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00微米钛合金箔制造技术 日本新近完成了一次厚度为100微米的钛合金箔的制造技术。这次开发的钛合金箔有两种:一种是六四合金(6%铝、4%钒)另一种是六二四二合金(6%铝、2%锡、4%锆、2%钼)。钛合金与纯钛相比,缺点是因机械强度高,难加工。他们采用以纯钛箔2倍的轧制载荷,一边对其加以张力,一边进行轧制的方  相似文献   

2.
辽宁峰阁钛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集钛材料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工业纯钛系列、Ti6AIAV系列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ill88系列产品为产业支柱,以Ti—Pd、Ti—Nb、Ti-Zr三大前沿钛合金为产业核心,生产钛及钛合金的板、棒、管、线材、钛及钛合金锻件、铸件,并根据用户对钛材的特殊要求提供性能适合的钛材料。  相似文献   

3.
在航天、化工等领域经常需要对钛合金和不锈钢进行焊接.不锈钢和钛合金的复合构件能充分发挥2种材料的优点,并能节约宝贵的钛资源.利用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方法,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TA17钛合金与0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焊接试验,并对热循环上限温度的影响、接头拉伸强度、断口形貌、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元素成分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焊接接头中形成了TiFe、TiFe2、固溶体等物相,而且随着上限温度的升高,断口上金属间化合物所占面积比例增大,从而造成接头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设计力学性能良好的新型镁钛合金对于促进汽车工业、固态储氢材料以及生物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 以能量为判据, 筛选出了Mg(16-x)Tix(x=1~16)每个组分下最稳定的晶体结构, 同时通过形成能、声子谱以及弹性常数对相对稳定的Mg15Ti1, Mg2Ti2, Mg1Ti15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镁钛合金是不相溶的, 形成的结构均为亚稳态结构且是热力学稳定的, 此外钛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加镁钛合金的硬度以及延展性, 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但是会降低共价键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针对化纤纺丝喷丝头的用材问题,而开展的对铌(Nb)、钽(Ta)、钛(Ti)以及Nb—10Ta、Nb—25Ta、Nb—50Ta、Nb—50Ti等七种金属和合金材料在热碱与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b—Ta系与Nb—Ti系二元合金的钝化性能及耐腐蚀性能优于纯铌,有希望作为喷丝头用材而替代昂贵的Au—Pt系合金。  相似文献   

6.
氨合硼氢化钛是一类放氢温度适宜的高容量储氢材料,但已报道的通过球磨法制备的氨合硼氢化钛通常含有质量分数42%以上的LiCl杂质,降低了体系总含氢量的同时也为氨合硼氢化钛本征放氢性能的表征带来了困难.因此,纯氨合硼氢化钛的制备和性能表征十分必要.本文以钛酸四异丙酯、乙硼烷、四氢呋喃和NH_3为初始原料,通过先制备前驱体Ti(BH_4)_3·2THF,然后再氨化的二步反应首次成功合成纯Ti(BH_4)_3·5NH_3,并对前驱体和氨合硼氢化钛的组成、结构和放氢性能进行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Ti(BH_4)_3·2THF属于斜方晶系,Pbcn空间群,且在室温下能稳定存在,是制备氨合硼氢化钛的良好前驱体;纯Ti(BH_4)_3·5NH_3具有良好的放氢性能,于75℃开始放氢,至200℃释放质量分数约10%的氢气.  相似文献   

7.
为在高纯铝(99.99%)中获得细小的等轴晶组织,铁的加入量必须达到包晶反应的最低成分0.15%Ti。然而在工业纯铝(99.7%)中存在的杂志元素显著降低了得到同样细小晶粒所必须的钛含量。以新开发的Al-Ti-C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到Al99.7中的TiC使得α—Al在TiC基本上生核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产品的应用实例,叙述了工业纯钛合金的材料特点及焊接性,并针对纯钛合金采用手工钨极氩弧存在的问题,采用自动TIG、自动MIG、等离子焊接高效焊接技术方法进行焊接研究,并对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出纯钛合金采用高效焊接技术进行焊接,不仅能保证常规性能,而且在焊接效率方面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钛和钛合金作为结构优良、密度高于钢,且抗拉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在300℃~500℃的高温下依然性能良好,因此其在航天航空事业、造船工业等一些对材料抗高温高压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由于一些焊接问题的存在,比如气孔问题、裂纹问题、气体保护问题等,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一定的困难。该文在研究过程中,对钛管的焊接制作了焊接工艺评定,制定了详细的焊接工艺参数,尤其是自行研制了气体保护罩装置,并对钛管焊接过程做了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10.
原位合成 Ti C/Ti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吕维洁 , 张 荻 , 张小农 , 吴人洁(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 0 0 0 30 )摘 要 :利用钛与碳之间的反应 ,经非自耗电弧熔炼工艺 ,简洁、低成本地制备了 Ti C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 .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结构 ,测定了原位合成钛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值 .结果表明 ,原位合成增强体 Ti C均匀地分布在基体钛合金中 ,增强体主要呈树枝晶状和等轴、近似等轴状 .由于增强体Ti C与基体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基体钛合金中形…  相似文献   

11.
用已原位钛合金化的电解低钛铝基合金熔配了内燃机活塞常用的不同钛含量(ωTi=O—O.23%)的ZL108合金,进行了合金的成分分析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随着钛含量的增加,一次和二次枝晶发生了由比较粗大一细小一组大的变化,一次枝晶长度变化不大,二次枝晶发生了由长变短的变化;同时。二次枝晶臂间距和共晶硅颗粒的直径也发生了由大到小而后又增大的变化,在ωTi=O.11%,最小值分别为16.7μm和2.7μm。在ωTi=O.11%-O.16%之间存在着最佳的钛含量,为进一步研究该合金的性能以及工业化生产优质高件能的活塞材料根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目前钛/铜异种金属焊接方法的研究现状,对比各种焊接方法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发展高质量钛/铜焊接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在分析钛/铜异种金属的焊接性的基础上,将钛/铜异种金属焊接方法分为熔钎焊、固相焊、添加过渡层3类,归纳总结了焊接钛/铜异种金属的难点和现有解决办法。结果目前现有的焊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ixCuy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但是并未完全消除,接头的塑性较低。结论为了完全抑制TixCuy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物理隔绝Ti和Cu的相互扩散是理想的办法,因此添加高熔点并与Ti和Cu无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过渡层是钛/铜异种金属焊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钛是一种稀有金属,也是一种战略原科。纯钛及钛合金质硬而轻,具有优良的抗蚀性,是航空、造船、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新型的重要结构材料。在炼钢工业中,钛还是良好的脱氧、除氮以及除硫剂。钛的合金比钢硬度高40倍,却比钢轻45%。法国的工业较发达,但它缺乏钛矿物资源,所需的钛大部分仰赖苏联供应。去年9月,苏联停止向西德出售钛之后,也停止向法国出口钛。法方人员,包括高级官员,曾为此在莫斯科奔走交涉,都碰了钉子。苏联此举使法国一些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14.
针对TA1工业纯钛在电阻点焊时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导致接头局部脆化的情况,引入了外加横向磁场以改善其电阻点焊接头的连接质量.实验使用材料为1 mm厚的TA1工业纯钛薄板,在220 kW的逆变直流电阻点焊设备上进行.电极采用端部直径为6 mm的锥形电极头.外加磁场由一对环形钕铁硼永磁铁N40产生.上、下永磁体S极相对,沿电极臂中心线呈轴对称安装.上、下永磁体距两试件的接触面为9 mm.以熔核尺寸和接头在拉剪测试中表现出的峰值载荷为指标,分析了外加横向磁场对TA1工业纯钛电阻点焊连接质量的影响.并且测量了点焊接头截面的显微硬度以判断熔核边缘的氧化程度.结果表明,在同等热输入前提下,外加磁场不影响TA1熔核内部的结晶形态,但能够有效增加熔核直径,改善TA1点焊接头的承载能力.并且在热输入较小的条件下,外加磁场对熔核直径生长的作用更明显.当接头熔核尺寸相近时,施加外部横向磁场的点焊过程所需热输入量更小.这也导致了在同等熔核尺寸和峰值载荷前提下,有外加磁场下的点焊接头断裂模式呈现对称纽扣断裂模式,无磁场的点焊接头呈现单侧纽扣断裂模式.同时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点焊接头拉伸断口的韧窝尺寸更大,表现出更好的塑韧性,这是因为较小的热输入能降低熔核边缘区域的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对纯钛粉及已氧化钛粉在空气中进行加热处理,采用氧化法制备Ti O_2,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制得的Ti O_2进行物相分析,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并对其进行光催化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纯钛粉加热温度不超过450℃时,XRD未检测出Ti O_2衍射峰;当加热温度达到550℃时开始出现金红石Ti O_2,且随氧化温度升高,纯钛粉氧化生成的Ti O_2逐渐增多;650℃加热后制得的Ti O_2光催化效率最高,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71.7%;XRD检测表明已氧化的钛粉以Ti_4O_7的形式存在,对其加热至450℃时开始出现金红石Ti O_2,550℃热处理后Ti_4O_7全部被氧化成金红石Ti O_2,但其光催化性能低于纯钛粉氧化制得的金红石Ti O_2.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钛合金电镀(如铁钛合金电镀)时,溶液的PH值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很大,而PH的适宜范围又很窄狭。为了寻求电镀的最佳条件,我们对Ti-H_2O体系的电位—PH图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基本图系形参照Beck(1)的文章,着重对Ti(OH)_4沉淀形成的PH值进行了实验测定,因为它是电镀钛控制PH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钛(Ⅳ)—二氨替比林甲烷(简称DAM)——氯化亚锡三元配合物氯仿萃取吸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钛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配合物氯仿萃取液的最大光吸收波长λmax=395n.m.;测定了配合物的配合比为:Ti(Ⅳ)∶R∶SnCl_2=1∶3∶3;确定了酸度范围、试剂用量、配合物的稳定性等。制定出采用Ti(Ⅳ)—DAM—SnCl_2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活性炭浸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比例Ti的Bi2O3粉体光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BET比表面积测试法(BET)、扫描电镜分析(SEM)、紫外—可见光漫反射谱(UV-Vis DR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掺Ti的Bi2O3样品在紫外区有比纯Bi2O3更强的吸光性能。通过对甲基橙在紫外光(λmax=365 nm)下的降解实验评价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不同钛掺杂量及不同焙烧温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催化剂中钛掺杂摩尔百分含量为3%,焙烧温度为300℃,其光催化活性最好。当催化剂用量为2 g/L时,在120 min内,对浓度为20 mg/L的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其降解率达96.4%。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钛合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Ti/CFRP)层合板结构的抗冲击性能,采用基于三维Hashin准则的VUMAT材料子程序模拟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失效,采用内聚力单元模拟层合板与钛合金之间的胶层,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模拟钛合金的塑性变形及失效,建立了Ti/CFRP层合板结构的冲击损伤有限元模型。分别讨论了冲击动能、钛板的厚度及复合材料的铺层角度等因素对层合板结构的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加钛板的厚度可以有效提高层合板结构的抗冲击性能,Ti/CFRP层合板结构承受冲击载荷发生损伤失效时,失效模式以基体失效与拉伸分层失效为主,合理选择铺层角度可以改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分析结果可为Ti/CFRP层合板结构的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铝及铝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阻点焊由于低成本、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成为一种高效、清洁的焊接工艺方法,也是铝合金最主要的加工方法之一。但是,由于铝合金点焊过程中存在着氧化膜、接触电阻以及电极烧损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在点焊过程中容易出现飞溅、虚焊、脱焊等缺陷,使焊接工艺及设备的控制难度大,即使有经验的工人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也难以避免点焊缺陷的发生。目前在铝合金点焊的生产线上还没有一种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