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杆状病毒SpltMNPV病毒粒子中存在泛素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发现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 MNPV)感染的Sl-zsu-1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大量的泛素或泛素复合物.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在SpltMNPV多角体源病毒粒子与芽生型病毒粒子中均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0×103~65×103的泛素复合物.推测SpltMNPV在出芽或组装的过程中由感染细胞的胞质中获得泛素复合物.  相似文献   

2.
突变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昆虫细胞和幼虫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细菌-杆状病毒穿梭系统将一套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完整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表达盒转座到AcNPV-Bacmid的Tn7转座接受位点,从而构建出一种带有gfp基因和完整多角体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这一重组病毒感染细胞能稳定地殂多角体。  相似文献   

3.
新基因Splt137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ltMNPV)ORF137全长基因 (Splt137)。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 ,并转化大肠杆菌M15 ,在IPTG诱导下表达了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相符的一个 2 7× 10 7的蛋白质 ,经过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纯化 ,免疫家兔制备了抗Splt137抗体。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表明 ,该抗体适合用作Splt137蛋白的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纯化了3株在共转染后形成正常多角体的病毒株,提取其病毒DNA,并对其做了EcoRⅠ、BglⅡ酶切分析;克隆含多角体蛋白基因的EcoRⅠI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证实了此病毒株为回复突变株.  相似文献   

5.
GrNPV多角体蛋白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GrNPV)是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首次分离发现和命名的一种昆虫病毒,现已用GrNPV研制成一种复合的病毒杀虫剂,研究GrNPV的分子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工作,我们已研究了GrNPV包涵体的SERS谱,这里是研究GrNPV多角体蛋白的SERS谱.GrNPV多角体蛋白的荧光背底强,未能得到较好的常规拉曼谱,但我们在pH3·5下获得了具有一增强效果的SERS谱,并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将人尿激酶原(pro-UK)cDNA分别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载体pBK283和pBF4中,构建成两个重组质粒。所构建的这两个重组质粒与野生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DNA(BmNPV genomic DNA)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经病毒斑实验(Plaque assay)筛选出含pro-UK cDNA的稳定重组病毒株BmNPV-pk1和BmNPV-pk2。将此两株重组病毒分别感染家蚕培养细胞和家蚕幼虫4天后,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纤维蛋白平板溶圈测活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和家蚕的体液及组织,证实均有pro-UK表达。家蚕培养细胞的表达量分别为0.0012mg/mL(上清液和10~6细胞)和0.0031mg/mL(上清液和10~6细胞),家蚕幼虫体液的表达量分别为0.0100mg/mL和0.0300mg/mL。从以上结果可看出,家蚕幼虫体液的表达量是培养细胞的10倍,以上表达产物在纤维蛋白平板上测活均有溶纤活性。  相似文献   

7.
病毒感染蚕的血液及其他组织,在侵害的细胞核内形成多角体,所以叫做核多角体病毒(NPV),在病组织中,病毒有呈游离态存在的,也有包涵在多角体之中的,当多角体经碱性溶液(如蚕的胃液)溶解后,病毒便放出。多角体呈整齐的六角形,偶而也有四角形和三角形的,大小在2~6微米之间,有较强的析光,多角体和多角体蛋白经化学分析,含氮14.3~15.2%,磷0.19~0.35%,碳54.37%,氢7.02%,硫1.48%,氯0.075%,灰分1.51%,主要成分为各种氨基酸以及 DNA(5.7微  相似文献   

8.
为害广州市郊龙洞一带松树林的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经常感染病毒病。我们曾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种病毒的形态,确定为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这种病毒感染马尾松毛虫幼虫的中肠细胞,感染部位为细胞质。病毒粒子包容于多角体内,(图1)每个感染细胞有大量的多角体。多角体近园球形或椭园,大小相差颇大,直径0.40至3.50微米。多角体可被0.03M 的炭酸钠水溶液所溶解,溶解后释放出大量的病毒粒子(图2)。病毒粒子由一个电子浓密的核心及周围较透明的薄层外壳所构成。多数病毒粒子呈多边形,直径30至50毫微米(图3)。每病毒粒子常由一层较大的透明层所环绕。  相似文献   

9.
以家蚕为生物反应器 (重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系统 )生产基因工程产品 ,具有成本低、安全、产品产量与活性高的优点。随着近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 ,需要发展新的实验动物品种、特别是利用低等动物代替哺乳动物 ,大力开发动物资源型功能 ,造福人类。本文报道我所利用家蚕表达外源基因与家蚕实验动物化饲育技术方面一些研究成果。由家蚕细胞、转移载体、修饰的BmNPV、家蚕幼虫或蛹组成家蚕表达系统。获得了含有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重组病毒 (rsj14NPV)和含有日本血吸虫 2 8KDGST基因的重组病毒 (rsj2 8NPV)。r…  相似文献   

10.
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两端为人干细胞因子 (hSCF) 1~ 16 5肽编码区 ,中间为柔性连接肽 (GGGGSGGGGSGG)编码区的头尾相连的二连体基因 (dSCF) ,并将其插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VL1392中 .重组转移载体 pVL1392 dSCF与野生型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DNA共转染草地贪夜蛾细胞Sf9,经胞内同源重组和 4轮筛选获得纯净的重组病毒AcNPV dSCF .重组病毒感染Sf9单层培养细胞时 ,主要以分泌形式表达二连体蛋白 ,经MTT比色法测得dSCF的表达量约为 1180units/3× 10 6cells .WesternBlotting鉴定了昆虫细胞表达的重组人二连体干细胞因子 (rhdSCF) ,两种主要产物的分子量分别为 4 0kDa、4 9kD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