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巧  肖夏 《科学之友》2008,(4):52-53
海豚对人类一心一意,到底是为了什么?在鲨鱼面前,海豚是疯狂的击杀之神,攻击人类可谓易如反掌,但却从来没有海豚伤人的记录。最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即使当人们杀死一条海豚的时候,其他在场的海豚也只是一旁静观,绝不以牙还牙,这样的表现令动物学家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2.
动态点击     
<正>一组来自葡萄牙的生物学家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细斑原海豚。这种海豚体形较大,身长超过2.1米,以鱿鱼和小型鱼类为食。科学家认为,这种海豚应当是由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杂交而来。因为细斑原海豚的DNA核与长吻原海豚非常类似,而线粒体DNA则近似于条纹原海豚。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在海洋深处的杂交现象非常罕见,要么对物种进化无关紧要,要么就对于形成新物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动态     
《科学24小时》2014,(4):42-43
一组来自葡萄牙的生物学家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细斑原海豚。这种海豚体形较大,身长超过2.1米,以鱿鱼和小型鱼类为食。科学家认为,这种海豚应当是由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杂交而来。因为细斑原海豚的DNA核与长吻原海豚非常类似,而线粒体DNA则近似于条纹原海豚。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在海洋深处的杂交现象非常罕见,要么对物种进化无关紧要,要么就对于形成新物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海豚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因为海豚是一种高智商的哺乳动物,经常拯救海中的落水者。它们游到落水者的下方将其顶出水面。一群海豚排成半圆形护卫落水者至岸边。途中如遇到鲨鱼袭击,海豚就会群起而攻之,把鲨鱼击退。  相似文献   

5.
走近海豚     
海豚不是鱼,它们像人一样是温血哺乳动物,又由于它们具有非凡的模仿能力和复杂的语言系统而被称为“智能”动物。海豚的友善、快乐、优雅、宁静等品性使它成为最具魅力的生物之一。 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海豚可能是宽吻海豚,因为它最适于生活在人的照顾之下,是被研究得最多的海豚种类。宽吻海豚经常出现在不同的展览会上和各种研究机构中。此外,它还是许多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明星”。  相似文献   

6.
海豚究竟有多聪明若问整个动物界谁最聪明?可能有人会说是黑猩猩,认为黑猩猩是一切动物中最进化、最能干的。可是海洋学家却认为,海豚与人类一样也有学习能力,甚至比黑猩猩还略胜一筹,素有海中“智叟”之称。许多科学家正投身于海豚的研究,首先从解剖学的角度入手,观察海豚的脑细胞发育程度,这是智力和思维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小川博士开始了海豚脑与人脑及其他动物脑的对比实验。经解剖研究,证明海豚的大脑十分发达,一条成年海豚的平均脑重为1600~1700克,比人脑还重(约1500克),远远超过了黑猩猩(不足500克)。海豚单位体长的脑重即…  相似文献   

7.
在茫茫的大海中,海豚是一种聪明和灵活的动物,它们的潜水本领和游泳本领都十分惊人。海豚还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动物,它们在海洋上的跳跃动作十分迷人。最近,美国研究人员模仿海豚的运动模式,开发出了一种可在海面上灵活跳跃的海豚潜艇。  相似文献   

8.
海豚应用回声定位来识别路径.它们发出超声波脉冲,然后聆听回波以在脑中形成周围世界的图象.然而,如要知道得更精确一些,即海豚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过程的,那就是一个未解之谜了.最近,由于海豚的下颌是回波由外部世界进达海豚内耳的主要通道这一观点得以证实,这个复杂之谜的又一个组成部分,已有了适当的答案.兰迪·布里尔,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主管海洋哺乳动物训练的专家,无可置疑地证实了海豚需要其下颌的配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回声定位功能. 很久以前就曾有过间接证据,表明海豚的下颌是它的听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陆栖哺乳动物不同,海豚的下颌是中空的,其间充满一种脂肪  相似文献   

9.
王显承 《科学之友》2003,(12):25-25
海豚是谜一样的海洋哺乳动物,它智商高,又善解人意,在海难事故中因海豚而获救的事例屡见不鲜。海豚还会唱歌,但是这种歌声人耳是听不到的,要用专门的超声波声纳接收装置才能“窃听”到。海豚喜欢潜泳,但它是用肺呼吸的,所以要时不时地浮出水面换气。研究声纳的科学家认为,用超声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一些海洋生物学家把海豚似乎已描述得奇妙动人,那主要是指饲养在水族馆里的一种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至于对辽阔海洋里的海豚自由王国的观测和研究,那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现知大约有30余种海豚生活在世界的主要海域中,最近美国的科学家对其中灰海豚(Lagenorhynchus obscures)进行了跟踪考察,发现了许多前人所不测之谜.  相似文献   

11.
在茫茫大海中,海豚是一种聪明灵活的动物,它们的潜水本领和游泳本领都十分惊人.海豚还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动物,它们在海洋上的跳跃动作十分迷人.最近,美国研究人员模仿海豚的运动模式,开发出了一种可在海面上灵活跳跃的海豚潜艇.  相似文献   

12.
海豚是聪明程度仅次于人类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有一种奇特的能力,就是在负伤以后,能自愈和恢复. 多年来,美国乔冶敦大学医学中心的外科医生麦克·扎斯科夫一直在关注有关海豚受伤的报告,这些报告让他感到惊愕. 当海豚受重伤时,不会向人类那样大量出血.海豚身体本身会限制血液流向受伤之处,在伤口处马上会形成凝结. 另外,海豚受伤后,也不会形成感染.这是因为海豚的皮和厚厚的脂肪层能产生某种类似天然抗生素的物质.一般来说,一个开放式的创伤口,是有害细菌最有可能繁殖的地方,特别是被鲨鱼咬过的伤口.因为鲨鱼的牙带有许多细菌.  相似文献   

13.
在佛罗里达西海岸靠近萨拉索塔(Sarasota)的浅水区内,常年生活着许多宽吻海豚,世界各地分布着30多种海豚,宽吻海豚是其中之一,在美国东南沿海最为常见。在大多数海族馆的展出中,宽吻海豚也是人们所熟悉的表演家。在1970年以前,我们对这些动物的大多数了解都来自人工饲养场的观察。从1970年起,布莱尔·欧文(Blair Irvine),迈克尔·斯科特(Michael Scott)和我开始集中力量对萨拉索塔海域海豚的行为和生态学问题着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包括海豚在内的鲸类被认为是地球上仅次于人类的第二聪明的动物。上期(2015年11期)的《探秘鲸类文化》已经作了一些介绍。当一切证据似乎都在指向海豚的高智商时,有科学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海豚或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海豚的智力到底如何呢?让我们来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这种生物拥有复杂的社群结构,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种群。当看到其中一个家族成员正在遭受痛苦时,其他个体的心跳会加速;当它们发现食物或者有潜在的威胁时,会发出信号和警报。你猜到了么?你或许以为是聪明的海豚?可实际上,美国研究海豚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圣地亚哥海岸附近出现了超过10万条海豚。海豚组成了庞大的"队列",并纷纷跃出水面。一名船长在海上目睹了这一壮观的场景。这名船长表示,当天出现在海岸附近的海豚有超过10万条之多。据目测,海豚组成的"队列"长约11.3km,宽约8km。他还称,自己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海豚群。  相似文献   

16.
海豚的呼叫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海豚会利用各种哨声来传递声音信号。但是直到最近,苏格兰生物学家才实验证实,海豚的声音信号系统比人们原先认为的更发达。苏格兰安德鲁斯大学生物学家文圣特·雅尼克证实,每条海豚都具有自己的名字(或呼名)──特殊的“声音签名”,根据“声音签名”人们可对它们加以识别和确认,而且每条海豚都是自己 “想出”自己的特有哨声的。 雅尼克没有宣称自己发现了 “海豚语言”。因为他认为, “这无疑是一种复杂而又进化得很好的声音联络系统,其中包括 ‘个人’的呼叫信号,但是目前,我还不大能利用这种海豚的 ‘语言…  相似文献   

17.
<正>海豚是一种寿命较长的哺乳动物,它在性成熟后还能继续生活多年,这一点和人类相似。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海豚与人类的相似之处不只这点。研究人员检查了被冲上海岸的海豚尸体,在其脑部发现了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缠结的神经纤维,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状。这是科学家在野生动物身上发现的"全面"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海豚的症状与人类患者的症状极其相似,这不由得引人思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人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海豚一直被视为上帝赐予人类的朋友和深海"精灵"。然而,在日本冲绳,等待这些可爱生灵的,却是罪恶的灭绝性的屠杀……2011年5月的一天,美国斯坦福尼亚生态研究所的女博士劳拉在日本冲绳海域完成了她一生中最为艰难的课题——利用声呐帮助海豚逃出绝路。海豚的噩梦麻崎岛是日本东部冲绳海  相似文献   

19.
<正>在荷兰和比利时的海滩上先后出现了死亡的海湾鼠海豚,这些鼠海豚的皮肤被大面积撕开,鲸脂和肌肉块都已被扯去,尸体头部的穿刺伤以及颚部的破损都显示出凶手的"作案手法"十分毒辣。凶手到底是谁?侦破"海湾鼠海豚死亡案"2006年及2011年,荷兰和比利时的海滩上先后出现了数只死亡的海湾鼠海豚。相关的尸体照片显示:海湾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些动物没有人类的思维,更谈不上能够接受科学文化教育,但在疾病面前,它们却能够当医生,有妙手回春、治疗疾病的本事。海豚医生擅长病症:脑瘫海豚能为人类提供康复治疗,堪称动物界的"神医"。科学研究显示,让患儿贴近海豚的头部并抚摸它,聆听海豚发出的悦耳的叫声,或与海豚近距离地嬉戏玩耍,会对自闭症患儿大脑中处于休眠状态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