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很多方面涉及到关于美的内容,其中不仅有大量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同时还有不同形式的艺术美。充分利用这些美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情感上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因人文性强,教材包容的美育因素极其丰盈而魅力独特.那些生动感人的故事、感情充沛的诗歌、引人深思的寓言、启迪心扉的童话、优美动人的散文,都充满了自然美、语言美、行为美和心灵美.教师以精湛的技艺去引领学生自主地认识美、感悟美、创造美,那么文本之美的融情也就提升了学生人本的个性特质、心灵境界、价值观念,从而也就形成语文独特的魅力功能.  相似文献   

3.
程丽 《科技咨询导报》2007,(28):243-243,24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向学生介绍一些英美文化习俗。比如"小费"是英、美等国特有的一种习俗,在中国人看来却是个陌生的概念。英语文化的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教师收集此类资料并适时地运用与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教育管理已经开始站在"服务"学生的角度,把维护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不仅要在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更要在教育内容上突出"人"和"本"的内涵,不断充实教育的内容,关注学生成才、成功的同时更应培养其成人,拥有健全的人格和社会生存能力.本文具体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内容角度切入强调五种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5.
人本身的美分为屈原所说的"内美"与外在的美,由生物学决定的人的外在美属于自然,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内在美属于社会,但后者已经超出了美学归属于伦理学.从美学与伦理学之学科性关系析出美与善两者不是完全整合(即无差异之同一),而是局部整合(即在差异中的统一关系)的关系.人之美的内容为善,其显现的外在形式是人们的道德行为,是直接生活现实的,这种感性显现是善的形式.作为社会美的主体,人本身包含着由自然性与社会性两大规定性因素.因此社会美表现为双外分流于外的形态,一是外向自然美分流,二是外向艺术美分流.  相似文献   

6.
"美是文学的生命."学生作文同样是以展现美、创造美为核心的.因此,改变传统观念,在批阅时变审视为赏析,尽可能地肯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作文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的应用,使大量的知识、抽象的内容实现了对象化,这种对象化的结果,使人产生一种美感。由于美感的直觉把握力,能调动学生丰富的记忆和内在情感,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中文本、图片、动画、影像、声音的合理运用,可以营造一个逼真的美的世界,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审美的感受效果,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从美的感受中得到愉快,从愉快中掌握知识,同时,还可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审美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从和谐美、图形美、运用美、创造美等方面对在"圆锥曲线"一章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健美操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健美操教学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和手段,在充分体会素质教育的特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着美育,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本文运用对比分析与统计的方法,分析健美操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健美操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以及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美、鉴赏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终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和健康高尚的情操,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汉字结构种种,其中正三角形造型的"金字塔组构"体现了古人造字的丰富蕴涵和诗意化特点,使中国古代人"心智"本质力量对象化.这类字强调动态,表现了气韵美;强调某种特殊状态,体会崇高美、喜剧美;强调意味,体验"以少总多"之美,同时也兼顾到中国古代传统理念"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观点出发,从教学实践入手,探讨了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指出全面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小学美术"导学一自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具有强烈美感特征的形象,初步感知美,通过课堂讨论,从理性上理解美、认识美,探究产生美感的原因、创造美的方法,最终创造出美的形象,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搜集、处理使用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艺术表现力及合作意识之目的.本教学模式适用新课程小学美术工艺制作课、工艺设计课.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的多样化,知识信息中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就是通过显示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奇异美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之一.数学中的奇异美,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活跃而独特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奇异美的特点、性质及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奇异美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形体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人的形体,获得形体美.形体美的内容很广泛,获得直立挺拔的体态美是形体美的内容之一,也是形体训练的关键.脊柱作为身体的对称轴,要想获得直立挺拔的体态美,保持脊柱的直立才是训练的关键.本文借鉴了医学界一些现有理论及足迹学、矫正学和芭蕾形体训练等成熟、实用学科的定性结论,提出在形体课程中,为塑造及保持直立挺拔的体态美,必须重视芭蕾"一位"脚位的训练.这是一个着眼于足部力学状态调整,以期达到矫正脊柱不良姿态和体态为目的的非手术矫形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分形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三大理论前沿之一。分形作为刻画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不规则、不光滑几何形体的有力工具而引入大学课堂。“分形理论初步”是为数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由于其较高的理论深度,常常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论学习敬而远之。教学中可以将分形理论创建的历史必然性、分形的典型特征、分形美的欣赏、分形维数的引入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哪个学科,其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形式与方法、教材编排与设计以及教师的形象与表现等等都应该追求美,真正做到让美的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让美的方法吸引学生参与、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欣赏.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审美,注重美育思想渗透,与此同时,自己也享受到美的愉悦,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19.
医学中大约有2/5的关于名词的内容来自基础学科解剖学。对于学生来讲,内容多,难记易忘一直困惑他们,使得解剖学在医学生心目中是大量的机械性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如何能激发并不断维持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便成为解剖教学成败的关键,就此问题,特提出寓美,诱兴,互动、联系四种相结合的多元化解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在整个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