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假如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太阳系。如果地球还存在,生命是否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很可能没有我们人类存在,我们也就没有可能在一起谈论这样的一个话题。接下来我们继续猜想,假如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没有人类的地球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2.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开发的一块陆地,人们对它了解不多,但科学家在那里考察也发现一些奇与趣。一、南极的时间、方向和物重。如果你站在南极点上看地球转动,南半球将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如果你站在南极极点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都是向北走,那里没有东西南方向。在南极点上任何国家钟表时间都是准确的,因为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都在这里汇集。没有时区之分。  相似文献   

3.
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陪伴地球已经超过45亿年。它对地球地轴指向、自转稳定性、周期潮汐、夜晚照明等有着巨大意义。可以说,离开了月球,地球根本不会是今天这种光景。由于地球强大引力的影响,月球也为之付出了一定代价:地球将它的自转周期减慢为与围绕地球公转周期完全一样,也就是潮汐锁定。在这种效应下,身处地球的人类永远只能  相似文献   

4.
陈乐寿 《自然杂志》2009,31(1):39-46
作者全面综述了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探测地球深部结构和物质状态的手段,它是以天然大地电磁场为场源,以地球电磁感应效应为基础,可以面对多方面应用需求的一种方法,即大地电磁测深。介绍了地球电磁场的特征和方法的基本原理,随后评述了大地电磁测深提出以来几项突破性的进展。最后给出了大地电磁测深的几方面标志性应用。  相似文献   

5.
引力趣谈     
我们是幸运的.地球稳稳地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并与周围巨大的天体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它不会向太阳一直落下去,直到最后被巨大的火焰烧成灰烬.使太阳、地球以及那些巨大的邻居保持着如此稳固关系的,就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量之一:引力.  相似文献   

6.
从古生物学到地球生物学的跨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学科体系和科学问题为导向, 对当前国际上出现的地球生物学从学科分类体系、形成背景、主要研究方向、亟待突破的分支学科及其与之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评述. 作为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地球生物学在地球科学中应具有独立的一级学科地位, 类似于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 地球生物学主要研究地球系统的生命运动, 涉及地球环境与生命系统的相互作用. 它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也是当今世界对所面临重大人类-环境-资源问题的响应. 分子地球生物学、地球微生物学、地球生态学、地球生理学等地球生物学中的二级学科还有待尽快突破, 以形成地球生物学的成熟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作者全面综述了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探测地球深部结构和物质状态的手段,它是以天然大地电磁场为场源,以地球电磁感应效应为基础,可以面对多方面应用需求的一种方法,即大地电磁测深.介绍了地球电磁场的特征和方法的基本原理,随后评述了大地电磁测深提出以来几项突破性的进展.最后给出了大地电磁测深的几方面标志性应用.  相似文献   

8.
当一般人被问及地球生物的物种数量时,差不多都会说,应该不少于百八十万吧.这个数字与近200年前科学家估算的昆虫种类数量相当,可是还不到真实数字的一个零头呢. 生物始祖LUCA 46亿年前刚刚诞生的地球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火球,后来它又成为滚烫的超级岩浆锅,到处是蒸汽,到处在沸腾.直到大约30亿年前,地球上才有生物登场亮相——一种被命名为"最后普遍共同祖先"(LUCA)的生物.它形态庞大,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填充了地球上的所有海洋.随后,它分裂为3个部分,最终诞生了今天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是人们长期以来极为重视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它不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公益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地球上的生命。《太阳变化对地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一文,对目前这个领域取得的一些成果及今后研究方向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也许大家都知道这样一篇小说,它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当地球上最后一个人正独自孤坐在房间里的时候.这里响起了敲门声……  相似文献   

11.
正搭乘最后一艘"阿波罗"登月飞船前往月球的宇航员,为我们留下了一张著名的照片,那就是被微信选作启动画面的《蓝色弹珠》。在这张照片上,动人心魄的蔚蓝构成了地球色彩的主体,那是海洋的颜色。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幸运地处在太阳系的"宜居带"里。它和太阳之间不远也不近的距离,使它得以拥有大量的液态水,成为生命孕育的温床。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时至今日,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海洋,不仅决定了这颗星  相似文献   

12.
一、日地物理学以及它的研究对象太阳和地球是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天体。研究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学科就叫做日地物理学,有时也叫做日地关系。这门学科是太阳物理学与地球物理学以及其它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要准确地确定它的“生日”是很困难的。但可以肯定地说它诞生于国际地球物理年(IGY)以后。日地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太阳微粒流和电磁发射的变化量;太阳上发射源的物理过程以及它们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这是生活在地球上所有人的共同节日,其普及面比春节和圣诞更广泛,更普遍;尽管有些人对这个节日还不够了解,不够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越来越凸显它的意义和重要,受到整个人类的关注。宇宙只有一个地球,有地球才有人类。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共同的家园。她以健美的身躯、优雅的环境、丰富的营养,养育了数以百亿计的子孙(包括  相似文献   

14.
科学信息     
巧合的类星体天文学家偶然发现一个离地球较近的星系,和一个较远的类星体偶然成为一条直线;早在1936年,爱因斯坦就预测到这个结果。当一颗恒星经过它前方遥远的一个星体时,就产生了这种结果,被称为动(态)引力。一颗恒星的引力场能聚集穿过它四周的光线,最后聚焦在地球上,因此在地球上也能看见这些恒星。  相似文献   

15.
不像地球的兄弟星金星在太阳系中是次于水星的第二个靠近太阳的行星,绕着水星与地球之间的轨道运转。太阳与金星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82亿千米,是太阳与地球平均距离1.5亿千米的七成。金星半径约6000千米,比地球半径约6400千米稍小一点,没有卫星。鉴于金星距太阳的距离、大小和平均密度与地球非常接近,它被称为地球的"兄弟星"。  相似文献   

16.
前沿     
《科学之友》2020,(4):4-5
正科学家意外发现一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在搜寻系外行星时,科学家意外发现了一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TOI 700 d。这颗行星由美国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发现,它是一个遥远太阳系中的三个天体之一。它并不像周围的天体以及科学家发现的大多数行星,它的大小和地球类似。另外,它围绕恒星公转的距离允许其表面存在液态水。作为一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TOI 700 d还位于其公转恒星的宜居带,这对科学家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高温热能。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一颗名副其实的“热星”。一种看法认为,地球刚形成的时候,温度非常高,俨然一颗“火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逐渐冷却,但它内部仍然保留着大量的热能。与此同时,地球内部存在着很多放射性同位素,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热量,不断地加热着地球。地球是外温而内热的。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从地表往下到地壳、  相似文献   

18.
金石 《科学之友》2004,(8):24-25
包围地球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但地球大气一开始并不是现在这样子的,它是伴随着地球一起成长,经过了亿万年不断“吐故纳新”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9.
还记得十几年前那个小行星撞地球的新闻吗?消息传出来以后,就有人半认真地说:“想吃啥就吃啥吧”;到最后大家都觉得虚惊一场时,还有人把它搬上《编辑部的故事》,让许多观众在电视机前又开怀地笑了一回。不过如果问起天文学家小行星撞地球到底是怎么回事,回答是事情倒也不是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20.
地球遭到外星文明的入侵.经过一番激战,人类最终获得胜利。但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人类决定退守他乡,远遁土星的第六颗卫星泰坦。不过尚有一些人坚守在地球上.与外星文明抢夺最后的资源。杰克与维多利亚就是这样一个留守团队,他们每天都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