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科技》2009,(12):26-26
本刊讯 合芜蚌试验区建设以来,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涌现出一大批国家以及省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合芜蚌试验区乃至安徽省自主创新的精锐部队。  相似文献   

2.
李博 《安徽科技》2012,(11):30-31
正一、科技中心城市的涵义科技中心城市的基本涵义可以从表态和动态两个部分来理解。从表态的角度讲,科技中心城市必须要满足具备较强的资金供给和经济实力、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丰富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发达的公共教育体系、宽松的政策环境等标准科技中心城市必须是能  相似文献   

3.
《太原科技》2010,(7):108-108
近日。安徽省下达2010年自主创新资金4亿元,专项用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试验区”)创新体系建设。安徽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至2009年合芜蚌试验区跻身自主创新“国家队”以后,安徽省自主创新资金已增至7亿元,其中4亿元用于合芜蚌试验区专项建设,2亿元用于全省技术创新工程试点,1亿元仍固定投人到政府创新投资引导基金中。  相似文献   

4.
一、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概况截至2011年底,安徽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617家,其中2011年新认定企业429家。其中,合肥531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2.8%;芜湖309家,占19.1%;蚌埠100家,占6.2%。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试验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40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8.1%。合芜蚌试验区内亿元以上企业数共355家,占全省的56.9%;10亿元以上企业数共55家,占全省的64.7%(见表1)。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在科技实力方面有优势,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两年前的初春时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的这句话,为安徽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中部崛起指明了方向,也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启了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6.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安徽科技》2011,(5):8-10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安徽省总结发展经验,理清发展思路,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试验区的建设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要求,需要整合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的优势资源。建议通过“走自主创新工业化道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方法.营造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7.
赵浚宏 《华东科技》2009,(12):48-49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安徽教育资源丰富,科技实力较强,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实验范围和内涵,整合全省最优创新资源,建设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大决策,并于2008年10月17日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10,(12):6-7
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 “十二五”是合肥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努力向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合肥市将继续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紧紧围绕“加快形成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的要求,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相似文献   

9.
王智源 《安徽科技》2009,(12):32-33
总体上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知识产权协调力度不够,没有制定区域性的知识产权战略,申请专利和其它知识产权保护也没有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就合肥市企业现状来看,即使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其对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的意识也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12,(6):58
正5月24日上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安徽省省长李斌出席签字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省政府秘书长韩先聪,省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从战略定位、资源与区位以及产业基础来看都具备了发展低碳产业的条件,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例如低碳产业规模较小、核心技术缺乏、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应该通过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加强自主创新、区域内合理分工布局、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等措施促进试验区低碳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08,(11):20-21
为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工作,10月14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10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启动建设以来.省及合芜蚌三市按照“先行先试,勇于突破: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原则,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主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着力探索建立推进试验区建设的五大机制.打造安徽创新崛起的先导区。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10,(12):5-6
2008年10月,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安徽“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发展实际,做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实施意见和20余条配套激励政策,强力推进实施。两年来,突出“高端引领、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着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安徽科技》2009,(7):26-27
本刊讯6月26日,淮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原则通过由科技部高新司、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城乡住房与建设厅等部门以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和专家组评审,标志着淮南市高新区建设步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更加突出创新驱动、人才优先,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人才特区,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塑造竞争新优势,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3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人才特区的意见》(皖发[2012]7号),提出实施  相似文献   

17.
企业自主创新需要政府制度创新和政策安排的推动。政府宏观战略性规划,有利于把握和利用产业成长、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对技术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作出选择和侧重。面对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周宏 《安徽科技》2011,(11):4-5
日前,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联合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召开企业和有关部门座谈会等方式,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三年来的人才工作进行调研,取得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太原科技》2010,(2):108-108
1月4日.2010年安徽省科技政策法规与技术创新工程座谈会在合肥召开。2010年,安徽省将充分认识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围绕“三个层面、七大新兴产业、五类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依托创新型企业,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不断探索以产业联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20.
《安徽科技》2011,(12):13-18
11月26日,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暨重大政策试点启动大会,并下发《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皖政[2011]100号)等一系列文件,全面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省财政厅、科技厅、地税局、国资委、工商局等部门相继或联合出台了7个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形成了“1+7”政策体系框架,为合芜蚌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本刊现对该政策体系主要内容要点进行解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