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在创作中重新运用巴洛克时期盛行的帕萨卡里亚这一音乐体裁,赋予其新的艺术表现力.在他的<第四交响乐>终曲中,帕萨卡里亚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具有萨卡里亚与恰空相混合的主题特征、变奏曲式与奏鸣曲式相结合的结构特征、半音化的和声处理等特征,对20世纪欧洲的专业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了帕萨卡里亚创作的再度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与一大群才情横溢的行家相比,赵树理并不是一个身手不凡的创作天才,也不是一个学富资深的文学巨匠。然而,他的作品却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领导看一种新的文学潮流,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十分值得回味与研究。 客观地说,赵树理之所以在四十年代奇迹般地崛起并迅速地风靡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文坛,这是与他的艺术追求和创作自觉地与当时历史大潮的流向相吻合所致。因而研究他的艺术追求及其创作,对于当前作家如何“深入到农民中去,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促进文学艺术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的中国话剧史上,高行健是不可忽略的戏剧艺术探索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高行健在戏剧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美学往往带给人惊艳的感觉,但有时也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他的创作和理论是一次对传统戏剧关学和政治秩序的挑战,他的坚持成就了他后来的地位和影响,但其中透露出来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却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4.
从英雄崇拜的创作冲动、故事的神秘性书写和"村规民约"的改写等三个方面来研究鬼子作品中的创作本能。认为作家的民族身份往往会对作家创作的意旨、风格和艺术创造等方面产生影响,鬼子是当下蜚声文坛的新锐作家,创新和摆脱狭小的地域文化拘囿,是他的艺术追求,但他的创作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他早年的仫佬山乡生活的潜在影响,这种影响恰恰形成了他特有的风格,并有利于作品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电影的辉煌离不开小说为其提供的养分,特别是新时期以后,国产片多从同时期小说改编而来。新时期中国影坛相继出现了与新时期文学思潮相对应的热点,第四代、第五代的电影创作体现了小说改编对电影的深刻影响,第六代导演和新生代作家的创作也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白先勇与西方人道主义有着深刻的精神关联,其中朴素的人本主义观念直接形成了他以人为核心构筑自己艺术世界的文学观,存在主义具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内涵使其在创作中执著于对人的生存形态的关注和思考,并由此体现出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使其创作始终流注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也使其小说创作中的人道主义具有民族的传统色质。  相似文献   

7.
围绕沙士比亚擅长用借来的情节作为创作的基础来造就他的伟大文本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指出莎士比亚对李尔故事的艺术改造过程正是他对原材料陌生化的过程,并认为这种陌生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故事结局的悲剧性处理;对葛罗斯特次要情节的安排;对李尔愤怒起因的改造;暴风雨一场的设计。这一过程正好体现了莎翁创造的一个混乱不堪、混沌一片的艺术世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世纪末感受的创作意向。  相似文献   

8.
江淹的文学创作深受《楚辞》的影响,其诗、赋大量袭用《楚辞》的语言;并继承了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充分展现了他遭受贬谪时的心路历程;他还大量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强调文学的讽谏意义。江淹自觉的学习《楚辞》和他崇尚复古的创作主张一致,这也正是他在骈体盛行,追求文学的娱乐价值的时代,表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北宋诗人张耒,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其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这除了苏门这一艺术氛围的熏陶外,他还深受白居易所倡导的元和诗风的影响,继承了白居易“为时”“为事”而作的精神。由于张耒在创作上过于追求自然,艺术上难免流于草率,这使他的诗尽管在当时有轰动效应,却难以引起后人的瞩目。  相似文献   

10.
钢琴套曲《小序曲与赋格四首》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作曲家丁善德先生钢琴音乐创作晚期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文以其中第三首序曲《雀跃》为例,从作品的结构、调性格局、创作技法等方面来探讨丁善德先生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艺术博大精深。其体现出的艺术精神更是流传久远,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创作。庄子给中国人开辟了一条精神的道路即艺术的道路,他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艺术所体现的精神便是精神上的完全自由,内心世界的超尘脱俗,澄怀味象,方能显现艺术真谛。作为艺术活动的重要元素——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更是集中体现了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2.
当代十七年文学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创作现象,之所以很早即被发现而又一直未能克服,主要原因是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创作技巧等艺术层面的问题,除了政治对文学的不恰当要求和控制这一根本原因外,深入到创作的主体能动性上分析,它与作家的文化现念、思维模式有更为深层次的因果关系.随着不断升级的左倾思潮对文学的控制,作家们在自我否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感与自觉欲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由传统文化意识造成的知识分子心理调节功能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左联成立已经五十周年,左联的不少文艺刊物,解放后大都出了影印本。唯独《电影艺术》没有影印,这也许是因为它存在的时间过短的缘故吧。《电影艺术》1932年7月8日创刊,每周一期,只出了四期,第五期未及印出即被封闭。此刊由沈西苓等人创办。“代发刊辞”中这样表明自己的宗旨:“(一)提高观众电影知识。(二)促  相似文献   

14.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茨威格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受时代的战乱和现代主义、新兴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影响 ,在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 ,将艺术的笔触探入人幽微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用心理描写、心理分析等手段 ,取得人物心理纵深的剖析和横向的展露 ,从而展示人物的个性和时代的面貌 ,并关注现实 ,将人物的心理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交织起来 ,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现实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5.
端木蕻良对《红楼梦》艺术的反复品味研究,成为他1940年代桂林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艺术资源。细察此期小说文本,至少有三个方面体现出《红楼梦》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一是塑造了以"宝玉"为原型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二是在"真情主义"、幻灭主题的表达上呈现出鲜明的《红楼梦》式的悲剧结构和精神;三是在艺术上,神话和暗喻结构的运用、叠印手法和具体意象等方面都与《红楼梦》暗通款曲。1940年代端木蕻良桂林时期的创作可以看出《红楼梦》对后世创作的影响是开放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16.
吴利群出生于紫砂名门的吴氏陶艺世家,是吴氏第三代传人,吴利群自幼受到吴门壶艺的良好教育和严格的基础训练,具有扎实的壶艺技法。1992年,他来到宜兴紫砂工艺工厂研究所,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元明,学习传统壶艺设计和创作,后又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李昌鸿的艺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陈师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山水、花卉、人物画上都颇有造诣,也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读画图》是陈师曾于1917年12月所作的一幅纪实性的作品,本文对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画面内容进行讨论,并就画面所透露出的国家、艺术、公共空间等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在西洋歌剧中 ,重唱艺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其表现形式、作品结构和规模多种多样 ,起到了展开剧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同时传达出作曲家的审美理念。从巴洛克时代到古典、浪漫直到近现代的一些大作曲家 ,有许多影响深远、脍炙人口的精美的歌剧重唱。分析歌剧重唱的审美特征、表现类型、基本结构 ,探究歌剧重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其丰富的表现手法 ,从中发掘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和美的实质 ,可以为我国的歌剧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林琴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6):129-131
理查.施特劳斯在19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主要从事交响诗的创作,他的交响诗作品显示出世纪末的精神特征,是西方后期浪漫主义通向20世纪现代音乐的桥梁,同时他也把这一体裁的发展推向了顶峰。本文试着追溯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创作的源流,探寻前辈作曲家对其风格形成的影响,以及他是如何在汲取前人的艺术成果的同时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从《黄土地》始,陈凯歌掀开了第五代电影创作的序幕。在前期创作中,他以自己独特的哲学思考融入对电影理念的阐释,开拓了文化反思、人性探究的新影像叙事方式,但在创作中后期,他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点,并从人文思考逐渐滑向娱乐大众。陈凯歌电影价值观念的这种内在转换,可以从他不同时期的三个代表作《黄土地》、《霸王别姬》和《无极》中找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