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种子细胞体外的规模化扩增和结构、功能的维护是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的关键环节.多项研究显示三维模拟微重力环境对细胞的培养、自我更新、形态功能等生物学特性的维护非常有利.文中利用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CCS)结合微载体培养技术对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hADSCs)进行了规模化培养的初步探索.通过细胞增殖曲线、染色体核型、流式细胞仪分析和分化能力等检测表明FACT Ⅲ微载体与hADSCs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在模拟微重力环境条件下,细胞在其表面生长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使得培养的细胞更好地维持其增殖、分化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该实验研究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培养及该过程中细胞功能老化、凋亡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
兔和牛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兔和牛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等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和改进这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角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兔和牛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观察细胞贴壁生长情况,同时对生长良好的原代细胞进行消化传代,进一步观察传代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结果: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均在培养48~72h贴壁生长,培养6~9d能形成良好单层,细胞形态典型,进行多次传代后细胞仍维持原有形态和功能,获得的细胞能进行长期培养。结论:为兔和牛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提供了简单高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描述中国对虾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体的细胞学结构:神经元细胞体分布在神经节的皮质,每个神经元外都有神经胶质细胞和其突起形成的鞘包裹着,细胞体质膜内陷分枝形成胞管系;尼氏体在各神经节神经元细胞体中都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其数量随生理状态呈弧状、圈状和U状;线粒体丰富,为圆形和短棒形,嵴不规则,缺少基粒;细胞体中有糖元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心肌细胞体外生长特性,作为高原环境研究心肌细胞功能的实验基础。方法:将心肌细胞系复苏后使用体积分数为0.15的高糖DMEM培养基接种于33mm培养皿中并置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的成活率,并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血球计数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心肌细胞最初接种时呈圆形,24小时后细胞贴壁生长;4天后细胞有伪足伸出,细胞呈梭形、多角形等形态,大小均匀,生长迅速,7天后细胞逐渐形成细胞簇,11天后细胞簇相互连接成片生长,达90%融合时进行传代;计数1000个细胞,蓝染细胞48个,成活率为95.20%;生长曲线显示细胞生长过程分为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三个阶段。结论:高原环境能够进行体外心肌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5.
模拟微重力的植物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模拟微重力的信号在植物细胞中转导以及模拟微重力环境对植物重力感受系统、细胞生长、次生代谢、细胞结构、基因表达等几方面影响来阐述模拟微重力的植物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微重力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潜在机制.用随机定位仪模拟微重力(SMG),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检测SMG对BMSCs增殖,细胞骨架,以及对细胞的黏附和增殖重要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SMG下,BMSCs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微丝结构和分布异常;细胞形态改变;黏着斑激酶(FAK)表达下降;细胞生长信号分子ERK1/2和Akt的磷酸化水平以及p85β表达下降.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细胞骨架改变、细胞黏附性降低和细胞增殖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导致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沙棘营养器官结构特征及其与生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沙棘初生结构的分化和次生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沙棘根系角质层发达,外被粘质物,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大量栓质化。根瘤的形成与木质部和皮层有密切关系,弗兰克氏菌的侵入刺激皮层形成大量的薄壁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瘤。茎的皮层外部细胞较小,排列整齐,细胞壁厚,表皮外有很厚的角质层和一定量的蜡质。叶的结构更加体现了抗旱、耐寒植物的特点,栅栏组织发达,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深陷,且具有角质层和密而叠置的星状毛及鳞片等。这些均为生活在旱、寒环境里表现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模拟微重力对新生乳鼠海马脑区的影响,将新生1 d SD(Sprague Dawley)鼠的海马脑区分别做组织块培养和原代细胞培养,将培养物随机分为模拟微重力组1 d组和地面对照组。回转1 d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显微镜观察等方式检测组织块表面及内部形态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原代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明场和相差显微镜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组织块经过1 d的模拟微重力刺激后,其厚度发生变化,组织块边缘变薄,透光度增加;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拟微重力组组织块内部细胞分布散乱。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原代细胞在经过1 d的模拟微重力刺激后,其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经过1 d的模拟微重力后,海马组织块的表面和内部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凋亡率和地面对照组的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构建组织工程化尿道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切取新西兰兔阴茎头.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体外原代培养,光镜、HE染色等观察细胞形态,MTT法作生长曲线间接反应细胞增殖能力,以及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本质。结果经10~14d养后,培养瓶底铺满梭状细胞,呈明显的“峰一谷”样生长。免疫组化法鉴定确认为尿道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结论兔阴茎头平滑肌细胞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简便可靠,细胞可大量扩增,可为于组织工程尿道构建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探讨模拟微重力效应对神经组织形态结构、骨架系统和凋亡的影响.原代培养人脑癌旁细胞7 d后,一组回转,另一组静置.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大体形态及超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微细形貌;用TRITC标记的二抗和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分别显示β-tubulin和F-actin的分布.回转时间延长至7、14 d后细胞体明显变大,细胞对基底的贴附能力显著下降.14 d回转组胞浆内细胞器结构变少,线粒体断裂同时相互离散,并有大量空泡.回转组胞质内β-tubulin和F-actin表达明显减少,F-actin绕核呈环,分布紊乱,且1个细胞核解离成几个微核.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一周能明显影响神经组织细胞的大体形态及超微结构,同时引起骨架蛋白的高度紊乱并伴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焦点。组织和器官的可替代性和替代物是其核心问题。工程技术的介入,使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也由单纯的器官移植发展到功能的替代和具有解剖学意义的人工替代物,并不断地寻找更加安全、有效、快捷的组织器官修复与重建途径。目前,基于自源细胞的细胞受控组装技术展现出良好前景,活的组织和器官的可制造技术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论述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器官制造的新途径,即细胞一材料复合单元体三维受控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ly further studies on embryonic stem cell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stem cells, 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adult stem cells have another phenomenon of “plasticity” in addi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otential for self-renewal, proliferation and multi-differentiation, which brings us the hop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renewing new organ or tissue cells to replace those damaged by injury or diseases. Although the mechanism of “p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regenerative medicine are still in doubt, thorough exploration in these subjects would open up broad prospects for the use in cell and tissue engineering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13.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in cancer therapy, such as peptides and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could be markedly increased if high concentrations could be achieved and amplified selectively in tumour tissues versus normal tissues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This has not been achievable so far in humans. We hypothesized that a poxvirus, which evolved for blood-borne systemic spread in mammals, could be engineered for cancer-selective replication and used as a vehicle for the intravenous delivery and expression of transgenes in tumours. JX-594 is an oncolytic poxvirus engineered for replication, transgene expression and amplification in cancer cells harbouring activation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Ras pathway, followed by cell lysis and anticancer immunity. Here we show in a clinical trial that JX-594 selectively infects, replicates and expresses transgene products in cancer tissue after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a dose-related fashion. Normal tissues were not affected clinically. This platform technology opens up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functional products that selectively expres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everal complementary therapeutic and imaging molecules in metastatic solid tumours in humans.  相似文献   

14.
有丝分裂灾难是一种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期,由于细胞分裂出现异常而造成的细胞死亡的现象,它通常伴随着细胞周期检查点异常或纺锤体结构的损伤而发生.近年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成为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新分子靶向目标,为对传统化疗药物具有耐药性的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对近年来有关有丝分裂灾难的特征以及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为发现抗肿瘤新靶点和抗肿瘤新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日益重要,但是由于受到稀少空间实验机会和高昂实验成本等条件制约,目前对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技术要求更加迫切.在较系统地分析现有微重力环境模拟技术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多因素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采用激光光阱技术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建议.激光光阱操纵生物细胞的非接触性、光穿透性和定位性有助于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激光光阱技术与单细胞定点单离子辐射技术良好的相容性和互补性有助于开展微重力与辐射的耦合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6.
空间环境对离体动物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间环境是指远离地球表面的宇宙环境,它与地球表面环境有所不同,处于其中的动物细胞可能受到各种影响。空间环境中的主要因素包括空间辐射、极端温度、高真空、微磁场以及搭载动物细胞的航天器中的特殊环境——微重力环境。其中,对动物细胞影响最大的是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环境。空间辐射作用于动物细胞将直接造成其损伤,影响它的结构和功能;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动物细胞的结构、增殖和基因及蛋白质表达均发生明显变异,这些变化大多是适应性的,返回地球表面后能够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分形为研究工程表面轮廓开辟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工程表面轮廓只有在无标度区间内才具有分形特征,而无标度区间的确定能确保应用分形几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性.讨论3种无标度区间的计算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最后,应用逐渐逼近法,研究花岗石磨抛表面的分形无标度区.  相似文献   

18.
空间环境与模拟微重力环境对高等植物试管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空间环境中,微重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但空间环境又不完全等同于微重力环境,它还同时存在宇宙辐射等其他因素。本文重点探索空间环境与模拟微重力环境对高等植物试管苗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同工酶变化和RAPD分子标记的初步结果。通过对高等植物的试管苗(月季、树莓、马铃薯、香石竹、人参果)分别进行的模拟微重力实验及空间飞行实验,发现模拟微重力条件与空间环境对植物试管苗的生长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既有相同的作用,又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空间环境不同于地球表面的任何环境,它强烈的空间辐射、高真空、微磁场以及航天器中的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都是人们目前正在探索的领域。空间辐射、微重力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对空间环境影响肿瘤细胞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机制的探讨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为攻克肿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