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神话悲剧,是原始先民以其特有的幻想和想象方式,对中华民族发轫期的艺术记载。崇高的献身悲剧,以崇高的美德作为神话英雄的原动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追求悲剧,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和理论的自觉意识;宁死不屈的抗争悲剧,揭示了战败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生命转换的变形悲剧,导源于原始先民死而复生的物化观念。总之,神话悲剧中的原始意象积淀在民族群体意识的深层,对中国文化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满族萨满神话是先民创造的反映自然、社会及自身发展演变的口碑文学,体现了先民质朴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早期文化的融合体以及民族文明的源头。由于满族及其先民独特的境遇,神话所反映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颇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洪水之娲 ”曾给史前时代的先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但“治水英雄”与“治水神话”也被后世的子孙 们传扬了几千年。立足于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重新论证了“洪水神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产,是人类蒙昧时代的童话,其中蕴含着先民们美好的幢憬。人类社会是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的,因此在古代神话中女神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神话中。女神众多而且形态各异,她们是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孕育的一朵奇葩。在与西方神话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对中国女神有更深刻地了解,她们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她们身上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5.
“洪水神话”与考古发现的对应试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之娲”曾给史前时代的先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但“治水英雄”与“治水神话”也被后世的子孙位传扬了几千年。立足于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重新论证了“洪水神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
将中国几十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作为一个整体与西方创世神话进行比较研究 ,并试图阐释造成中西民族性格、宗教思维及文化心理差异的影响根源。  相似文献   

7.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结构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性格,但是这种性格特征的形成却受上古神话影响颇深,可以说,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内在基因,时过千年却割不断两者之间延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各民族的创世神话开启了本民族思想意识的文化源头.希腊神话和<圣经·旧约全书>所记载的希伯来民族的创世神话,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源头.恶的胁迫是希腊神话和<旧约>中的主旋律,也是西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善的引导是华夏创世神话的主旋律,也是东方文化重人道、轻神道的思想传统.重人道或重神道是东西方思想文化传统的本源性差异,也是东西方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所创造的辉煌的思想根源.东西方只有在文化融合中共同面向生态文明,不断取长补短,克服各种弊端,才能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动物主题是路易斯·厄德里克作品的主题之一。厄德里克充分吸纳了齐佩瓦族的文化传统和神话元素,在其作品中大量使用动物象征意象、动物神话、狩猎故事等来重构印第安人自身的文化和神话模式,真切地表达了先民们与万物生灵一体相通的神圣感受力以及敬畏生命的文化精神,揭示出这一原生文化形态蕴含的动物伦理。  相似文献   

10.
女娲、伏羲神话是中国神话史上流传最长、演变最多的神话,较早时期各自独立叙述,女娲神话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显示出一种农耕民族"地母"和女性始祖神的特质。伏羲神话的流传地区似乎与女娲神话流传地区相近;以后,逐渐靠拢。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他们互相联系的最早文本是出土于南方的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乙篇,这就似乎为这样一种假说提供了证据,即伏羲、女娲相互联系起来以至与洪水兄妹婚神话三者联系起来可能是在南方完成的。于是,女娲在作为女性氏族首领、地母、造人神、高禖神等等之后,与伏羲连称并列,更明显地突出了其生育崇拜的意味,与伏羲一道成为整个人类女性和男性始祖神,以至阴和阳的象征(在北方地区)。当其随着民族的迁徙流传到南方以后,与南方各民族的洪水神话结合起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神话中藏葫芦避洪水繁衍人类的姐弟或兄妹。  相似文献   

11.
以解释人类的来历、肇始为核心内容的人类起源神话,是人类开始探索自身发展的重要资料,也是世界不同民族共有的神话种类之一。满族神话中,人类起源神话种类繁多、蕴含丰富,从不同侧面阐释了满族先民对人类产生的思考与认识,揭示了萨满文化对人类起源的阐释,是颇具学术价值的民间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12.
图腾神话是解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所以成为氏族图腾的神圣故事。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一通古斯语族民族中传承的此类神话包括图腾救助始祖的神话、雌性图腾动物与男性成婚神话和雄性图腾动物与女性成婚神话。这些神话追述着处于氏族社会时期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先民的关于图腾的各种观念以及图腾崇拜的内涵及形态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被看作是早期人类的心灵投影,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情况,并蕴涵着先民某些生死观念。为了反抗死亡,甚至是超越死亡,消弭对死亡的恐惧,达到心理上的安慰,激发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存活下去的斗志,从而先民们构建了生死玄通观念和朴素的集体思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鲲鹏的二个文本———寓言文本与神话文本为出发点 ,对鲲鹏原型研究作了简评 ,并考据了神话文本中鲲鹏的原型。笔者认为鲲 ,即鲧 ,是宇宙之祖 ;鹏即玄鸟 ,是商民族的始祖图腾 ,而鹏的南徙则是殷人先民航渡南太平洋的神话印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神话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了原始先民对个体与自然的思索。中国古代神话中有着浓厚的悲剧氛围,对后世的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圈有着丰富的太阳母题神话。多日神话乃其中之经典篇章。完整的多日神话包括生日、多日和征日三部分。古代典籍中均仅存片断,各民族传说中保存得相对完整。对于多日神话原型和寓意的阐释,“酷热干旱说”、“十干历法说”、“诸日部族称王说”等都不够圆满。其实,这个神话保存了古代先民的原始记忆,是对远古时代“幻日”这种自然天象的一种幻想性解释。最新的“多日并出”现象为之提供有力的证据。这个神话的深刻寓意则与原始宗教有关,它折射出我国古代先民自然崇拜中的日神信仰。  相似文献   

17.
谷种起源神话是文化起源神话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展现出了先民在特定时期内步入农业文明社会的艰难历程。在目前搜集到的谷种起源神话文本中,可以划分出若干不同的类型,其中"创造型"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在15个民族的32篇神话文本中,根据创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六个亚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从《神话与诗》可看出,闻一多对神话与诗歌等古典文学的研究并不囿于传统,而是广泛吸纳西方新兴科学,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把我国神话学传统考据方法和西方现代性“理性”结合起来,并辅之以训诂考据等多种中国传统研究方法,把诗歌与神话中的一些看似孤立的毫无联系的意象串联起来,将散漫的神话片段还原成先民的生活画卷,从而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开辟出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傩公傩母是我国南方众多民族傩坛中供奉的主神,傩公傩母神话则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南各民族中的一则洪水神话,它与傩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文章以桑植土家族还傩愿为例,试图通过分析当地流传的傩公傩母神话,探讨出其折射出的傩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神话是一定时期内人类社会形态的反应,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社会意识以及人类的精神形态。因此,不同地域、种族和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所创造出的神话是存在差异同时也存在相同点的。研究中西方神话的异同,能够考究中西方古代文明的异同。该文提出中西方神话的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社会存在的意识反应,都反应了当时人类对神话般生活的向往,在中西方神话中人类的出现方式也较为相似。而在不同点中,西方神话更加系统、更具有规模,中西方神话中众神的由来不同、众神的形象不同,同时西方众神也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