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根据GB3095-1996(2000修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州市2001-2008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17,自引:3,他引:314  
在属性测度空间和有序分割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属性识别准则,建立了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并讨论了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PR(压力-响应)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徐州市区1996-2003年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6-2003年,压力系统评价指数、响应系统评价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都有先增后降的趋势,2000年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施加的压力最小,采取的响应措施最大,综合评价值最高;(2)人类自身及其经济活动对大气环境施加的压力有增大的趋势,工业生产对大气环境施加的压力有减小的趋势;(3)2000年以后人类在产业结构、能耗及居民生活等方面所作出的响应较大,而在污染治理和净化大气方面采取的响应明显减小;(4)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能够很好地反应同期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可拓工程方法中物元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综合物元模型,运用综合评判物元理论模型对渭河陕西段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定.评价结果表明,渭河陕西不同地段水质状况不同,宝鸡至西安段水质较差,西安至渭南段水质存在恶化趋势.评定结果与现场调查资料相一致.该方法模型简单,评价结果可靠,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表4,参10.  相似文献   

5.
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合理的模型并充分利用有限的监测信息,客观地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辨识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将模糊数学模型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通过确定模糊隶属函数、模糊权重集、模糊关系矩阵,得到模糊综合评价子集,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子集判别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对各级标准的所属性质。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大气质量实际状况相一致,且较综合指数法可更好地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6,(9):1414-1418
以三门峡市2007—2014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选取大气环境污染因子SO_2、NO_2、PM_(10)为评价参数,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三门峡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三门峡市2007—2014年大气环境质量水平符合国家二级质量标准,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M_(10)和SO_2.对三门峡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是一项重要但又复杂的工作,用传统方法很难准确判断。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这一问题,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问题,可得出综合、客观、准确的结论。用这一方法,可以将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大气质量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其变化规律,为寻求改善环境质量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其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从而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控制、探索污染源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集对分析法对马鞍山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对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文利用这一方法建立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将各测点待评定的样本值与分级标准形成对子,逐个比较其共有特性、相反特性及差异特性,从不同的侧面刻画2个集合的联系与关系,即集对分析,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判别大气环境污染状况。作为实例,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所得结果与该市当年环境质量公告的相一致。集对分析法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适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运用数学模型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过程中指标权重带来的主观性的缺点,运用基于熵权理论的属性识别模型,评价了福州市郊菜区8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并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可行的,且具有计算简单、分辨率较高等优点,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福州市郊菜区8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程度.此外,这些数据也可为相关部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RBF网络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评价模型的精度,用评价标准表确定RBF网络的输入、输出,并给出了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MATLAB环境下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结构、仿真函数和输出方法.实例分析表明,MATLAB环境下的RBF网络方法,不仅能确定各评价对象所属的级别、进行不同评价对象之间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比较,而且精度较高、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方法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中振 《河南科学》2003,21(6):801-803
根据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取得较满意结果,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多因素的评价。受到污染的空气其成份比较复杂,采用单因素评价是得不到满意结果的,必须同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应用模糊数学原理,考虑与大气环境质量有关的多个因子的影响,对南宁市大气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加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针对不同的待评价单元和不同污染性质的污染物,根据污染因子的污染贡献率计算其权重;以n个污染因子为坐标轴,以水质标准中的Ⅰ级水质作为n维空间的"原点",结合权重计算出每个待评价单元以及水质标准中其他各级水质与"原点"的变权欧式距离,并将后者作为划分每个待评价单元水质级别的标准,从而建立了适合水质综合评价的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用该模型对1996-2006年钱塘江支流东阳江许村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水质实际情况符合较好,验证了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提出了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的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并以黄山风景区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级与评价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熵权法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用此模型对南京市六合区的水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实例应用表明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土染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是可行的,评价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模糊综合评判法为基础,对黄柏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为了更好地反映黄柏河水体的污染来源,按工业和生活污染因子分为两个方案进行二级评价。经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反映出环境系统的模糊性,使评价结构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