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一、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 1、冬前苗小、苗弱。晚茬小麦由于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500℃,主茎叶片少,单株分蘖少,根系发育差,次生根较少。麦田总体表现为苗小、苗弱,与适播小麦相比,整体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2.
小麦施用种肥能早生根,早分蘖,有利于苗期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旱地、薄地及晚茬小麦,施用种肥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常用的种肥有:  相似文献   

3.
偃师市召开小麦高产研究开发动员大会1996年8月20日,偃师市委、市政府在偃师宾馆召开了“偃师市小麦高产研究开发动员大会”,对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偃师市万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及万亩试验区,10万亩示范区,总体方案的实施,进行了具体布署。偃师市小麦...  相似文献   

4.
一、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 1.冬前苗小、苗弱.晚茬小麦由于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500℃,主茎叶片少,单株分蘖少,根系发育差,次生根较少.麦田总体表现为苗小、苗弱,与适播小麦相比,整体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技》2008,(8):16-16
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建立了100亩油菜机开沟免耕撒播栽培示范田,寮行统一品种、统一施肥、播种和统一管理,最终获得了成功。 油菜机开沟免耕撒播栽培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直接在板茬上施肥,撒播种子,用开沟机开沟,将沟土打碎,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技》2005,(3):4-4
一、当前我省小麦苗情分析 去年我省小麦播种是在夏、秋两季连续丰收的基础上完成的,由于麦播期间气候适宜,墒情充足,农民种麦积极性高,全省小麦播种基础普遍较好,加之前期温度偏高,冬前苗情普遍较好。特别是晚茬小麦目前生长较为正常,是近年来小麦苗情最好的年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李国恒李俊秀李绍伟康宇静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小麦“一优双高”的精神,1992—1995年对本市区25万亩小麦进行了开发示范,通过对多项小麦增产技术的综合开发,实现了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益。万亩开发区单产稳定...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淮南稻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80万亩左右,其中稻茬麦约190万亩。由于土壤粘重,耕作粗放,病害严重,尤其是雨量过多,造成水渍湿害,因此小麦产量很低,平均单产仅250斤左右。淮南稻区,尽管有不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的因素,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低产面貌是可以改变的。近年来,有些社队单产在500斤左右,高产田块单产达到700斤以上,这说明淮南稻区小麦,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淮南稻区麦的低产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湿害。小麦是既怕旱更不耐湿的旱地作物,这和淮南降雨过多,土壤粘重造成的湿害有很大矛盾。淮南地区小麦生长期间,常年平  相似文献   

9.
<正> 为推动科技兴汴战略实施,加速科教兴农进程,使小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本年度夏粮生产会议上提出要抓好143万亩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开发(简称“一优双高”开发)。其目标是,143万亩小麦亩均单产300公斤以上,其中13万亩高产开发亩均单产400公斤以上,从而带动全市435万亩小麦均衡增  相似文献   

10.
<正> 稻茬麦的病害主要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害虫主要有蚜虫、牯虫等。在优化品种布局、合理栽培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只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药剂防治措施,一般就能达到控制病、虫发生及危害的目的。一、麦田病害的防治 1、赤霉病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是稻茬麦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仅信阳地区1985年发病面积达316.15万亩,损失小麦8500万公斤。因此,抓好赤霉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其农业防治措施有:健全麦田沟系,降低田间湿度;选用高产、耐病品种,消灭菌源,改善田间环境条件等。药剂防治的方法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即80%以上麦穗抽出定长时,  相似文献   

11.
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新成效我省自1995年实施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计划“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以来 ,成功建立了1万亩超高产样板田、10万亩试验区、100万亩示范区和1000万亩辐射区 ,1999年 ,偃师万亩超高产样板田平均亩产达到609 14公斤 ,提前两年实现了项目计划产量目标。在保证产量水平稳步提高的前提下 ,围绕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开展研究和开发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一是加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示范 ;二是开展了食品加工与优质小麦指…  相似文献   

12.
<正> 甘薯多功能采苗圃就是围绕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提高土地利用率而研究的一种早产、多产薯苗之圃。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效益十分显著,可获得粮经双丰收。每亩采苗圃年提供优质薯苗33-36万株,收入3500-3600元,获得鲜秧1.6-2万公斤,可养猪15-20头,收入3000-4000元,产薯2500-3000公斤,收入500-600元,确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一、甘薯多功能采苗圃的主要特点 1、可大量节约种薯,加速良种繁育。一亩多功能采苗圃全年(春、夏)可剪三茬苗,即5月20号1茬,6月6号-10号一茬,6月底一茬晚茬苗,共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技》2005,(6):4
一、当前我省小麦苗情分析 去年我省小麦播种是在夏、秋两季连续丰收的基础上完成的,由于麦播期间气候适宜,墒情充足,农民种麦积极性高,全省小麦播种基础普遍较好,加之前期温度偏高,冬前苗情普遍较好.特别是晚茬小麦目前生长较为正常,是近年来小麦苗情最好的年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开封市5万亩86(79)小麦新品系示范落实情况良好开封市科委日前组织市农科所和豫东农展中心的有关科技人员,对市政府安排的5万亩86(79)小麦新品系试验示范研究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从检查情况看,今年的试验示范有以下特点:1.各县(郊)政府,科委...  相似文献   

15.
<正> 晚播麦主要是指寒露至霜降节(10月20号前后)播种的小麦,比普通栽培播期晚20天左右,这种晚播麦晚播不晚熟,高产了倒伏,据吴桥县1987—1988年度3500亩的试验示范,原产可达到400—450公斤/亩,是提高粮食单产增强农业后劲的一条新途径,使晚播麦高产稳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小麦晚播延长了夏玉米的生长期,使夏玉米可种植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种,如掖单4号、2号等,以充分利用高温多雨的夏秋有利季节,提高玉米单产(单产600—65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6.
<正> 长葛县小麦、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益综合技术开发,选择在坡胡等8个乡镇,小麦面积30.5万亩,玉米18.5万亩。开发区1990-1992年小麦平均亩产363公斤,比开发区前3年平均增产14.5%,比全县同期小麦亩增产10%,3年累计增产小麦4323.1万公斤,增加收入为3026.17万元。玉米3年平均亩产467公斤,比同区前3年平均增产21.8%,年平均递增为6.6%,比同期全县平均增产12%,累汁增产玉米4856.9万公斤,增加产值2719、86万元。其做法是: 一、狠抓小麦、玉米“一优双高”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突发、重发或混发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形成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病虫害的及时防治是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之一。这一时期如遇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田间温湿小气候,有利于处在潜伏期的病虫害滋生繁衍,使病虫危害加重。周口地区小麦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吸浆虫和锈病、叶枯病、赤霉病等,应采用“一喷三防”方法,对病虫发生麦田,力争“治早、治小、治了”,早控病虫,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宋歌 《河南科技》2008,(7):13-13
5月21日,经国家小麦专家顾问组副组长郭天财教授一行实地测产验收,焦作市温县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赵堡村50亩小麦超高产攻关田,亩穗数达48.6万穗,穗粒数达36粒,按常年千粒重48克计算,亩产高达728公斤,创全国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麦生产是我省农业一大优势,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由于小麦播种面积大、品种多、气候适宜,因而其病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尤以小麦白粉、条叶锈和赤霉等病为普遍而严重,白粉和锈病常年发病面积分别达1000万亩和1000~2000万亩之多。小麦赤霉病这几年也在扩大蔓延,1985年是此病最为严重的一年,以至波及了4000万亩麦田。仅此几种病的发生,每年就  相似文献   

20.
段敬杰 《河南科技》2002,(14):17-17
<正>一、受害原因l. 上茬作物施用除草剂时期较晚,造成土壤残留,如小麦田3月中旬以后施用苯磺隆类除草剂,虽用量不多,但也会对下茬作物西瓜、甜瓜、豇豆、四季豆、花生、棉花等造成影响。2.上茬作物施用量过大造成残留,如在小麦田用杜邦巨星除草时,亩用量超过1.5克时.虽年前施用对小麦无影响,但会使下茬作物花生、棉花及大部分的瓜菜类不出苗或出苗后不长或死亡。亩用量超过3克以上时,使玉米植株畸形不长果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