼠睾丸组织均出现了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睾丸曲细精管内生精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悬吊14 d的大鼠睾丸的病变比悬吊7 d的更为明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模拟失重7 d、14 d的大鼠睾丸组织中,AR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而HSP70表达置均极显著升高(P<0.01).在组织间隙和间质渗出物中出现大量eHSP70.研究表明,模拟失重状态对雄性大鼠生殖器官睾丸的组织结构会造成严重的病理损伤,导致睾丸生精上皮不可逆损伤,使睾丸组织分泌表达AR的功能减退,引起HSP70的过量表达和大量释放形成eHSP70,以至造成睾丸实质的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模拟失重的条件下原花青素对大鼠体内过量铁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进行尾部悬吊使后肢去负荷,身体倾斜-30°建立模拟失重模型,大鼠能自由取食取水。通过对大鼠进行右旋糖酐铁腹腔注射建立铁过载模型(每两天一剂100 mg/(kg·体重),共5剂),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灌胃原花青素给予大鼠原花青素处理(40 mg/(d·(kg·体重)-1),原花青素溶解于饮用水中。通过检测大鼠体重、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判定模型建立是否成功,通过检测大鼠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清铁蛋白、肝脏切片、股骨等指标综合评价原花青素对模拟失重条件下铁过载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处理未能够缓解模拟失重条件下过量铁造成的大鼠体重增长幅度的下降、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的增加、肝脏内铁的沉积、骨体积分数的降低以及血清铁调素含量的变化。铁过载和模拟失重对大鼠的健康有危害作用,并且在部分器官上表现为协同作用。原花青素并未缓解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体内铁过载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的生物学效应试验中对人参细胞的钙调蛋白(CaM)基因表达与人参皂苷合成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回转处理不仅在初始阶段可以诱导CaM基因表达的提高,而且在处理人参细胞的18h之内,CaM基因表达还呈现波动性变化.说明了Ca 2+ 依赖信号转导系统在转导重力变化刺激信号过程中的复杂性.回转处理还可以诱导人参皂苷的合成与人参皂苷合成相关基因鲨烯合酶基因(squalene synthase gene,sqs)与鲨烯环氧酶基因(squalene epoxidase gene,sqe)的表达.Ca 2+ 螯合剂EGTA、质膜钙通道抑制剂LaCl 3 与细胞内膜钙通道抑制剂钌红(ruthenium red,RR)都可以抑制回转诱导的CaM基因、sqs与sqe的表达,以及提高人参皂苷的合成.这种相关性说明胞外Ca 2+ 的内流与胞内钙库的Ca 2+ 向外流入胞质中,对于回转诱导人参细胞内皂苷含量的升高都是必须的,CaM可能介导了回转诱导人参皂苷合成的模拟失重效应.CaM拮抗剂氯丙嗪(CPZ)与N-(6-aminohexyl)-5-chloro-1-naphthalenesulfonamide(W 7 )可以抑制回转诱导的人参皂苷合成,sqs与sqe的表达也显示了CaM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失重条件下药物代谢酶变化规律,考察了不同模拟失重周期对鼠肝代谢酶CYP1A2的影响.将大鼠尾悬吊3,7,14,21 d模拟失重效应,分别采用Western-blot、Q-PCR及HPLC-UV检测鼠肝微粒体中CYP1A2的蛋白表达、mRNA表达及活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3 d大鼠肝脏CYP1A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7,14 d显著上升(p<0.05),21 d略有下降(p>0.05).在大鼠肝脏CYP1A2 mRNA量及活性方面,模拟失重3,7,14 d均显著上升(p<0.05),21 d上升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失重14 d鼠肝中的CYP1A2蛋白、基因表达及活性显著上升,但21 d各指标有恢复到正常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不同模拟失重周期大鼠,展开给药异丙嗪和麻黄碱合剂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获取不同模拟失重时间点下两种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保障航天员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基础研究数据.采用大鼠尾悬吊模型模拟失重,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异丙嗪和麻黄碱浓度,并求算各组中两种药物的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异丙嗪和麻黄碱在不同吊尾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血药峰浓度(Cmax),消除速率常数(Ke值),血浆半衰期(T1/2)均有变化.不同模拟失重周期对异丙嗪和麻黄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传统名贵傣药龙血竭中有效成分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重要组织的分布情况,同时探讨长期模拟失重效应对龙血素B分布的潜在影响.将SD大鼠分为正常重力组和模拟失重效应组,采用21 d大鼠尾悬吊方法模拟长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大鼠25 mg/kg龙血素B,于给药1 h后收集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睾丸和骨骼肌10种组织,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各组织中龙血素B质量分数.在正常重力组中,龙血素B在肝、胃分布较多,其次是肾、肠、心、脾、骨骼肌和肺,脑中最少.与正常重力组相比,模拟失重效应组大鼠肝中龙血素B的质量分数显著升高47.7%(p<0.05),脑中质量分数上升5.4倍(p<0.05);在肠和肾中质量分数显著下降52.7%和22.0%(p<0.05);在大鼠胃、心、肺、脾、睾丸和骨骼肌中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龙血素B的分布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长期模拟失重效应显著改变龙血素B在大鼠肝、肠、脑、肾等重要组织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6°头低位卧床方法,模拟失重效应,通过观察和比较30d卧床期间不同时间节点,受试者便样中双歧杆菌含量的变化,探讨食用复合活菌制剂对模拟失重条件下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降低的拮抗效果,为制定航天员肠道菌群失调调节方案提供技术支持。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食用活菌制剂组,每组7人。对照组仅-6°头低位卧床,在30d卧床期间第15天开始食用安慰剂,食用活菌制剂组于30d卧床期间第15天开始每日口服活菌制剂。实验期间定期采集便样测定双歧杆菌数目。实验表明,对照组及食用活菌制剂组在卧床初期便样中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卧床期间,食用复合活菌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水平差异显著(p<0.05)。30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这提示模拟失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食用复合活菌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能够拮抗模拟失重致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8.
空间飞行中产生的失重环境会影响植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动过程,因此,为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揭示失重环境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至关重要。利用大梯度强磁场超导磁体产生的抗磁悬浮模拟失重环境,对拟南芥幼苗进行处理。在相同外界条件下培养4 d后,拍照记录不同重力环境下拟南芥下胚轴细胞的生长发育及其周质微管骨架的排列情况,并进行图像定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重力改变对幼苗的形态、株高、下胚轴细胞形态及其周质微管骨架的排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μg(模拟失重),幼苗弯曲明显,株高比其他组显著降低,细胞长宽比较小,下胚轴周质微管发生了重排。而对照组、1g组、2g组(模拟超重)三组之间相比显示,除了在微管骨架排列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模拟失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微管骨架参与了重力信号的传感和转导,推测微管骨架可能通过其重排调控下胚轴细胞生长,参与模拟失重抑制下胚轴伸长来影响植株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9.
比较正常重力与模拟失重效应下大鼠口服龙血素B的血浆药物动力学及排泄差异.大鼠吊尾21 d模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25 mg/kg龙血素B.于系列时间点收集静脉血,并分时间段收集尿液、粪便和胆汁,采用HPLC-MS方法测定各样本中龙血素B含量,并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和排泄量.模拟失重效应下龙血素B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血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表观分布容积(Vd)、消除速率常数(Ke)以及生物半衰期(T1/2)与正常重力组相比均出现显著变化,说明模拟失重效应明显改变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尿液、粪便和胆汁中龙血素B的排泄量也在增加,但与正常重力相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失重条件下人体出汗所发生的变化,采用航天医学领域的-6°头低位卧床(HDBR)实验与常规热舒适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12种空气温湿度下对6名男性受试者进行不同部位皮肤微电流的实验测量,将皮肤微电流作为人体出汗的指示信号.研究结果表明:HDBR模拟失重时,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RH=30%)人体皮肤出汗比HDBR卧床前需要更高的空气温度刺激,并且出汗率相比卧床前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中等湿度(45%)条件下,模拟失重时的皮肤出汗率随着空气温度增高而增加,但是显著低于HDBR卧床前的水平;高湿条件(80%)下且环境温度高于29℃时,模拟失重时人体皮肤出汗率显著增高,其值低于HDBR卧床前的水平但与其差值逐渐减小.此外,在实验环境下所有受试者的皮肤出汗敏感度降低,并且大腿、小腿、上臂皮肤出汗率显著低于额头、胸和背部皮肤处的出汗率.研究证明,模拟失重条件下人体皮肤出汗与正常重力时存在不同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载人航天时人体热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摄食甘薯饲料与摄食基础饲料后SD大鼠的胃液pH,胃酸分泌量,十二指肠液pH等对比变化,研究了SD大鼠食用甘薯后其胃酸分泌及胃部环境情况,探讨了人体食用甘薯后造成烧心、泛酸等症状的原因.结果表明,SD大鼠摄食不同配比甘薯粉的混合饲料1h后,甘薯粉质量分数与胃液pH值及胃酸分泌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大鼠胃液pH值与胃酸分泌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基础饲料原浆对HCl溶液的缓冲性能显著强于甘薯饲料原浆(p0.01).由此认为,由于食物存在缓冲性,进食后反馈调节刺激胃酸分泌,而甘薯饲料缓冲性较弱,导致摄食甘薯饲料的大鼠胃液pH升高不如基础饲料组显著,故摄食甘薯饲料后不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同时,也因为摄食甘薯后,胃液pH依旧保持在较低状态,故而易引起烧心、胃部泛酸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厂家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和家兔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和家兔的麻醉效果。方法将佛山市化工实验厂、上海行知化工厂和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的戊巴比妥钠粉剂(分别简称Pfo、Pshang和Pzhong)配制成溶液,分别对大鼠腹腔注射(45 mg/kg)和家兔耳缘静脉注射(30 mg/kg)进行麻醉,其中每组药物大鼠20只,家兔20只,雌雄各半。记录实验中动物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动物麻醉一般情况。结果Pfo、Pshang和Pzhong对大鼠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3.8、6.6和4.5 min;麻醉维持时间为152、107和126 min,麻醉一般情况,Pfo和Pzhong较Pshang理想。对家兔麻醉的起效时间分别为0、0~1和0 min;麻醉维持时间为148、89和138 min,麻醉一般情况,Pfo和Pzhong较Pshang理想。结论戊巴比妥钠对大鼠和家兔的麻醉效果比较,Pfo优于Pzhong,Pzhong优于Psha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链饱和脂肪酸(MC-SFA,MCF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LCF组)、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UF组)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TUF组)四种脂肪酸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日粮,高脂组给予脂肪热量比相同的高脂日粮。喂养10w,每18d测定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根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1/(FPG×FINS)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10w后,LCF组和SUF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高脂组;LCF组和对照组血清TG显著高于其它高脂组(P0.05);LCF组血清T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高脂组(P0.05);高脂组血清H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以TUF组下降幅度最大;LCF组血清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CF组和TUF组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脂肪酸对大鼠体重、血清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D大鼠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数据的影响。方法 16只SD大鼠(200~220)g,雌雄各半,采静脉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0 min,30 min,1 h,2 h,4 h,8 h,24 h和48 h用MEK-6318K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保存时间对同一静脉血样本血细胞及PLT的影响。结果雌雄SD大鼠血常规数据变化趋势一致,HCT在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在24 h、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W 24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各时间段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30 min、1 h、2 h、4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时间段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M%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D%24 h、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N%24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N%48 h和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大鼠静脉血在常温条件下放置,血常规最好在30 min以后,24 h以内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海洋胶原肽长期喂养对SD大鼠生存时间的影响,选用4周龄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个剂量的MCP干预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和3个剂量的MCP干预组的大鼠分别给予普通标准饲料和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25%、4.5%和9%的MCP干预组饲料至自然衰老死亡.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的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每6月对大鼠血清的抗氯化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检测.生存分析结果表明,3个剂量的MCP干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尤其是最后30%存活动物的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在干预18和24月时,4.5%和9%MCP干预组的血清SOD酶和GSH-PX的活性在雌雄大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DA的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MCP长期干预可对大鼠生存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而MCP对SD大鼠衰老过程中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作用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泥浆失重实验发现并研究了水泥浆体系稳定性,即水泥浆失水、析水对水泥浆失重的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水泥浆体系的失水、析水,提高水泥浆体系的稳定性,有助于使水泥浆在凝结过程中维持更高的有效浆柱压力而压稳地层流体防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0℃冻存条件下分装冻融对SD大鼠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仪器经校准、质控合格后,采集40只空白雌性SD大鼠血液,2~8℃静止30 m in后离心,血清分装并用封口膜封口,每只动物分装4份。室温4 h的血清检测分析结果作为基准参考水平,其余3份血清放置于 -20℃冷冻保存,分别于2 d、7 d、14 d复融后检测,比较室温4 h与-20℃冷冻保存各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20℃冻存条件下分装冻融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TP、ALB、GLU、CREA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7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 4 h比较 ALT、TP、ALB、GLU、UREA、CREA、TC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2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ALT、TP、ALB、GLU、CREA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 2 d、7 d、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AST、TG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分装冻融2 d、7 d、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AST、TG检测结果稳定未见影响,其余七项检测指标均可见明显影响,本实验可知如无特殊情况尽量减少血清分装冻融的次数,建议最好当天检测,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阿特拉津对发育期SD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除草剂阿特拉津对发育期雌、雄SD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雌雄SD大鼠(80±10 g)各32只,分别分为4组,每组8只.根据体重比设置对照、低、中、高剂量处理组(0,25,125,250mg/kg)进行(阿特拉津)染毒,30 d后测定雌雄大鼠脾脏、胸腺和体重的相对比值.同时取外周血,培养细胞后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半数溶血素值.结果表明:对雌雄大鼠,阿特拉津对脾脏均没有影响,但对胸腺具有显著的损伤作用(P<0.05),使其发生退行性病变;淋巴细胞转化率(刺激指数s,值)在中、高剂量组的雌鼠和雄鼠中均显著下降(P<0.05),且雌雄间差异显著(P<0.05).对半数溶血素值的测定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阿特拉津对大鼠的免疫系统具有显著的毒性效应,推测雌雄间的差异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苦参素(OMT)干预大鼠肝癌演进中E-cadherin表达的变化.方法:用ATRA和OMT对SD大鼠肝癌变动物模型进行干预,分批处死取材,病理分级后,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表达的变化.结果:在癌变及药物干预进程中,E-cadherin的表达均逐渐下降,且干预组E-cadherin的表达总是略高于诱癌组,且表达部位从肝细胞膜逐渐转移至细胞浆;尤其是从腺瘤样增生(AH)至胆管细胞癌(CCC)期,诱癌组E-cadherin的表达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在AH和CCC期时,干预组E-cadherin的表达极显著高于诱癌组(P<0.01).结论:ATRA和OMT可延缓大鼠肝癌变进程中E-cadherin表达的降低,提示ATRA和OMT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迟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SD大鼠暴露于1ATA100%的急性纯氧中,对其血细胞和肺脏进行研究,以阐明急性纯氧对机体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SD大鼠暴露于100%急性纯氧中不同时间,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浓度(WBC)等无显著变化(P>0.05);但是,白细胞的分类变化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或P<0.001),淋巴细胞随SD大鼠在急性纯氧中暴露的时间延长不断下降,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总数不断升高.急性氧中暴露65小时后,20%的大鼠死亡,存活的大鼠解剖,发现肺部出现严重的炎症,肺的湿重.脂质过氧化(LPO)产物显著增加(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下降(P<0.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