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风力发电机行星传动增速系统动态均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号风电增速箱行星传动系统建立了行星传动系统的扭转动力学模型,运用拉格朗日函数和当量误差的原理推导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对非线性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得到了系统各基本构件在给定激励下的响应;计算了太阳轮的浮动量和各基本构件之间的动态均载系数,绘制了均载系数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对增速箱行星轮系的动态均载性能给出定量的分析,也可以为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行星轮系可以用少数齿轮实现较大的传动比、较高效率且结构紧凑,具有减速、增速和变速等用途,同时也可用来分解或合成运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行星轮系结构复杂且尚未做到设计的规范化和参数化,因此实现行星轮系参数化设计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使用VisualLisp语言对2K-H[D]型行星轮系实现了参数化设计,缩短了行星轮系的设计和研发周期,为行星轮系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利用ADAMS软件建立2K-H型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行星轮系传动机构中各个构件的速度变化曲线.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证明行星轮系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为动力学仿真提供基础,并为建立类似行星轮系仿真模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本构件浮动是解决行星轮系均载问题的有效方法,基本构件浮动会改变整个行星轮系的模态,此类轮系设计过程中,需首先开展其固有特性研究,以规避共振区.研究了圆盘行星架浮动、太阳轮浮动、太阳轮与圆盘行星架同时浮动以及无构件浮动4种情况下行星轮系的振动特性,利用CATIA对行星轮系进行了参数化实体三维建模与干涉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WORKBENCH进行了模态分析,分别提取了前10阶固有频率与振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论文研究可为基本构件浮动式行星轮系设计时共振区的规避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NGWN(I)行星轮系的双联齿行星齿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径向载荷不均与存在倾覆力矩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行星轮系结构,采用Solid Works分析软件建立行星轮系的装配模型,通过ANSYS分析工具进行了行星轮系齿轮的静态接触应力与静态弯曲应力的仿真计算,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理论校核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CAD/CAE分析工具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校核计算的结果相接近,验证了改进型行星轮系仿真分析的正确性,为改进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相关参考依据.此对均载、大传动比与小体积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及仿真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考虑齿间互动摩擦和时变刚度非线性因素,建立扭转行星轮系动力学模型.根据齿间摩擦的特点,将啮合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用解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行星轮系齿间滑动摩擦、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相位差等参数对行星轮系非线性振动和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考虑齿间滑动摩擦力时,行星轮系非线性动力学存在如下特点:摩擦因子对行星轮系各构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行星轮系的效率,应先找出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两种行星轮系的受力情况,建立了一个新的效率式,根据这一式可以得出效率与轮系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轮系中双联行星轮的节圆半径差以及系杆中心距是两个重要的参数,适当选择这两个参数可以大大提高轮系的效率,并有可能决定最佳轮系结构。由于行星轮系的本质可以用等效的杠杆来表示,因此通过比较轮系的效率和一个简单杠杆的效率能很容易地解释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两挡变速箱行星轮系传动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和轮系间轮齿动态啮合力的变化规律,利用Adams动力学软件建立变速箱行星轮系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对行星轮系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行星轮系输出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曲线呈明显周期性,且仿真分析和理论结果的误差为0.6%,以此证明行星轮系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由于轮齿啮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致使轮系振动也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输出振动角加速度在理论值0°/s2上波动。太阳轮和内齿圈分别与行星轮之间的动态啮合力主频率为2倍关系,太阳轮与行星轮径向、切向啮合力存在90°的相位差,行星轮系轮齿间的接触力满足力平衡关系,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行星轮系的齿轮齿数选择问题应该以理论行星轮数目公式为基础来考虑装配条件才是合理的。由此推出有三个基本构件的行星轮系的配齿公式作为选齿的依据。同时讨论了行星轮系的安装方法,并补充了文献所述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转化原理和现行计算行星轮系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方法,提出了计算闭式行星轮系传动比的公式,并应用于设计.方法简便可行,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行星齿轮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的增量谐波平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弯扭耦合振动方程是半正定方程而无法直接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进行求解的问题,引入微小相对位移量来描述行星齿轮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运动转移矩阵将半正定方程转化为正定方程,同时考虑齿轮啮合刚度时变的非线性特性,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分析了行星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通过与数值求解方法Newmark-β法相对比,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NGW型直齿行星传动自由振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揭示NGW型直齿行星传动的自由振动特性,在系杆随动参考坐标系下建立该型传动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设定系统中每个构件均拥有3自由度,并计入各构件的支承刚度、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及陀螺效应等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各构件间的相对位移关系,推导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而求解其特征值问题,即可获知系统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依照传动系统的运动特征,可将NGW型直齿行星传动的自由振动分为3种典型振动模式,即扭转振动模式、平移振动模式和行星轮振动模式.比较本模型与前人模型的仿真结果发现,两种模型所得的系统各阶固有频率相同,但其中心构件平移振动模式所对应的系统振型向量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更正了前人模型中的推导错误,现有模型能更为准确地反映系统的自由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直升机传动系统是一套复杂的旋转机械装置,承担直升机功率传动的功能,对直升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开展传动部件故障诊断研究,可提高直升机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中描述了直升机主减速器行星齿轮的故障诊断研究。首先分析了行星齿轮的主要故障模式,针对行星齿轮的裂纹故障和剥蚀故障,确定了齿轮故障诊断的状态指标;研制了行星齿轮的裂纹故障试验件和剥蚀故障试验件,并在直升机传动系统故障植入试验验台开展了相关验证实验。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行星齿轮故障试验件的振动数据计算的状态指标值和健康状态阈值能够明显区分,可以有效诊断行星齿轮的裂纹故障和剥蚀故障。可见采用状态指标对行星齿轮的故障进行诊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车辆行星传动系统,以发动机动态转矩为激励,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纯扭转强迫振动模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微分方程并进行求解。分析了各部件在同一档位的振幅特性,得出不同部件的振动特点。研究了不同档位下行星排的振动,得出行星排在空载与受载时扭振的差异。最后对行星排啮合力波动量和动载荷系数进行计算,为行星传动系统设计和动态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行星轮-轴承过盈配合部位疲劳寿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软件进行接触有限元分析,得到行星轮不同轮毂厚度、行星轮与轴承外圈不同过盈量时行星轮配合面的位移与应力分布;采用LMS Virtual.lab软件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用于疲劳计算的荷载谱;结合修正S-N曲线,运用FE-SAFE软件分析了轮毂厚度、过盈量及表面粗糙度对行星轮过盈配合部位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过盈量增大、轮毂厚度减小以及表面粗糙度增大,行星轮过盈配合部位疲劳寿命均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转化机构法和功率流法对其效率进行分析与研究,推导出既简便,双行之有效的新的计算效率公式。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单级2K-H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的集中质量参数型振动模型,将齿轮啮合的刚度近似等效成时变分段线性的弹簧刚度.分析了系统因时变啮合刚度激励而引起的稳态振动.得出了在2K-H渐开线行星齿轮的传动中,齿轮的动载荷与齿轮间的重合度相关;在无阻尼状态下太阳轮一行星轮的动态啮合力小于行星轮一内齿圈的啮合力.  相似文献   

18.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a beating-up mechanism is that the dwelling time of the sley must ensure the completion of the weft insertion.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a new non-circular combined gear train beating-up mechanism which is composed of two-stage planetary gear trains is proposed. The first-stage is a Fourier planetary gear train and the second-stage is a non-circular planetary gear train. For designing of this new mechanism, the ideal kinematic equations of the sley are constructed first. Then the kinematic model of the first-stage Fourier planetary gear trai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verse solution for the pitch curves of the second-stage non-circular gears is deduced. With a computer-aided design program, the influences of several important parameters on the pitch curves of the second-stage non-circular gears are analyzed, and a set of preferabl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Finally, a test bed of this mechanism is develop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new beating-up mechanism can achieve the designed dwelling time, namely i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eating-up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从转化轮系法的基本公式出发,推导出2K-H和3K-H型行星轮系传动比的简便计算方式,该公式在工程 计算中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