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丁玲与林白均在各自的时代以先锋的姿态在创作道路中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转型加以评述,认为她们的创作从关注自身到放眼社会,扩大了女性文学的视野,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2.
丁玲的文学创作充满着一种深沉的妇女解放的忧患意识。它承担着历史留下的许多精神重担,承担着女性在特定时期生存的许多苦恼和时代的忧虑,表现了中国妇女求发展、求自由、求解放过程中的迷惘、焦灼与彷徨。但同时又体现出对社会的关心、对人生的热爱,包孕着抗争、呐喊、搏击的热情和追求,始终闪耀着妇女解放思想的光芒,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欧阳予倩的现代戏剧创作①张芳彦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之父”的欧阳予倩(1889—1962),原名立袁,号南杰,1889年5月1日(农历四月初三)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书香门第的仕宦之家。自幼在家塾读书,1901年随祖父到北京读书,1902年赴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4.
上海时期的前后经历,对丁玲的思想发展与创作实践至关重要。向警予、瞿秋白、茅盾、冯雪峰等共产党人,是她先后结识的关键人物,促进了她的思想衍变。丁玲所处的上海时期,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指她于1922年至1924年先后在上海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学学习;后期是指她于1928年从北京重返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并参与左翼文学运动。正是在后期,丁玲参加了“左联”和党组织,发生了思想质变,也在创作上获得丰收。上海时期的几年生活,在丁玲的一生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俄国十九世纪知识分子“到民间去”运动和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促生了现代中国的民粹主义,赵树理的创作深受其影响。民粹主义倾向使得赵树理过分地迁就农民的欣赏口味和习惯,使其在采用民间形式的同时,也附着了传统因袭内容的重负,体现在语言、情节、形式和创作策略等方面,如才子佳人模式、大团圆结局、清官意识、求多求满的民间审美趣味等。赵树理是实践毛泽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光辉范例,背弃了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有时甚至走上了反知识分子的道路,使五四新文学的启蒙传统发生了严重的倒置与错位。  相似文献   

6.
丁琦延安时期的生活与创作,有着深刻的悲剧意蕴,原因主要有三点,即“文学与政治的歧路”、现代意识与封建思想的冲突、孤独感和忧患感为主导的悲剧心态。丁玲的悲剧为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事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创立了“叙事剧“及其“陌生化效果“即“间离方法“的戏剧理论,强调演员、角色、观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观众要与舞台演出保持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并对戏剧所反映的现实进行思考和判断。  相似文献   

8.
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思想的基督教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既具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文学的那种反对封建桎梏、争取个性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强烈的时代精神,同时又贯穿着作家鲜明的仁慈、宽恕和博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既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传统、更来自基督教思想。  相似文献   

9.
李渔(1611年——1680年)淅江兰溪人,字笠鸿,号笠翁,是清代的著名戏剧理论家。他不仅对戏剧理论有新的建树,而且写了相当数量的剧本、小说和诗词。由于长期的创作实践使他集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创作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真研究这份遗产,对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是有益的。 《闲情偶寄·词曲部》是李渔的戏剧文学理论专著,但它对很多问题的论述,涉及到了小说、散文、诗、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李渔很强调创作动机。他主张创作应出以公心,“文章者,天下之公器,非我所能私”。应当“出我所有,公之于人”。①他反对以笔杀人,认为“借此文报仇泄怨,心之所善者,处以生旦之位,意之所怒者,变以净丑之行,幻设而加于一人之身”的作法是很恶劣的,斥之为“倒行逆施”。②这实质上提出了作家的职业道德问题。 李渔反对文人相亲的恶习,认为作家  相似文献   

10.
解放区报告文学的三大核心题材:反映战场战争、表现日常生活和描写生产学习。认为解放区报告文学具有以工农兵英雄模范为中心人物,外向客观性、社会纪实性、宣传时效性、讴歌理想化等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丁玲的整个小说创作,政治话语逐渐强化,启蒙意识逐渐为政治话语所遮蔽,但是这不是一个直线的发展过程.延安时期,在革命中心、革命热潮中,创作中反而会出现政治话语下启蒙意识的再一次崛起.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之所以出现政治话语下启蒙的特殊现象,根源在于延安当时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在于创作主体自我实现、自我冲突的心境与人格,在于以独特的艺术感受指导写作的创作观.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学从古典文学的母体中挣扎着出来,同时也就结束了古典文学中看不到作家创作个性的历史。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君主专制、家长专制、许许多多的精神枷锁,不允许人的个性充分的发展,因而作家创作个性就得不到充分表现。五四时代,随着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创作才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而丁玲,当她走上文坛的时候,就是一个带着鲜明创作个性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李渔以其戏剧理论指导小说创作,形成了与他的戏剧基本相同的艺术风格,情节上出奇出新:“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语言风格俗中求雅。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田汉的创作概貌,创作个性、创作风格与美术特征,勾画了田汉的思想发展与艺术观的转变,分析了田汉的代表作品,阐释了田汉对中国话剧的杰出贡献及其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越南南方解放区$越南通讯社 $新华社 ~~  相似文献   

16.
黄言青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3):54-55,60
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达到了世界戏剧艺术的高峰。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文坛上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原因就在于戏剧创作手法的独特性。他的戏剧创作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思想、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及引人入胜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对古希腊悲剧有四大继承性,体现在结构上,情节安排和矛盾冲突上,人物形象塑造上,艺术手法表现上,但必须肯定,莎士比亚在继承中表现出更多的创新,突破和拓展,完成了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历史责任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当下戏剧创作中“半部杰作”的现象十分突出,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戏剧精神的分裂、情节或人物情绪的突变、美学风格上的悲壮色彩。“半部杰作”悲剧的产生是由作为知识分子的剧作家的自由意志同主流意识相互博弈并最终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李龙云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剧作家,他不仅有明确的理论主张,有走向世界的追求,更有成功的创作实践。他继承了以老舍为代表的幽默、写实的京味话剧传统,又有所发展。其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民族特色、时代风貌、哲理内涵与探索精神。他热爱戏剧,把戏剧创作视为生命存在的方式,在物欲涌动的今天,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20.
莎菲、丽嘉、美琳、贞贞、陆萍、黑妮、杜晚香是丁玲笔下的不同女性形象 ,显示了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 ,反映了中国现代女性形象在争取政治经济的解放和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