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工诱导四倍体大鳞副泥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热休克诱导方法研究了抑制第1次卵裂诱发四倍体大鳞副泥鳅的最佳条件。在受精后37min左右,采用40.5℃热水处理4.5min,不但能导致较高的四倍化率,而且胚胎存活率相当高,表明热休克是诱导多倍化的有效方法,需用设备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热休克阻止受精卵第1次卵裂进行斑节对虾四倍体诱导实验.结果表明:热休克温度为38~41℃,处理起始时间在受精后20~30min,处理持续时间为1~2min,四倍体诱导率为4.1%~47.6%.  相似文献   

3.
水稻仙粳杂种四倍体的人工诱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一种极端类型粳亚种的二倍体杂种为材料,杂种幼穗的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碱处理获得四倍体植株,幼穗在含不同浓度的2,4-D和KT的培养基上愈作组织的诱导率不同,2,4-D为2.0mg/L,KT为1.0mg/L,愈伤组织和诱导率最高,达55.6%,秋水仙碱在500mg/L的浓度加倍效果最高,达40%,同时比较分蘖斯秧苗和萌发种子的诱导率,仍以愈伤组织和加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同源四倍体芦荟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取库拉索芦荟 ( Aloe vera L .)的茎段、叶片作外植体接种于 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 ,诱导出丛生芽、微块茎、愈伤组织 ,将丛生芽、微块茎、愈伤组织分别用浓度为 0 .0 1% ,0 .0 2 % ,0 .0 5 %的秋水仙素以不同的方法和时间处理 ,丛生芽和微块茎能较好地诱出变异体 ,其中以 0 .0 2 %的秋水仙素棉球覆盖处理丛生芽 4 8h诱变效果最好 .变异体叶片肥厚、根粗壮 .筛选稳定的变异体继代 ,经染色体数目观察 ,二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 2 n=2×x=14 ,x=7,不同变异体染色体数目不同 ,其中 80 %以上的变异体细胞染色体数 2 n=4×x=2 8,x=7,为同源四倍体 .四倍体气孔器明显大于二倍体 .四倍体试管苗在 MS BA4 mg/l NAA0 .2 mg/l可以大量增殖 ,并于 1/2 MS NAA0 .3mg/l IAA0 .3mg/l培养基上诱大量根 .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 90 %以上 .  相似文献   

5.
以一种极端类型籼粳亚种的二倍体杂种为材料,杂种幼穗的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碱处理获得四倍体植株.幼穗在含不同浓度的2,4-D和KT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不同,2,4-D为2.0mgL,KT为1.0mg/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55.6%.秋水仙碱在500mg/L的浓度加倍效果最高,达40%.同时比较分蘖期秧苗和萌发种子的诱导率,仍以愈伤组织的加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阳桃四倍体植株诱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秋水仙素对阳桃茎尖进行四倍体植株诱导.结果表明,浸泡法处理的效果最好,诱导频率最高可达29.6%,而混培法和点滴法较差.浸泡法以质量分数为0.002的秋水仙素处理25h为最适宜,混培法以质量分数为0.002的秋水仙素处理20d效果最好.秋水仙素诱导产生的变异植株经染色体倍性鉴定,其染色体数目为2n=44,属四倍体植株类型.同时,对阳桃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进行形态观察发现,四倍体植株叶色浓绿,叶面积增大,但叶长与叶宽的比值却减小,保卫细胞的长度、宽度.以及叶绿体含量也增大,气孔密度变小.  相似文献   

7.
秋水仙素诱导越橘四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秋水仙素浸渍法及培养基添加法对南高丛越橘组培苗"3#"进行了四倍体诱导,结果表明:浸渍法诱变效果优于培养基添加法,获得的变异株系多为嵌合体,0.1%的秋水仙素茎尖浸泡24h为最佳诱变组合,存活率为70%,变异率为13.33%,四倍体植株率为6.67%.通过对茎、叶、气孔、保卫细胞、染色体数目以及叶绿素含量等形态生理指标的检测,证明四倍体较二倍体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诱导三倍体黄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休克诱导方法研究了促使第二极体保留诱发三倍体黄鳝的最佳条件.在卵受精后5-6min,采用40.5℃热水处理3.5min,不但能导致较高的三倍化率,而且胚胎存活率相当高,表明热休克是诱导多倍化的有效方法,需用设备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南  方平 《应用科技》1998,(12):30-30
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同时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肝炎、痔疮、白癣、跌打损伤、小便不通、乳癌等均有较好疗效。泥鳅生命力和适应性都很强,繁殖快,饲料来源广泛。养殖泥鳅是一项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的致富门路。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建池养殖池一般用水泥地为好,最好建在向阳、住宅附近或用水方便的地方。面积一般为100-150In,他深l.sin左右。在池的一端设进水口,另一端设出水口。进、出水口均有铁丝网栏墙,以防泥鳅逃脱。塘底铺垫深10cm左右的有机…  相似文献   

10.
细胞松弛素B诱导马氏珠母贝四倍体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在珍珠贝多倍体诱导中四倍体形成的机制 ,用醋酸地衣红染色技术研究抑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受精卵第一极体排放后的染色体行为。试验用贝为人工养殖贝 ,贝龄为 2~ 3龄。试验用水为沙滤海水 ,海水比重 1.0 18~ 1.0 2 0 ,p H值 8.10~ 8.30。2 6℃~ 2 8℃下人工授精 ,授精前用 6× 10 - 6氨水处理卵子10 m in~ 15 min。处理组用 0 .5 mg/ L 细胞松弛素 B(CB)处理受精卵 15 min;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受精卵。受精后每隔 3m in取样观察 ,直至受精后 6 0 min。观察结果表明 ,在第 2次减数分裂期间 ,染色体分离有 4种主要类型 ,即“随机三极分离” (2 8.1% )、“不混合三极分离” (7.6 % )、“联合双极分离” (19.3% )和“离散双极分离” (13.6 % ) ,余下的 31.5 %因染色体混乱或难以确定而无法分类 ,但似乎是以上 4种分离的变体。在受精后33m in~ 42 min,在联合双极、三极和离散双极分离的细胞中分别形成 2 ,3和 4个原核。将各种分离类型所出现的频率与产生的三倍体 (33% )和四倍体 (2 2 % )比较 ,表明导致四倍体形成的是“离散双极分离”;“不混合三极分离”也可能导致四倍体的形成 ;导致三倍体形成的是“联合双极分离”;导致非整倍体形成的是“随机三极分离”和其他不规则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漂染废水对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测试法研究了漂染废水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红细胞核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体积分数的漂染废水均能诱发泥鳅红细胞核异常.方差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泥鳅红细胞的微核和核异常测定法可作为监测水环境中致突变化合物的一个较为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施其乐对泥鳅进行染毒试验,用常规方法制备血涂片,以研究其不同浓度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对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施其乐能不同程度地引起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率的升高,各浓度处理组泥鳅红细胞核异常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整体来看,在各取样时间段内,红细胞核异常率随着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泥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报道了泥鳅泥周血细胞的显微观察结果,用Wright氏染料染色,泥鳅的外周血中可区分出下列各种类型的血细胞,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还可见到幼红细胞,幼嗜中性粒细胞和幼单核细胞,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较多;单核细胞体积最大,血栓细胞体积最小。  相似文献   

14.
氯化锂对泥鳅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LiCl对泥鳅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LiCl对卵裂早期至神经胚期的形态发育有明显的致畸作用,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对LiCl的敏感性不同。LiCl对原肠期胚胎的致畸效应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5.
研究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在Ⅰ(0.1~10 lx)、Ⅱ(10~100 lx)、Ⅲ(100~1 000 lx)、Ⅳ(1 000~10 000 lx)4个光照强度下的生长和水质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养殖的进行,水体氨氮含量是先增高后降低;30 d内Ⅰ、Ⅱ、Ⅲ水体的亚硝酸盐氮含量逐渐上升,Ⅳ水体亚硝酸盐氮含量先增大后降低;2光照强度对泥鳅的日摄食量、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泥鳅的日摄食量随光照强度降低呈增大的趋势,当光照强度降低到Ⅱ,泥鳅的日摄食量保持恒定.泥鳅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镉铅对泥鳅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镉(Cd^2+)、铅(Pb^2+)以及两者联合(Cd^2++Pb^2+)作用对泥鳅肝胰脏、肾脏及鳃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或Pb^2+暴露量的增加,肝胰脏、鳃GPT和GO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而肾脏转氨酶活性则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P〈0.05或P〈0.01),随Pb^2+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升高(P〈0.01).Cd^2++Pb^2+各质量浓度处理均引起组织GP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GOT被低质量浓度Cd^2++Pb^2+诱导,暴露量增加时又被明显抑制(P〈0.01).Cd^2+对泥鳅组织转氨酶活性毒性作用大于Pb^2+,Cd^2++Pb^2+联合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低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肝胰脏和鳃GOT及GPT活性受抑制明显;高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3种组织的转氨酶活性受抑制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7.
泥鳅头肾、脾脏和肝脏中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观察了泥鳅头肾、脾脏和肝脏中血细胞发生的情况,头肾是泥鳅各类血细胞发生的主要器官,脾次之,肝脏中无原始型细胞,故可能不是泥鳅的造血器官。泥鳅各类血细胞的发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着重描述了各阶段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对江苏邵伯湖区的野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肌肉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者肌肉中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泥鳅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大鳞副泥鳅(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大鳞副泥鳅(P<0.05);泥鳅肌肉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大鳞副泥鳅(P<0.05);泥鳅肌肉中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低于大鳞副泥鳅(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长链多饱和脂肪酸、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以及∑n-6/∑n-3比值均显著高于大鳞副泥鳅(P<0.05)。对肌肉蛋白质和脂肪品质进行评价,发现泥鳅比大鳞副泥鳅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红细胞微核技术检验广州大学内河的水质.结果表明:在0~36h范围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泥鳅红细胞产生微核和核突起、凹陷等各种核异常现象;微核率、核异常率出现极显著的增高;利用不同水样进行处理,这两项指标在各水样间也达到极显著的差异,污染指数都大于1,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