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务空间概念模型是作战问题建模的第一阶段,提供了一种共同、一致、权威的建模和仿真表达的基准。基于EATI模板,研究了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任务空间概念模型的实体集、任务集、行为集、状态集和交互集等,为以高层体系结构(HLA)技术构建仿真框架,对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效能和反潜作战使用问题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晨  李群  杨峰  朱一凡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0):1302-1305
面向舰艇编队防御BM/C^3建模仿真在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应用需求,研究了舰艇编队防御BM/C^3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根据系统的自治性,层次性,动态性,复杂性,关键性特点,采用OEM建模方法分析了舰艇编队防御BM/C^3仿真模型体系的构成,模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并提出通过描述模型的内部活动,外部接口,底层支持来建立典型的指挥决策模型。最后,给出一个单舰指挥决策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3.
信息交互设计与实现是舰艇作战系统仿真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分析比较了当前分布交互式仿真中信息交互方式的特点,针对舰艇作战系统仿真平台集成过程中的信息交互需求,设计了基于HLA的舰艇作战系统仿真中的信息交互功能.接着,对信息交互实现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关键部件WINSOCK-HLA网关实现原理和结构,并给出实现过程关键模块类架构.最后,通过仿真应用和试验,该信息交互方案满足了仿真需求,同时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4.
舰艇编队的舰载装备协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王军  由大德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2):1721-1723
舰艇编队是现代海战主要采用的对抗形式之一,本文应用可靠性理论研究了舰艇编队的舰载装备协同问题。首先,利用可靠度概念给出了舰艇编队的舰载装备协同质量的量化方法;然后,建立了有限资源约束下的最大舰载装备协同质量的舰艇编队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算法。大量仿真计算表明了所建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舰艇信息融合系统的仿真测试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田杰  陈杰  张宇河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8):1112-1115
信息融合系统的测试与评估是信息融合领域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系统与深入,因此有必要对信息融合系统的测试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考虑到信息融合系统的复杂性,采用实物测试的 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进行测试和评估时,往往需要建立一个仿真的测试环境,通过这个测试环境产生测试数据,本文以舰艇信息融合系统评估为例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信息融合系统的性能评估中的作用,给出了该系统中的部分仿真模型和测试剧本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网络的舰艇编队网络中心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美军网络中心战思想,构建了一个基于复杂网络的舰艇编队网络中心战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将不同舰艇的传感器与决策器互联.应用复杂网络的若干特征参数分别对网络中心战模型和传统作战模型的作战网络效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从量化的角度说明了在网络中心战条件下,舰艇间实现战场信息互通和共享能够大大提高舰艇编队的作战效能.该模型进一步可用于网络中心战系统的结构性、安全性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简要地描述了VisualBasic4.0forWindows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技术在舰艇作战指挥训练仿真系统中的应用,利用它的可视化编程和代码编程技术,实现了以前需要用软、硬件相互结合才能完成的舰载C3I作战指挥仿真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8.
认真研究了当前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舰艇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特点、功能作用和基本构成,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9.
舰艇综合防空反导作战仿真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真框架的制定可有效提高仿真系统开发效率和水平,提高资源的可重用性和系统的自适应更改能力。确定了舰艇综合防空反导作战仿真研究的体系边界,从战术和技术两个层面提出了舰艇综合防空反导作战仿真框架。对战术仿真框架结构及各模块功能进行了阐述;基于模型驱动架构(MDA)及组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可灵活重组的技术框架。该框架为舰艇防空反导仿真提供了较为全面、可行的技术实现方法,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实际应用表明,在该框架的指导下,仿真系统开发过程规范、简单,仿真资源可重用性强,仿真系统可扩展性强。  相似文献   

10.
水面舰艇编队对反舰导弹的威胁判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海战中,对空防御已经成为水面舰艇编队防御的主要内容。对来袭空中目标的有效防御是建立在及时而正确的判断基础之上的,而对空中目标的威胁判断又是对空火力有效分配和积极防御的基础。水面舰艇编队面临的空中威胁以反舰导弹为首要,本文通过为编队划分威胁判断区域,并在不同区域选取合理的指标,建立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水面舰艇编队对反舰导弹的威胁判断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规模分布式战役仿真系统的数据交互一般采用基于HLA思想的数据发布/订购机制,存在静态资源绑定和通信带宽要求高等问题。提出将仿真实体的输出数据分类汇总形成"态势层",每个"态势层"构成一个全局共享的分布式虚拟环境,实体与虚拟环境进行数据交互。该方法与传统的以实体为中心的数据交互思想相比,实现了实体间数据交互的松耦合,降低了数据交互定义的逻辑复杂度,有效减小了网络交互数据量。  相似文献   

12.
XML在分布交互作战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XML数据标准在分布交互式作战仿真系统中数据表示、处理、传输等方面应用的讨论,探讨了XML数据交换格式和作战文书的XML表示形式,以及在HLA/RTI仿真体系结构下,应用XML数据描述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数据表示标准的分布交互仿真支撑框架体系结构、本文讨论的部分内容已在某中等规模的作战仿真系统中初步实现,这样为大规模分布交互式作战仿真系统研究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开发原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舰艇传统军事训练和军事仿真的局限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海战场中作战对象进行建模,提出一个通用性的模型框架,并在某舰舰导弹训练模拟器上得到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大规模仿真系统中对于分布、异构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访问和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仿真网格系统中数据集成和访问的框架,阐述了该框架下的OGSA-DAI的实现机制,并结合XML分析了数据集成和访问的原理。结合OGSA-DAI,给出了仿真数据资源集成和访问的具体实现方法。在仿真网格环境下,通过仿真网格数据库的构建实现对分布、异构的仿真数据、模型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多用户的并发访问。  相似文献   

15.
在概念设计阶段,为了使用仿真手段检验舰载武器系统在作战环境下的防空性能,开发了兰方航空分系统。仿真演练过程中,兰方分系统经兰方网络拉口单元转发协议,通过主干与舰船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在计算机生成兵力系统中,建立了实体的气动全量模型与极限参数模型,并采用了人工智能战术技术决策。  相似文献   

16.
仿真应用中想定生成与管理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仿真应用对初始态势信息的输入需求,设计了想定生成与管理系统,搭建了一个包括想定输入、编辑、管理、输出的框架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模板定义、XML文件操作、可视化编辑等方法,用户可根据仿真系统的具体要求,灵活实现战场环境、兵力编成与部署、作战预案等想定信息的输入.  相似文献   

17.
海军航空兵遂行作战任务时,面临空中截击、地面以及海上打击等多种随机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其整个作战过程可以看作一个随机过程,且具有Markov效应。提出了采用随机有限状态机(PFSM)来描述海军航空兵作战过程的方法,并基于此来构建其作战仿真系统框架。通过接口程序获取外部仿真系统的数据,以及将效能评估模型嵌入此仿真框架中,采用Monte Carlo方法,经多次仿真,可以实现航空兵遂行作战任务的风险分析和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18.
XML已经广泛应用于仿真系统开发和执行过程中的数据表示、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XSLT是XSL样式表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将XML转换为其它形式的文档,如XML、HTML、文本文档等。使用XSLT实现仿真数据转换,如将想定转换为脚本文件、模型描述文件转换为对象模型模板(OMT)文件和基本对象模型(BOM)描述文件等,可以驱动仿真系统的开发与执行,实现异构仿真系统的互联,提高仿真系统的兼容性,增强仿真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针对XSLT仿真数据转换的复杂性和XSLT编程语言的局限性,提出了双层映射数据转换方法,并使用XSLT中的命名模板、参数和变量定义、流程控制等方法,设计实现了递归循环算法。  相似文献   

19.
杨瑞平  郭齐胜  赵东波  曾令卓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6):1400-1402,1405
指出了多分辨率作战仿真系统中存在的不同分辨率的聚合级实体之间以及聚合级实体和平台级实体之间的交互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通过指挥实体的指挥控制关系有机的连接不同分辨率的聚合级实体和平台级实体的方法,解决了不同分辨率的聚合级实体之间以及聚合级实体和平台级实体之间交互信息的过渡问题.建立了交互信息的层次化处理机制和方法,提高了交互信息处理的效率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