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是拉萨河流域广大居民最主要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水源。对于拉萨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拉萨河流域水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流域几十万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和安全。但是,随着拉萨河流域采矿、选矿等矿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它们排放的废弃物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拉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文章通过对拉萨河流域选矿厂的分布情况以及河段水质指标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为止拉萨河流域水质没有受到污染,但是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拉萨河流域水体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中地区主要水生蔬菜基地的铅、镉、铬、铜、锌、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背景值;水体中铅、铬、铜、锌平均含量较低,砷、镉未检测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生蔬菜污染情况及其生长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镉的单项污染指数为5.37,其他几种重金属均小于0.70,说明调查区域的土壤受到重度镉污染,其他几种重金属污染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为3.87,属于重度级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0,属于安全级.水生蔬菜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大小排序为:铅(2.95)铬(2.24)锌(1.54)镉(0.53)铜(0.40)砷(0.27),表明调查区域水生蔬菜已经受到铅、铬污染,锌轻污染,而镉、铜、砷没有构成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2.29,表明各重金属对水生蔬菜的复合污染属中度级污染.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拉萨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水化学及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利用水化学资料分析了不同水体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并探讨了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拉萨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不同水体中主要离子含量均较低,矿化度较低,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均以HCO_3·SO_4(SO_4·HCO_3)-Ca·Mg(Mg·Ca)型为主。不同水体的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且以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溶解风化为主。水化学及同位素分析表明:水样点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混合区三个区域,说明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存在明显的转化关系;地表水、地下水、泉水的主要来源均为大气降水,不同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影响;支流地表水主要受地下水补给,拉萨河中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地段性互补关系,拉萨河是区域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相似文献   

4.
选取龙华区河湖等11个水体,设计20个取样断面进行底泥采样,分析底泥样品重金属(锌、铜、镍、镉、铅、汞、砷、总铬)含量,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重金属镉污染较为严重,11个水体中有9个水体底泥样品中镉污染因子Cif1,其余重金属中除锌表现出轻微污染外,均未发现污染情况,综合评价指标污染度Cd8,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150,表明测试底泥样品属于低风险水平;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底泥样品中锌、铜、镉和铅的最高污染系数最高,综合评价参数点位污染指数(PLI)和区域污染指数(PLIzone)均小于1,表明测试底泥样品整体无污染。  相似文献   

5.
白银市东大沟流域沿途分布众多涉重企业,将大量含有铜、铅、锌、镉、砷等重金属通过废水、废渣、废气等形式排放,造成东大沟流域水体和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本文通过研究白银市东大沟的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历史背景和成因,提出了防治结合的白银市重金属污染治理对策,以期恢复东大沟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秦欢欢  高柏  孙占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0):13590-13598
水体环境中铀及其同位素含量的变动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处于环境敏感区的拉萨河水体中铀及其同位素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解拉萨河流域水体中铀及其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利用拉萨河中下游和堆龙曲支流2017年7月采集的16个采样点的水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Element 2测量得到水样中的铀及同位素(238U、235U和234U)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拉萨河水体中铀浓度显著高于世界河流铀浓度均值,与青藏高原河水中铀浓度相当,略低于黄河干流河水中铀浓度。铀及其同位素与K+有同源性,与Mg2+及SO42-有异源性,而与其它水化学参数无显著相关关系。拉萨河水体中235U和238U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未发生显著的同位素分馏现象。拉萨河水体出现较高的(234U/238U)AR值,最主要原因是水体中234U的富集或者流失,在水-岩交换作用的影响下234U在α反冲作用下易于进入水体。羊八井附近采样点具有高铀浓度的特点,反映出其水体环境具有较好的氧化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苎溪河流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铜、锌)以及肥力指标(氮、磷、钾)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苎溪河流域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重金属的含量基本到达Ⅱ类土壤的环境质量要求,土壤质量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因此苎溪河流域土壤中的重金属对农业面源污染目前还未形成污染;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钾、磷含量较低,说明土壤的肥力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拉萨河谷设施农业区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程度,文章对拉萨河谷设施农业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中17种重金属(Cd、Be、V、Tl、Hg、Cu、Pb、Co、Ni、Cr、Fe、Sb、Zn、Mn、Ba、Ti和As)含量进行研究,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中7种重金属(Cd、Hg、Cu、Pb、Ni、Zn和As)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除A8点位的Zn含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外,拉萨河谷设施农业区其余各点位Cd、Pb、Cu、As和Zn含量均符合Ⅰ类水标准。Cr、Hg、As、Cu和Pb与pH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说明pH对其有较大影响;不同重金属间有些存在相关性,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采用水体综合污染评价法表明,拉萨河谷设施农业区A1、A2和A7点位存在轻度污染,B1和B2点位为中度污染,且主要以Hg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9.
螺蛳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地点的水体和螺蛳体内的铜、锌、铬、镉、铅5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显示水体中锌的含量最高达到17μg/L,其次是铜为3μg/L,铬和铅在1μg/L左右,镉的浓度最低,只有0.2μg/L,除了一个公园池塘水体中重金属浓度随季节夏、秋、冬的变化升高外,其他水体中重金属的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水体中重金属浓度相比较、螺蛳对这5种重金属都有富集作用,其中对锌和铜的富集可达到数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莆田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2014年在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采集了5个土壤样品,对土壤中p H、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环境状况进行相关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莆田市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土壤p H值范围在4.82~6.28之间,全部偏酸性。土壤p H低的原因与大气沉降、土壤本底值为酸性和土壤风化淋溶强烈有关。镉、汞、砷、铬、锌、镍均达到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表1的一级标准限值,铅超标,但未超出二级标准限值。铅超标可能是由于库周土壤中铅的背景值较高。2014年东圳水库水质监测均未检出铅,说明库水体未受到污染,因此作为饮用水水源是安全的。根据单项污染指数比较,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排序为:PbZnHgAsCdNiCr。  相似文献   

11.
应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太子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5  
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子河(本溪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子河市区段重金属污染是严重的,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Cu, Pb, 其次为Zn, Cd, Hg。  相似文献   

12.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湖泊,洪泽湖重金属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对洪泽湖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目前洪泽湖整体受污染程度较轻,但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尤其 Cd污染严重,As污染日益显著,需引起重视。淮河水沙输入、南水北调、环湖农田面源污染输入、围网/圩养殖等是洪泽湖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洪泽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应为:减防淮河水沙携带重金属输入; 优化养殖布局,规范养殖环节; 精准施肥、施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重金属迁移转化拦截控制技术和污染区域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松花江松原市下游第二松花江吉黑缓冲区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对缓冲区和其上游水功能区现状水质、点源及面源污染情况、区域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水功能区污染源情况和纳污能力,完成缓冲区的主要污染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4.
滦河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核心区域,精准分析其水质演变特征及污染来源,对于流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滦河上游流域19个监测断面、8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采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进行富营养化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源解析模型确定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流域属于弱碱性水体,大部分水体处于过饱和状态,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数值丰水期变幅相对较大,年际超标率为7%,总氮(TN)浓度整体远大于氨氮(NH4+-N)浓度,且TN年际超标率高达94%,枯水期全样本超标,说明水体氮素污染较为严重。总磷(TP)全年均值为0.09mg/L,年际超标11%,整体浓度相对较低。滦河上流流域全监测区域处于富营养、中营养以及重富营养等不同程度富营养化,且处于富营养状态区域占比高达78.94%。其中丰水期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重富营养化均出现于丰水期。根据污染源贡献率解析可知,对水体TN、NH4+-N贡献最大的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支流还受到畜禽养殖及生活污水影响,干流TN有一部分潜在污染来源,TP和CODmn主要来自城市面源污染,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支流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干流区域来源相对较为复杂只受潜在污染源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安庆市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一五"期间监测数据,采用平均水质类别法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安庆市主要地表水流域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长江安庆段水质为优,破罡湖流域水质良好,华阳河流域、皖河流域、菜子湖流域及白荡湖流域水质不容乐观,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境内水域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及化学需氧量,表现为有机污染的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面污染源。结合安庆市的地域特征,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地表水水质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榆林市境内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水质现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为榆林市水环境治理和污染物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3-2015年榆林市境内黄河水系4条主要干支流段的12个监测断面数据为研究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进行水质现状评价,并分析其污染成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榆林段一级支流窟野河和无定河达到相应水质功能标准要求,黄河榆林段二级支流榆溪河水质不达标,为Ⅳ类水。从2013-2015年年际变化来看,榆溪河水质表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向;从空间特征来看,榆溪河上游水质达标,中下游水质劣于Ⅲ类水。榆溪河的特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3-N)和总磷(TP),来源为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结论榆林市境内黄河水系干流段及2条主要的一级支流水质良好,二级支流榆溪河存在轻度污染,其主要污染指标为COD、BOD、NH3-N和TP。  相似文献   

17.
松花湖是吉林省的重要水源地,随着经济的发展,松花湖的水质正逐年下降.辉发河是松花湖的一个主要污染源,探讨其自净需水量,可有效保护松花湖水资源.以点污染源为例计算了辉发河干流中下游河道自净需水量,结果表明:辉发河河道自净需水量严重缺乏,自净缺水量主要集中在非汛期,但同一河段相同年份各月的自净需水量差别不大,且自净需水量随年径流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The pollution source and pollution state of surface water is respectively assessed with equal-standard-pollution-load index and Nemero index, and the habitans' health is assessed as well by comparison with pre-development of geothermal field. Results show that: 1 ) Three pollutive factors obviously fail to attain the required standards and their order sorted by impact degree is As>F- >S2-. 2) The Nemero index of Donggua cross section of Duilongqu River is 0. 725and the water quality is at mildly-polluted level. 3) In Lhasa River, the Nemero indexes of cross sections affected by geothermal field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affected one, which shows the present and potential impacts of geothermal development. 4) Much more inhabitants nearby got trichomadesis sickness after geothermal development, which shows that the surface water pollution in this area has threatened the inhabitants' health. In addition, other environmental issues caused by Yangbajing geothermal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