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把心理健康教育归为德育的范畴.因此,德育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内容和培养途径,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构建德育新体系,音乐教学更要“以人为本“,以适应社会德育本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把心理健康教育归为德育的范畴。因此,德育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内容和培养途径,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构建德育新体系,音乐教学更要“以人为本”,以适应社会德育本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确立以人为本的新德育观是高校德育回应时代挑战的需要,它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使命和大学精神,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体现了德育工作的规律性,反映了高校在认识和把握德育规律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迫切性问题,确立以人为本的新德育观是高校德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根本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学德育的他律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现行方法也与学生的思想现状难以整合。高校德育只有贯彻“以人为本”,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才能使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起来并达到发展人、造就人、丰富人、完善人的德育过程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体系建构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是对人主体作用的一种尊重和肯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高等学校要建构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体系,就必须在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目标、德育评价等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方晓珍 《科技信息》2012,(22):488-489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是新世纪高校发展和德育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应重视发展变化的现实,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在德育中运用的突出体现就是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贯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势必引发我们对于新形势下如何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以及探索与时代相结合新的思政教育方法的思考,本文试从此角度进行论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大连八中提出“生本德育”。“生本德育”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其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管理体系、建设专业化的德育队伍、开发多样的德育校本课程、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相信和依靠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保护好和发挥好自我教育中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不健全、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社会教育薄弱的德育现状决定了当前的德育工作必须建立一种未成年人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转变德育观念,把握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采取"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德育工作;加强德育社会实践,拓宽德育途径成为新形势下建立这种德育方式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1.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相信和依靠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保护好和发挥好自我教育中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文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确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是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网络信息的党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网络德育与学校思想教育主渠道相结合的原则,网络教育与社会及学生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大学生。但是长期以来,高校的德育工作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们简单地当成教育对象,只注重对他们进行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另外,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高校学工部门职责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无论是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还是全社会的德育支持系统,都没能很好地形成德育整体观。针对这些现状,本文提出了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旨在用创新的理论观点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促进社会生态和谐的大背景下,深刻剖析大学生生态德育是必要的。由于市场经济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生态德育仍然存在形式化、手段单一等不足。建议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全面发展原则,通过构建和谐德育体系、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多元化激发大学生生态兴趣等途径,使当代大学生生态德育融入"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氛围中。  相似文献   

16.
汤海丽 《科技信息》2010,(34):I0042-I004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党和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中共中央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明确地把以人为本提升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笔者认为,新时期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体现人文关怀是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敏 《科技资讯》2011,(2):190-190
德育教师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具备德育智慧,正确认识当前变化了的德育环境和德育对象;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德育理念;结合教育内容探索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实效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自身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对学校、班主任和学生三个主体的要求。就现实中进行“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主任负责制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以人为本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负责制的实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德育需求与高校思政教育中政治性同德性教育不均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思政教育的主要矛盾。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困境的重要原因,思政教育中政治性多于德性,即政治功能强于德育功能,政治性与德性教育处于不均衡发展中。这种不均衡发展的根源来自于整个社会激烈而深刻的转型。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与德性的均衡发展是解决矛盾、改变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核心理念,而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将人的生命纳入德育的视野之中,实施生命关怀教育.重视生命关怀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更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时代需要.德育的本质是育人,生命成为德育的栽体.因此,以生命关怀为实质的德育就是关注生命的存在,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升华生命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