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本文以福建省年产5×10~4t烧碱的蒸发装置为对象,根据多年不同流程热平衡测定的佣分析结果,找出现行装置的佣效率、佣损及佣流分布规律,讨论降低装置佣损以提高装置佣效率的节能措施,并结合经济观点比较了投资与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原油储备能力的增加,原油库的生产能耗将进一步增大。对于油库这种由储油罐、输油泵、加热炉等用能单元按照一定拓扑关系连接组成的总能系统,热力学佣分析方法可从能质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反映能的真正价值和利用程度。论文首先采用序贯模块法确定油库系统各单元模块的节点参数,然后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建立了系统佣分析的灰箱模型,给出了正平衡佣效率、佣损系数及反平衡佣效率的计算式。对某油库进行佣分析的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炉的佣损系数为73.99%,是油库佣损最大的设备;在其各项佣损失中,换热佣损失高达47%。因此,提高油库佣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加热炉换热过程的能级匹配。  相似文献   

3.
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的能耗,根据工业铝酸钠溶液的密度、比热容、各组分的活度因子和标准化学炯等性质,推导出工业铝酸钠溶液的(火用)计算式;对四效蒸发器一三级闪蒸器系统炯进行分析,计算蒸发系统及其各单元的(火用)效率和炯损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蒸发系统的(火用)效率为13%19%;三级闪蒸器的(火用)效率较高,均超过了90%;四效蒸发器的炯效率较低,几乎都低于80%,其中第4效蒸发器的(火用)效率最低,为9%~12%;冷凝水和乏汽形式的外部(火用)损失和蒸发器内传热过程引起的内部(火用)损失是蒸发系统的2类主要炯损失,其(火用)损系数分别为0.273-4).301和0.291~0.329;虽然预热器的混合炯损系数仅为0.016-0.030,但其用能过程不合理,因此,建议加强冷凝水和乏汽的余热回收利用,优化蒸发系统的传热温差分布和操作参数,改进预热器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地阐述了制冷系统(火用)析的基础上,对单级压缩氨制冷循环和双级压缩氨制冷循环进行了 详尽的(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的计算,进而可以得知系统各个环节能源利用的情况.同时简单地介绍了减少(火用)损失、 提高(火用)效率的一般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压气机压缩过程的(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均与进气流量、进口温度、进口压力及冷却水流量有关.不同压缩过程(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也不同.为了取得较高的(火用)效率,应合理选择上述参量使实际过程尽量趋近于等温压缩过程.  相似文献   

6.
效率是用的概念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的目标函数,是质量评定分析和薄弱环书分析的准则,也是建立复杂系统能量传递一转换模型的基础。它的定义是否正确和合理,将直接关系到这些工作的结果。据文献所载,效率定义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普遍效率  相似文献   

7.
除湿转轮除湿性能及(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除湿转轮(火用)效率模型,应用除湿转轮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和实验装置分析了通道中湿空气的(火用)及炯效率,研究了影响(火用)效率及除湿性能的因素.结果显示:吸附通道中作为收益的扩散戈用所占比例较小,表明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较低,回收再生过程排气中的热(火用)可以提高装置(火用)效率;当传递单元数NTU在0-2.5时.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及除湿性能随NTU的增加而迅速升高,当NTU2.5时,这一趋势变缓;除湿转轮在最佳转速下运行时其除湿性能及(火用)效率同时迭最大;提高再生温度可以提高除湿转轮的除湿性能,但其(火用)效率却随再生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合理定义(火用)效率的原则,并给出(火用)效率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找到(火用)效率和热效率等之间的联系,导出12种最一般的(火用)效率计算公式及其与热效率等的关系式,从而为采用能量的质量分析,提高用能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在分析计算上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
氯化铵回收的三效降膜蒸发系统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箱和灰箱模型对氯化铵回收三效降膜蒸发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找到了系统[火用]损的关键,即二次蒸汽的消耗引起的外部[火用]损.对各效蒸发器采用白箱模型,分析了蒸发器[火用]损的主要环节,结果表明,对于一、二、三效蒸发器,传热温差引起的[火用]损率分别为77.64%、68.59%和75.87%,降低传热温差引起的[火用]损是提高蒸发系统效率的主要途径.由于浓缩热引起的[火用]损也是不容忽视的,应提高系统的真空度,采用低温蒸发路线.  相似文献   

10.
依据溴化锂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具有一种新的溶液循环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热力过程进行了(火用)分析. 结果表明:与普通循环相比,新的溶液循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和(火用)效率,而且吸收蒸发器具有更宽的操作范围. 当热源温度、冷凝温度和吸收器的温度分别为70、25和150 ℃时, 普通循环的(火用)效率是56.2%, 而新循环的(火用)效率是65.7%. 当在吸收蒸发器和再生器之间增加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时,新循环的(火用)效率可以达到 69.6% ,而且吸收蒸发器的操作范围进一步增加. 同时也讨论了其他操作参数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对烧碱蒸发装置进行能量测定的结果、分别以浛衡算和()扮析法进行热力学分析、比较并讨论其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太阳能喷射-压缩复迭制冷系统的分析和能量分析模型,分析发生温度、中间温度、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等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选取对系统最佳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发生温度升高,性能系数(COP)小幅度下降,效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缓;中间温度升高,COP随之减小,而效率随之增加;冷凝温度上升,导致COP和效率随之降低;蒸发温度上升,导致COP和效率随之增加;当发生温度为85 ℃,中间温度为24 ℃时,系统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柴油机多品位、大温差余热的回收利用率,提出了一种低损跨临界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其中高温级循环用于回收温度较高的柴油机排气余热和废气再循环(EGR)余热,低温级循环回收柴油机冷却水余热、增压空气余热、与高温级循环换热后的排气余热和EGR余热.高温级对比分析了3种硅氧烷工质MM、MDM和D4,低温级选用了R143a,模拟研究了高低温级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温级均存在最优的蒸发压力,高温级冷凝压力在允许范围内越低越好;高温级采用MM较MDM和D4循环性能更好,循环净功最高可以达到36.36,kW,损只有4.5,kW;各部分余热的利用率均在86%以上;增加高低温级的回热效能均可以提高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山西省长治县气象站1980年1月至2000年12月的月蒸发量时间序列的随机变化特征,探讨了建立蒸发量变化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p,q)模型的方法,并对蒸发量进行了预测,为研究随机的水文气象特征量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isskopf的复合核蒸发理论,借鉴热辐射放射本能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研究核辐射的放射本能的热力学办法,得到了在单辐射通道情况下静止质量不为零发射物质内部的核辐射放射本能和自由核辐射的放射本能密度通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内冷式薄膜蒸发器的传热与蒸发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带冷凝器的新型内冷式薄膜蒸发器的传热与蒸发性能,采用正交实验,发现在进料流量、刮板转速和夹套加热温度这3个因素中,对总传热系数和蒸发速率的影响最大的是夹套加热温度,其次是进料流量,最小的是刮板转速,同时还发现物料在接近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下进料,能充分利用地利用蒸发面积,提高传热系数和蒸发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文[4]所提及概念和推导出佣经济保温工程计算简便修正公式的基础上、进行蒸汽输热管道的佣经济保温工程计算、并与含经济保温工程计算比较。结果表明佣经济保温工程计算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太阳辐射的分析,研究了外层空间太阳能集热表面的转化过程与效率,并以获得集热表面转化效率最大为条件,理论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太阳能集热表面的最佳工作温度,给出了转化效率与系统工作温度及最佳工作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对影响最佳工作温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衡分析法 ,对小型热电联产进行分析 ,对热电联产系统内各环节中损失进行计算 ,得出各热力设备的效率 ,找出系统用能不合理的主要薄弱环节 ,为今后设备节能的改进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