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热动力学体系特征参量-冷却常数的测定,建立了等浓度和不等浓度二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特征参量法,应用该法研究了环氧氯丙烷与碘化钾在磷酸盐缓冲容液中(pH为7.02)的开环反应,苄基氯与氢氧化钠的体积分数80%二甲亚砜-水混合溶剂中的取代反应,苯甲酸乙酯在质量分数50%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丙酸乙酯在质量分数85%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的热动力学,各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结果同文献  相似文献   

2.
特征参量法     
通过对热动力学体系特征参量——冷却常数的测定,建立了等浓度和不等浓度二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特征参量法.应用该法研究了环氧氯丙烷与碘化钾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为7.02)的开环反应,苄基氯与氢氧化钠在体积分数80%二甲亚砜-水混合溶剂中的取代反应,苯甲酸乙酯在质量分数50%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丙酸乙酯在质量分数85%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的热动力学,各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结果同文献值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郑波 《科技信息》2011,(21):I0029-I0029,I0416
采用水(溶剂)热法合成了LiFePO4/CNT正极材料,讨论了溶剂类型对产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水、水-丙三醇(体积比为2:1和3:1)为反应溶剂时都可制备LiFePO4/CNT复合材料,但形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乙醇中镧盐催化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秉正  吴学众 《广西科学》2011,18(2):158-160,168
以乙醇为反应溶剂,镧盐为催化剂催化果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进行了初步研究.乙醇作为反应溶剂时,5-HMF产率远高于以水作为反应溶剂.氯化镧与硝酸镧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提高催化剂浓度可以增大果糖转化为5-HMF的速率,但是对5-HMF的最大产率影响较小.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果糖转化为5-HMF的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5.
在MP2/6-311++G(2df,pd)//B3LYP/6-31+G(d,p)双理论水平,采用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的smd模型方法,对标题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通道研究表明:水环境下缬氨酸的旋光异构可以在3个通道a、b和c实现,分别是质子以水分子簇为媒介以氨基氮、羰基氧和羧基为桥梁,从α-碳的一侧迁移到另一侧;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氢致缬氨酸损伤发生在a通道。势能面计算表明:2个和3个水分子簇作氢迁移媒介时,水分子簇对旋光异构反应的氢迁移过程有极好的催化作用,使反应能垒相对裸反应大幅降低,水溶剂效应在a通道有较好的助催化作用,对b和c通道影响不大。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氢致缬氨酸损伤气相反应能垒较低,水溶剂效应对此反应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硝基甲烷和甲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烷羟基化和溴化两步反应合成了2-溴-2-硝基-1,3-丙二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中水与醇的体积比以及溶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V(水)∶V(醇)=0.4∶1.0、V(溶剂)∶V(反应原料)=2.1∶1.0,烷羟化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5℃;溴化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10℃,产品收率可达到78%.  相似文献   

7.
孙胜敏 《科技信息》2007,(15):127-127
研究了用超声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冰醋酸为熬合剂制备二氧化钛凝胶的过程,分析了醇盐的种类,溶剂(乙醇)、水、抑制剂(冰醋酸)的用量、pH值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凝胶时间及凝胶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293.15~318.15K(间隔5K)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分子强电解质Fe(phen)3CdI4(简称FPCI,以下同)在纯水、纯甲醇及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FPCI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混合溶剂中甲醇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又减小的趋势.用溶剂结构理论对FPCI溶解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2-吡啶硫醇-铜六核配合物Cu6(C5H4NS)6,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对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如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溶剂、pH值、反应温度等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CuCl和2,2′-二吡啶基二硫化合物(btdp)的摩尔比为2∶1,溶剂为水,pH=7,150℃反应5d。  相似文献   

10.
以ZrOCl2·8H2O、Y(NO3)3·6H2O和La2O3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无水乙醇/水(醇水体积比为5:1)和水为溶剂,在溶胶和溶液体系中采用反向共沉淀方法,制备0.6%La2O3-4.473%Y2O3-ZrO2(LaYSZ,摩尔分数)纳米复合陶瓷粉末.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线衍射等表征.结合胶体稳定性的DLVO理论分析以醇水为溶剂制备的LaYSZ粉末团聚程度低、粒径细小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以醇水为溶剂时,随着加热反应时间增加LaYSZ粉末的比表面积增加,加热反应7 h,采用反向滴淀方式制备的LaYSZ粉末的粒径约为15 nm,粉末团聚少;以水为溶剂时,采用反向滴淀方式制备的LaYSZ粉末粒径约为100nm,粉末团聚严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在水溶液中合成的三种四氮杂大环-N-二乙酸(H_2L~1,H_2L~2和 H_2L~3)与Zn(Ⅱ),Cd(Ⅱ),Hg(Ⅱ)的固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电导测定及红外光谱对其组成进行了确定。H_2L~1、H_2L~2与三种金属离子分别形成组成为 ZnL·2HCl·nH_2O,Cd(H_2L)·2HCl·Cl_2·nH_2O 和 Hg_2(H_2L)·Cl_4·nH_2O 的配合物。H_2L~3与三种金属离子形成组成为 M_2L·Cl_2·nH_2O 的配合物。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这些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ClO_4)_3·3H_2o—18c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液相的检光率,结果表明有了三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4La(ClO_4)_3·3(18C6)·12H_2O·9C_2H_5OH;La(ClO_4)_3·18C6·3H_2O·2C_2H_sOH和La(ClO_4)_3·2(18C6)·3H_2O·C_2H_5OH)生成。分离制备了两种配合物,经化学分析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a(ClO_4)_3·18C6·3H_2O与La(ClO_4)_3·2(18C6)·3H_2O;用IR,TG,DTG及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本实验合成了以一般化学式ZnO·LK_2O·mP_2O_5·nH_2O表示的一系列碱式酸钾锌,研究了它们的防锈性能.浸盐水实验证实,当l、m、n在一定范围时,所得产物磷都有不同程度的防锈性能,其中尤以编号为24和210的防锈性能最佳.由x-ray相分析、DTA-TG及电子显微镜照相证实,210颜料是由大量ZnO、部分Zn_3(PO_4)_2·2H_2O及微量未被JCPDS承认的含钾磷酸盐组成.由于该未知的活性物包覆在ZnO、Zn_3(PO_4)_2·2H_2O表面,形成包核颜料,故210颜料有优于ZnO及Zn_3(PO_4)_2·2H_2O的防锈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精密量热计测定了氯化镁及其水合物(MgCl2,MgCl2·2H2O,MgCl2·4H2O、MgCl2·6H2O)晶体在298.15K温度下溶于水的积分溶解热。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计算了溶质的相对表观摩尔焓,从而直接获得了它们的标准摩尔溶解焓。氯化镁2,4,6水合物晶体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1289.39、-1898.72和-2497.58kJ·mol-1;摩尔水合焓则依次为-76.41、-114.08和-141.28kJ·mol-1。并依据Born-Haber循环法计算得到了它们的晶格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导出CO_2,H_2O(g)以及CO_2-CO混合气体氧位新的表征式。经典表征式是本表征式在氧含量为零时的特例。对影响平衡气氛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对中低温下CO_2和H_2O(g)的分解,忽略氧含量将造成平衡气氛极大的表征误差。本文评论了以CO_2及CO_2-CO混合气体控制氧位的某些实验,给出了CO_2作为固体电解质参比气体时应给出的氧含量校正,并推广Ellinggam图应用于CO_2和H_2O(g)分解所建立的平衡反应。  相似文献   

17.
在无水乙腈溶剂中,我们以Sc~(3+)和Y~(3+)离子作为模板试剂,用2,6一二乙酰吡啶和邻苯二胺作为起始物质,缩合得到了新的含氮大环络合物Sc(NO_3)_3·L·2H_2O和Y(NO_3)_3·L·2H_2O(L=18元六氮大环,C_30H_26N_6),并对络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并对络合物的摩尔电导及溶解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8.
用1,4—二(2′—甲酰基苯基)—1,4-二氧杂丁烷和1,7—二(2′—甲酰基苯基)—1,4,7—三氧杂庚烷,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用 KMnO_4氧化,制得了两种键端为羧酸的开链聚醚配体:2,2′—(1,4—亚乙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1)和2,2′—(1,7—二乙醚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在甲醇或水介质中,制得了 H_2L~1和 H_2L~2的镧系元素固体配合物,通式分别为 LnL~1(NO_2)·nH_2O 和 Ln_2L(_3~2)·nH_2O(Ln=La—Lu,Pm 除外);在甲醇介质中还制得了它们的 UO(_2~(2+))和 Th~(4+)配合物,UO_2L~1·6H_2O,UO_2L~2·3H_2O,ThL(~1_2)·H_2O 和 ThL(~2_2)·5H_2O。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有机锡配合物(4-FC6H4CH2)2Sn(Cl)S2CNC2H4O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在该配合物的晶体中,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20.
在298.15K测定了甲醇—水—LiCl,乙醇—水—LiCl,丙酮—水—LiCl,丙酮—水—K_2CO_3四个体系在盐的物质之量分数保持在0.005左右时,不同溶剂组成的饱和蒸气压。数据首先用Barker法进行了关联,然后以盐在醇—水体系中非优先溶剂化的观点处理下,计算了各体系盐的溶剂化数。最后计算出溶剂组分自含盐体系转移到对应的不含盐的二元系过程中的自由能变化ΔGti,以此来作该溶剂盐析盐溶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