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追忆情结、故乡情结、草根情结和死亡情结等内在心理空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结筑就了何述强独特的精神特质,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何述强负载着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和话语风格行走在记忆的洪荒旷野。  相似文献   

2.
河洛文化作为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原大地原居民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凝聚和精神牵引的作用.诗圣杜甫就是在河洛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的故园情结显得格外浓烈.无论他在漂泊西南时对故园洛阳的深沉眷恋,还是作为"杜陵人"的身份认同,都无不昭示河洛文化中本根情结对他故园情结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是生命之根的文化牵引,更是儒...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威塞克斯小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挖掘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乡土意识,哈代创作中的乡土意识主要表现在自然情结、宗法情结、和民俗情结等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公墓》、《内疚》、《女娲氏之遗孽》、《叶罗提之墓》、《姊嫁之花》和《雷雨》进行比较后认为:前几篇小说限于对心理分析理论的形象化图解,未能充分展开俄狄浦斯情结的内涵;《雷雨》由于设置了周朴园专制冷酷的形象为背景、表现周萍和繁漪的乱伦关系以及周萍对四凤的爱而将这一情结表现得惊心动魄。《雷雨》成功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因在于:西方戏剧的命运观和曹禺对命运的思考的相互融合、曹禺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及作为艺术家对集体无意识的幻想创作。  相似文献   

5.
汉唐王朝是中国历史最鼎盛的时期,唐人心目中最值得追忆与回应的就是汉朝并因此形成一种汉代情结。这种情结,既源于唐人文教科举中的历史追忆,又与史地交集背景中的大唐气象遥相辉映,更有意义的是,唐人的这种情结在与经营西域方面体现得最充分。  相似文献   

6.
乡土情结是中外文学中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母题。文章主要从月是故乡明、适彼乐土、人离乡贱、衣锦还乡这四句主题话语入手,分析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7.
李准是当代文坛上有较大影响的河南作家,其创作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土地情结、家庭伦理、民族情结(爱国主义)是中原文化最典型的特质,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李准195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以期梳理出中原文化和李准小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8.
李准是当代文坛上有较大影响的河南作家,其创作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土地情结、家庭伦理、民族情结(爱国主义)是中原文化最典型的特质,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李准195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以期梳理出中原文化和李准小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9.
迟子建小说具有浓厚的故乡情结,这种情结是她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是其小说具有亲切感和持久感的重要因素。她的故乡情结主要体现为乡恋情结,在表现上采用了三种手段:对故乡景色的唯美描写,对故乡人丑的温情包容,对都市文明的情感疏离。  相似文献   

10.
从精神分析观点来看,卡夫卡与俄底浦斯情结之间有着显然的历史联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俄底浦斯情结在卡夫卡身上实现了多层次的演绎和裂变。卡夫卡以他的现代主义创作和个人生活本身,对这种情结予以表现、深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夏君 《科技信息》2010,(18):150-150
俄狄浦斯情结用以指代儿子弑父娶母的欲望。在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中,由于母爱的缺失和父权的消亡,俄狄浦斯情结呈现出特有的变化,如寻找母爱的替代品、取代父亲的地位或者将兄弟视为情敌。本文试图分析艾迪四个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对《我弥留之际》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特殊性加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末代中国文学的状况,文人的社会境遇与思想行为的逆转,楼梦情结与楼梦文学的产生:仕途无路,报国无门,人生坎坷,救世之情竭,厌世之言生,悲怆与忧伤,认同与寻找,镜中世界与梦中解谜,形成独特的中国没落文人的风景线———楼梦情结。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是从历史叙事而非神话叙事开始的,因此历史叙事理念几乎成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情结。而中国叙事文学的美学自觉,在一定层面上便成了摆脱这一情结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基本上就是通过对史外史的审美追求,到超越史学文统的虚构性叙事文学观念的兴起,而最终落实为对俗世生存诗意的追问与经营。  相似文献   

14.
从“处女情结”看当代女大学生性观念与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女情结是中国社会数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仍在深刻的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婚姻家庭观念,本文旨从处女情结出发,探讨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困扰,以及如何加强女大学生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为中国人的权益申张正义的历史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找到证 据。本篇论文主要以马克吐温的作品为依据寻找马克吐温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6.
熊子健 《科技信息》2009,(7):135-136
爱校情结是学生对于学校所怀有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培养爱校情结对于独立学院尤为重要。本文从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上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学生爱校情结形成的原因,并试图从爱校主题教育、管理育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班级团队精神培养5个措施来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爱校情结。  相似文献   

17.
端木蕻良的作品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土地情结”,对于土地的深爱使他的作品浸润在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之中.其长篇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人物等具体要素的分析与理解,可以看出端木蕻良“土地情结”的缘由及内蕴.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稼轩词的典故人物进行分类研究,指出其中所蕴含的"英雄情结"与"慕陶情结",这两种情结都是其生存状态的反应,后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前者的现实转域,两者共同形成了稼轩词的沉郁悲美,并由此得出结论:辛词之用典并非"掉书袋",正是这些典故人物使他的作品达到了一种深沉复杂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个美丽的“桃源”世界,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揭示沈从文的“桃源”情结,并发现其“桃源”情结虽然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桃源”情结有着血脉联系,但是其间也有一些微妙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端木蕻良的作品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土地情结”,对于土地的深爱使他的作品浸润在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之中。其长篇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通过对作品主题、结构、人物等具体要素的分析与理解,可以看出端木蕻良“土地情结”的缘由及内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