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闵恩泽院士和吴征镒院士颁发了奖励证书。其中一位获奖者吴征镒院士是北京大学校友。吴征镒1916年6月出生在江西九江,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1940-1942年入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今天,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的奖励。吴文俊、袁隆平两位院士首先获此殊荣,还有一批科学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次检阅,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吴文俊院士、袁隆平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获奖人员和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3.
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两位高校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位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王忠诚院士,另一位是北京大学的徐光宪院士。本期“经典回眸”栏目,将讲述这两位院士的科研事迹和百昧人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首先为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人员颁奖。在雄壮的乐曲声中.胡锦涛向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院士和吴孟超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5.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143-143
2014年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共有31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14,(1):17-19
2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8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14年1月召开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盘点了我国最前沿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程开甲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成果"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的研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3年的空缺。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     
《定西科技》2007,(1):45-46
1、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简介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我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08,(2):46-47
2008年1月8日,吴征镒院士登上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这位92岁高龄的老人与植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他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放弃过对心爱之物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1):1-1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2009年1月9日公布,两住科学家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一位获奖者是被称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另外一位获奖者是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高校在此次颁奖盛典中再创佳绩:复旦大学的谷超豪院士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孙家栋院士分享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传统的国家三大奖通用项目中,全国高校共获198项,占授奖总数的68.5%;在国家技术发明奖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79,5%,其中两个一等奖项目悉数被高校收入囊中(详见本期“聚焦”栏目)……  相似文献   

11.
在2006年1月9日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校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盂超,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6,(2):5-5
第四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火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凭借他在稀土化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无论是对徐光宪本人,还是对于他所在的北京大学,都是一件大事。他的学生——北京大学的黄春辉院士认为这个奖之所以颁给徐先生是在“奖励他的人品,奖励他的学问、他的为人、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创新科技》2012,(12):36-41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学技术界一项崇高的荣誉,目的是嘉许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有杰出贡献的公民及组织,表彰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金额为五百万元。十年来(2001-2011),共有18位各领域专家获得该奖项.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吴文俊院士从他荣获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中先后拨出100万元人民币建立了“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以下简称“丝路基金”),鼓励和支持有潜力的年轻学者深入开展古代及中世纪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数学与天文学沿丝绸之路交流传播的研究,努力探讨东方数学与天文遗产在近代科学主流发展过程中的客观作用和历史地位,为我国现实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历史借鉴,同时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培养能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年轻骨干和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6.
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颁布了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在热烈的掌声中,  相似文献   

17.
《杭州科技》2013,(1):29-31
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倾尽一生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终于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与他并肩而立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雷达专家、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1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相似文献   

18.
搜新吧     
《少儿科技》2010,(2):43-44
谷超豪、孙家栋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  相似文献   

19.
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现将温总理讲话节选采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奖。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