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陷入瘫痪,通货膨胀犹如脱缰野马,货币紧缩又使日本经济转而陷入了"稳定危机".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重大转机,地处朝鲜东邻的日本成为美军的军事基地和作战物资供应地,战争"特需"拉动了社会总需求,产出和就业增加,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提出给我们了许多启示,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了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是揭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在大学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应该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开设“独创机械设计”课程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内容,对照我国工科教育改革,认为:从敢争第一的独创精神、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和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三个方面带给我们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通过学习日语,了解日本文化中的“和”精神。日本的这种“以和为贵”的理念,是日本精神的重要精髓,是日本人生活、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以和为贵”的精神成因与日本的岛国特征和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文化,对了解日本人的心理、顺利地进行中日文化交流都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日本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政策,论述了日本在政府引导下构建"产学官"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制及具体成效,认为日本式的"产学官"科技创新体制有助于加速高校、研究所与企业、地方的科研合作,有助于使科技发明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我国的"产学研"结合可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外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尤其是无边无际的价格竞争,使“中国制造”是否具备优势的话题再次被放大。 今年6月,日本最大的财经媒体“日经BP社”发表了长篇连载报道:《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此后,业内关于“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众说纷坛。近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又提出,“中国创造”才是取胜之道。  相似文献   

7.
6年前,时任首相的森喜朗在国会演说时提出了“e-Japan”的构想,这是迄今为止,日本领导人第一次将信息通信产业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如今,日本国民通过政府网站,可以获取异地办理身份证件、参与选举、缴纳税金、享受社会医疗、保险、领取养老金、小孩入托、入学等一系列社会化服务“,电子政府”俨然已成为日本信息化建设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8.
有人曾说“日本传统,是把短暂渺茫看做美的。”这种对短暂的渺茫的美的追求便形成了日本民族的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无常”,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中国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种“无常”观在在日本历代文学作品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治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起步,经过"自由民权运动",加快了政治现代化的步伐,而1921年--1925年的"大正民主运动",却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大正民主运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产生了普选制度,日本政党政治也初步建立,其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企业开始"觉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营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对信息技术的“后知后觉”,日本企业指挥不灵、信息不畅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在这种形势下,日本企业界开始痛定思痛,认真借鉴美国经验,展开了新的探索,以求在变革中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11.
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茂公司)成立于1993年初,现已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江苏省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公司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和手性技术,生产四碳系列有机酸和手性产品,产品80%出口美国、日本、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以色列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回顾常茂公司13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常茂人感到: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目标及相应的政策措施。日本的科研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近几年日本经济不景气,2002年度的财政预算总额比上年大幅度减少,但科技领域的预算不降反升。日本科学家今年一举夺得物理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至此,日本得诺贝尔奖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2个,仅2000年以来就有4人获奖。照此推算,日本“50年得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真的可能变为现实。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日本人今天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浏湘 《天津科技》2006,33(4):28-29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要载体,而资本市场是自主创新的引擎和助推器。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强烈的创新冲动和专业化技术,不仅为孵化新兴产业、激活区域经济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成为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而且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力量。因此,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制定科技政策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4.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日本亦延用十二生肖即十二属相之俗.然而,由于对猪的驯化历史不同,日本十二属相中的“猪“实为野猪,日本民俗亦围绕野猪而非家猪展开.在日本农耕文化特征的影响下,日本关于“猪“的民俗和传承均围绕山神(田神)、亥神展开,其祭祀、信仰活动亦包含着丰产富饶的内容,在反映出中日文化交流轨迹的同时,也反映出日本人对“猪“的独特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日本私立大学的数量占日本大学总数的2/3以上,私立大学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0%,私立大学是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日本战后建立“五五政体”,要求教育自由化.产业界也大力投资高等教育,以实现贸易立国.美国是日本战后“五五体制”建立的指导者,因此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基本承袭美国私立大学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前,日本人均GDP仍高居发达国家之首,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其研发投入居发达国家前列,对外收支顺差世界第一。日本仍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一些国际时事分析家认为,日本经济并非陷入真正意义上的衰退,而是处在13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大转折时期,这是由追赶型经济增长向成熟的开拓发展型经济增长的转变。这犹如高速列车进入变道,行驶速度下降是很自然的事,一旦驶过弯道就会迅速加速,再次领先和超过对手。日本此时是以示弱来积聚力量准备进行一次全球性大反扑,目的是仍像“珍珠港事件”一样击败美国。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前后几年留日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日本人,其中日本女子占很大比重,并且类型多样,个性特征丰富,美好与丑恶并存。小说中日本女子与中国男子存在爱恋、婚姻和一般交往三种关系形态。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中日关系的某些方面,曲折地表现了留日作家复杂矛盾的日本观,折射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为了表明美国准备遏止日本彻底吞并中国的图谋,美国陆军航空队在远东地区部署了首批由波音公司研制生产的“超级空中堡垒”——B-29远程重型轰炸机,目标直指日本本土……  相似文献   

19.
张彤 《科技潮》2005,(12):46-46
不久前,笔者随团到访日本。尽管逗留的时间不长,所见所闻皆为小事,但细想起来其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黄鹤鹤 《科技信息》2011,(6):140-140
日本人的模仿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历史,从古至今模仿都对日本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日本的模仿并不止于单纯的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更重视改造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