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禁忌是一种极其复杂而又普遍存在的人类文化现象。女性禁忌因其特殊的生理现象而成为人的禁忌中的最主要的内容。日本女性禁忌的发生、发展、变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女性禁忌既有相似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禁忌是一种极其复杂而又普遍存在的人类文化现象.女性禁忌因其特殊的生理现象而成为人的禁忌中的最主要的内容.日本女性禁忌的发生、发展、变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女性禁忌既有相似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广义的生人神话,除了胎生以外,还应包括化人、造人等叙事。在母系氏族社会,创造人类的女娲、依罗娘娘等被尊奉到很崇高的地位;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女性的命运逐渐发生了变化。同样作为生人神话主角的女性形象,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丧失了人形。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却是某种为女性主角特地设置的禁忌,通过禁忌而使女性命运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盘瓠神话、关羽传说及蛇郎故事等多种口承文本皆出现“室”的意象。“室”为一个神圣的空间 ,在里面 ,盘瓠、关羽和蛇成为超自然物 ,并呈现为原本的生命样式。“室”的内外存在明显的时间差 ,故而“室”的边界往往会被人为地洞穿。而一旦禁忌被打破 ,神圣的过程便告终止。能不能充分享受“时间”的恩惠 ,这是民间判定是否为“神圣”的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佳 《科技信息》2009,(13):131-132
禁忌在中国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民心理活动和信念上的传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禁忌多是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出于对吉凶祸福等命运的迷信派生出来的趋吉避凶观念所形成的,由于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不同,禁忌事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而在性别方面的禁忌尤其是对妇女的禁忌更是名目繁多,数不胜数。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读性别禁忌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祝福》中的鲁镇,被鲁迅设置为一个民俗文化空间,这一民俗文化的核心是“祝福”文化,它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它是“不祥、不洁”的寡妇祥林嫂的对立力量,因此,鲁镇对祥林嫂的拒斥与祥林嫂为了生活的谋求进入就构成了《祝福》叙事的深层动机,这也是小说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张力所在。而祥林嫂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被动地变成鲁镇人眼中的“不祥、不洁”之人,则加强了这篇小说的悲剧意义和思想力度。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一直被公认是塑造“硬汉”形象的巨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多“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英雄。但是任何作家的作品中不可能只出现男性,而忽略女性形象的塑造。海明威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被很多人认为是不成功的,其实不然,仔细分析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塑造,可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两类:即“小兔子”式的理想女性和“男性化”的现实女性。海明威作品中女性的塑造不是中心,但却对男性中心形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三峡民歌中的女性情结,特别是情歌的“姐儿中心”现象可以发现,不是三峡民歌占据女性情结,而是女性情结占据三峡民歌。“姐儿”阿妮玛是原始意象,她象征着女神崇拜。与“姐儿”相关的是“幺姑”阿妮玛和“郎”——阿妮姆斯,也都被女性情结所规定。本文对哭嫁歌也进行了独特的心理阐释,认为哭嫁是哭出一个母亲来,象征女性的节日,而哭嫁歌就成了女性——母亲的绝唱。  相似文献   

9.
最能体现凌叔华小说创作意义的是她的小说集《花之寺》和《女人》,因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别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时代新女性”,而被称为“新闺秀”小说的代表。不管当初这个称谓是褒是贬,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凌叔华小说中的闺秀形象有深远的文化意蕴:这些女性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化育的结果,同时又是人类女性身份中与生俱来的特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北曲杂剧创作的最辉煌的时代在元代,因成就杰出而与“唐诗”、“宋词”并称为一代之文学,而元杂剧女性形象的塑造为元杂剧赢得了很高的声名。本文通过对元杂剧女性形象的抽样分析,揭示出元杂剧女性形象对前代文学形象的超越以及形成元杂剧女性形象性格特征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1.
段萍 《科技信息》2007,(3):133-133,138
Taboo,as a social phnomenon,exists in every culture,and it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culture.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ttempts to study and analyze early English taboo from its orgion and type.The focus of the study on it is the type of taboo.Furthermore,the author also shows that Modern taboos are motivated more by notion of decency,politeness,decorum and communicative appropriateness than by pure fear sense of danger in earlier taboo practice.They reflect the sensitivity and respect of others' feelings.in 4 aspects  相似文献   

12.
地陷型传说大多包含一个禁忌母题。通过对这一母题的历史厘清,可以看到一条明晰的演变轨迹,以及所蕴藏的深刻的现世道德话语的警示。  相似文献   

13.
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几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拥有它自己的禁忌语。这些禁忌语在交流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反映了它所处社会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由避讳种种到语音,旨在说明语音与避讳之间的密切关系:避讳在形式上反映为语音的变化;语音制约着避讳(语音的时地性直接导致避讳用语的时地性)。  相似文献   

15.
禁忌是一种兼具法律性质和宗教性质的社会规范。彝族这一古老的民族有着众多的禁忌,这些禁忌中蕴含和体现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在梳理彝族传统禁忌中的性道德行为规范、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社会公共生活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分析了彝族传统禁忌对彝族道德状况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俗信仰现象,食物禁忌是其重要部分。在食物禁忌中对食物对象的规定最多,而且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其内容也大相径庭。人们对此的解释很多,但大都从心理角度切入,这里主要从物质条件的角度,说明食物禁忌形成的物质派生性及其对社会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肖岭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125-128
迷信禁忌是与一个国家的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化特色和宗教特色。了解一个国家的迷信禁忌对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风俗很有好处。通过对比中西迷信禁忌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化并不是对持性的,而是互补性的、包容性的、相互转移性的。  相似文献   

18.
论罗平布依族禁忌习俗中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认知心态。对罗平布依族山水崇拜等禁忌习俗中的生态意识进行梳理,并对其客观功效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深层次的认识布依族特有的生活环境,从而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强化具有生态功能的禁忌习俗,实现罗平布依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加快罗平布依族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汪婕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1):15-17,21
自周代以来,避讳成为我国漫长封建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魏晋南北朝,这种制度非但没有被淡忘反而更加严格;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又出现了“父子不嫌同名”的奇怪现象。陈寅恪和万绳楠先生都认为此现象的产生为信道所致。本文通过先假设、再论证的方式,说明信道与“父子不嫌同名”没有必然关联,进而指出其现象存在的可能原因,并以此说明在历史研究中注意避讳学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