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江村唱和”是清初词坛非常重要的一次唱和,它对“稼轩风”的盛行起到重要作用。对“江村唱和”进行具体的考述可知,“江村唱和”有两组,分别为曹尔堪、王士禄、宋琬唱和于西湖,结集《三子唱和词》;曹尔堪、尤侗、宋实颖唱和于苏州,结集《后三子词》。本文考述两次唱和情况,并从文献中辑出续和者31人,考订其分布、唱和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晚唐诗坛上,韦庄无疑是卓立特出的。他以衰寂贵族之后,生国势倾危之际,掩抑自伤,蹭蹬半生。据《唐才子传》、《十国春秋》韦庄传和夏承表先生《韦庄年谱》考,韦庄一生大部分时间过着困窘漂泊的生活,晚达的生涯并不很长。韦庄的命运是坎坷的,韦在的名作《秦妇吟》的命运同样也是坎坷的。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载:“蜀相韦庄应举时,遇黄寇犯阈,著《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尔后公卿亦多垂讶,庄乃讳之。他日撰家诫,内不许垂《秦妇吟》樟子,以此止谤,亦无及也。”孙光宪和韦庄一样被赵…  相似文献   

3.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反对词中隶事(用典),对代字深恶痛疾;对于化句式的用典,却表现得颇为宽容。在词创作实践上,王氏对事典和代字的使用虽有所节制,但并未达到《词话》所倡“不使隶事之句”与“忌用代字”之高标;大量化用前人诗词之成句,则是《人间词》创作上一大特色。王氏主要基于其以康德、叔本华哲学为根柢的“境界说”理论体系反对用典,其晚年的词作,与这种词学用典观已经完全异趣。  相似文献   

4.
王鹏运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词坛推为盟主,在词学史上地位崇高。当前有关王氏的研究,大多偏重其整理、校勘及刊印词籍方面,词作部分则明显受到忽略。其实王氏著述繁富,除了学界所熟知之《半塘定稿》及《半塘剩稿》外,尚有《四印斋词卷》(袖墨集、梁苑集、中年听雨词)、《梁苑集》、《半塘乙稿》(袖墨集、虫秋集)、《半塘丙稿》(味梨集)、《半塘丁稿》(鹜翁集)、《半塘戊稿》(蜩知集)、《半塘己稿》(校梦龛集)、《半塘辛稿》(南潜集)等别集;与友朋酬答之作,则有《薇省同声集》、《庚子秋词》、《春蛰吟》诸集,以及与龙继栋唱和之《王龙唱和词》;另有《和珠玉词》、《子苾词钞》,乃是与况周颐、郑文焯、张祥龄联句之作。根据笔者多年搜寻,除《南潜集》不知所踪外,其馀诸稿具在,且《袖墨集》共有四种,《梁苑集》、《校梦龛集》各有二种,版本情况甚为复杂。本文综论各集概况,统计各书收词之数量,分析四种《袖墨集》、二种《梁苑集》及《王龙唱和词》等集收词之异同,并就王氏词集之相关问题详加考辨。  相似文献   

5.
自从清代常州词派以来,人们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上解读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或赞颂,或同情,或贬斥,但都认为词中女主人公的情绪是感伤的。笔者认为这是人们囿于各自的文化批评定式对这首词的误读,词中女主人公的情绪应是喜悦的,不是感伤的。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的独特个性与其混迹城市的浪子生活,使他比同时代人更早感受到时代变化的气息,并将其诉诸他的全部文学创作,在晚唐五代具有转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以传统的以诗论词的形式,评骘词人之创作,实可视为一部论述自唐代敦煌词到晚清词之源流正变的简明词史。从中也可窥见夏氏作为词史研究者与词人的词学观。夏氏以敦煌曲子词为词的起源,强调词的民间起源;同时将词与国风的传统连接起来,明确地体现出诗词一脉的词学观。在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也更强调前者,认为对词作之高下的评判,当以反映社会生活之深度和广度为标准,并以此来贯穿整个词史。这一观念,就词学史而言,体现出一种革命性。实际上是沿着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思路,但持论更加谨慎有据,且主要着眼于内容和境界,不同于常州派主要着眼于兴寄的表现方法上。  相似文献   

8.
浙派中期词人厉鹗对南宋婉约词十分推重:在接受南宋婉约词清空词风时,厉鹗把张炎“清空”兼重的理论重心转移到“清”,创作上也尚清避妍,形成独特的清幽词风;在接受醇雅旨趣时则弱化词中的比兴内涵,追求有无之间的寄托境界;同时也通过谨慎择调体现出对音律传统的重视。厉鹗的创作体现出学人之词的鲜明特点,不仅影响和带动了整个中期浙派的创作取向,也成为有清一代学习南宋婉约词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9.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将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四人界定为“律诗之祖”,显示出其独到的律诗史观;通过具体的律诗批点,方回总结出“律诗之祖”们的创作共性与独特个性;方回“律诗之祖”诗学批评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学杜甫之所学,昭示学者一条有效的学杜门径;此外,方回还通过此批点,对宋元之际的“晚唐”诗弊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10.
包信自天宝六年(747)进土及第至大历十二年(777)坐无载党获谴,其间履历史无明文,傅漩球先生《唐才子传技笺·包倍》与拙作《诗人包法行年考略》(《唐代文学研究》第一辑)均付阈如。今按卢纶诗中有《郊居对雨寄赵涓给事包信即中》(《卢纶诗集校注》卷三)一首,刘初棠先生注:“赵涓在大历年间为绘事中。建中三年(782)六月‘以前衙卅间史赵涓为尚书左丞’以旧唐书·德宗纪》上)。又建中二年(781)二月‘以权盐铁使、户部郎中包法充江淮水陆运使’此后未宫郎中(们日唐书·德宗纪》上)。据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之后,建中…  相似文献   

11.
在晚清坛上,刘熙载以他清纯朴素、平易坦率的诗词创作,收获了蕴有其深深韵味的学成果。和晚清许多作家相较,他的诗词创作具有别样的神韵、独立的风情。放眼晚清坛,应该说刘熙载是晚近一位有才情、有禀赋、有个性的别具气质的作家。尤其是他的《昨非词》,清淡、朴素、平易、醇正,使得刘熙载的诗词创作具有较深层次的化底蕴,达到一个较高的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云韶集》乃陈氏早期的词选本,未刊,稿本今藏南京图书馆。《云韶集》凡二十六卷,选历代词人词作三千四百三十四首。陈廷焯为所选词写了大量评语,有时代概评、词人总评、词作分析,可以见出陈廷焯高超的词学理论水平和独特的鉴赏能力。这些评语汇辑起来就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词话,是词学史的珍贵文献。唐圭璋先生当年编纂《词话丛编》,收入了多种由词选评语汇辑的词话,为词话著作增添了新的品种。今将《云韶集》中的评语加以汇辑,名之“云韶集辑评”,为词话增加一枝奇葩,更为词学研究者提供参考的方便。  相似文献   

13.
清初词人焦袁熹的论词组词《采桑子·编纂〈乐府妙声〉竟作》五十六首是词史上第一组论词组词。结合焦袁熹的其他词论资料,可以看到焦袁熹论词并非前人所说不脱浙西派窠臼,而足称浙西派之诤友,他在浙西词派风靡词坛之后重新提出尊柳、尊周,认为词是以“嘲弄风月”来“空中传恨”,提出词中所传之情是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并对这种词境早于况周颐近二百年进行了描述,凡此皆在词论史上颇具开创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14.
拗字格法,由唐代的杜甫到宋代的黄庭坚,逐渐成为律诗创作中极为重要的格法之一。方回在前人创作及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在《瀛奎律髓》一书中对其专门总结研究,并以此为纽带建构杜甫与江西诗派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武器批评宋末元初盛行的晚唐诗风。  相似文献   

15.
清代陆游词的批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清代前期的词论家主要是围绕陆词主体风格的认定问题展开讨论,陈维崧、王士祯、贺裳等人都对陆游及其词风的体派归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到清代中期,陆词遭遇了浙、常二派的相对冷落,而《四库提要》对陆词“以诗为词”特点的论述则成为此一时期陆词批评的亮点;相较之下,以陈廷焯、刘熙载为代表的清代后期词论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陆词的风格特征、创作手法以及艺术成就和局限作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为我们今天研究陆词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绝佳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在《词论》中对其之前的词坛名家逐一指摘,其中“苦无铺叙”即是对晏几道《小山词》的批评。“铺叙”是一种创作手法,虽然与慢词长调关系更加密切,但是小令同样可以适用。纵观小山词,其中亦有“铺叙”之作,李清照的批评不免过分主观化。李清照对晏小山的批评最终指向的是“铺叙”手法的缺失所导致的审美缺陷问题,这牵涉到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以及李清照词须沉稳蕴藉的审美观。联系到李清照的自身创作,“铺叙”与“易安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北宋令词逐渐叙事化的倾向以及李清照“以赋为词”的词学通变思想。  相似文献   

17.
词与戏曲都是音乐文学,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宋代词人特别是苏门词人主动接受戏曲影响,借鉴戏曲体式,创作了以《调笑转踏》为代表的通俗戏曲性词作,不仅拓展了词的体式,而且增强了词的戏剧性,表现出转益多师的学习精神和破体为文的创新意识。《调笑转踏》以诗、词、文相结合的结构体式,歌舞相兼的表演性质,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特点,展现了宋代词人接受戏曲影响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人间词话》对纳兰词的评价使其达到了整个清代的顶峰,然而还原到晚清王国维之前,通过对纳兰词刊本和相关选本的分析,可以看到,纳兰词在清中叶已经淡出词坛视野。通过分析纳兰词在晚清词学理论和词创作中的接受情况,可以发现晚清词坛是建构纳兰词文学史地位的关键时期,建构的方式是创作和理论并行。同时,纳兰词也影响了晚清词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慎的《词品》开词话之风气,在词学史上很有影响,也历来颇受重视。其实杨慎在撰著《词品》之前先对《草堂诗馀》进行了评点。评点与词话二者之间的材料相似处可以互相印证,论点引申处可以相互补充,只有将它们综合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杨慎的词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宋初三体即白体、晚唐体、西昆体的创作典范分别是晚唐的刘白、姚贾、温李这三大诗人群。其中,无论是刘白诗人群与姚贾诗人群,还是白体与晚唐体,始终表现为两种艺术风格的对立。而昆体与白体的关系则要复杂得多,不少昆体诗人都有过学白体的经历,昆体可以被认为是白体之后的一种合理的历史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