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pH、时间、浓度和共存离子对载Fe(I)和载La(I)的氨基膦酸型螯合树脂去除饮用水中As(Ⅴ)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反应的螯合中心,Fe(I)比La(I)对As(Ⅴ)的亲和力更大.动态实验表明,载Fe(Ⅰ)的螯合树脂是一种有前景的饮用水除As(Ⅴ)吸附剂.  相似文献   

2.
As(Ⅲ)氧化酶能够催化氧化As(Ⅲ),将水体中的As(Ⅲ)氧化成As(Ⅴ)后,毒性将大大降低且易脱除.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从能高效氧化As(Ⅲ)的嗜热栖热茵株(Thermus thermophilus HB8)质粒pTF27扩增了三价砷氧化酶基因(TTHB127,TTHB128),将TTHB127、TTHB128分别定向克隆到pBBR1MCS-5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127pBBR128,通过三亲杂交,在辅助质粒pRK2013的帮助下,将质粒127pBBR128转移到耐性菌AS-01中,得到的工程菌127pBBR128-AS具有As(Ⅲ)的耐受性和高氧化性的功能,且127pBBR128-AS的As(Ⅲ)氧化酶活力是出发菌株AS-01的8倍.  相似文献   

3.
The co-oxidation of As(Ⅲ) and Fe(Ⅱ) in acidic solutions by pressured oxygen was studied under an oxygen pressure between 0.5 and2.0 MPa at a temperature of 150℃. It was confirmed that without Fe(Ⅱ) ions, As(Ⅲ) ions in the solutions are virtually non-oxidizable by pressured oxygen even at a temperature as high as 200℃ and an oxygen pressure up to 2.0 MPa. Fe(Ⅱ) ions in the solutions did have a catalysis effect on the oxidation of As(Ⅲ), possibly attributable to the production of such strong oxidants as hydroxyl free radicals(OH·) and Fe(IV) in the oxidation process of Fe(Ⅱ). The effects of such factors as the initial molar ratio of Fe(Ⅱ)/As(Ⅲ), initial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oxygen pressure, and the addition of radical scavengers on the oxidation efficiencies of As(Ⅲ) and Fe(Ⅱ)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oxidation of As(Ⅲ) was limited in the co-oxidation process du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As(Ⅲ) oxidation product, As(V), in th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Eu(Ⅲ)、Ln(Ⅲ)(Ln—La、Gd、Y)与邻苯二甲酸(H2L)的异多核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系列Eu(Ⅲ),Tb(Ⅲ)与对2,6-二甲酸吡啶(H2DPA)的单核,同多核以及其与La(Ⅲ),Gd(Ⅲ)T(Ⅲ)的异多核配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和荧光性能的测试和表征,发现La(Ⅲ)与Eu(Ⅲ),Tb(Ⅲ)形成的异多核配合物荧光性能优于相应的各种单核、同时核和其它异多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6.
硅酸盐经浓盐酸和少量的SnCl2溶液溶解后,用SnCl2-TiCl3还原试液中Fe(Ⅲ),使Fe(Ⅲ)还原为Fe(Ⅱ),再以KzCr2O7滴定,测得铁含量。本方法对实验操作温度,试样溶解酸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宜选用非氧化性强酸在30-60℃溶解矿样。  相似文献   

7.
以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Fe(Ⅲ)为中心金属,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Fe),通过XRD,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IL-101(Fe)吸附溶液中的As(Ⅲ),考察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溶液浓度及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对吸附影响明显,pH=9时,吸附效果最佳;MIL-101(Fe)对As(Ⅲ)的吸附速率较快,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用Langmuir和TemKin模型拟合良好,303 K条件下,MIL-101(Fe)对As(Ⅲ)的最大吸附量为211.42 mg·g~(-1);热力学参数ΔG、ΔH均小于0,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反应;MIL-101(Fe)的中心金属Fe与亚砷酸根的配位作用在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线型环氧酚醛树脂(F44)与苯基硫脲合成了酚醛型苯基硫腺螯合树脂(F44-PTU)。研究了该树脂对Au(Ⅲ)的静态及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对Au(Ⅲ)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其表观吸附速率常数为0.0055s^-1,树脂的吸附为吸热过程,在有其他金属离子共存时,树脂对Au(Ⅲ)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一定条件下,树脂可以洗脱再生。  相似文献   

9.
将不同类型树脂(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螯合树脂D401、大孔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负载铁(Ⅲ)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420nm)照射下,通过外加H2O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odamine B,RhB).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和pH=6.2条件下,螯合树脂D401负载铁(Ⅲ)光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对RhB降解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400mg/L,H2O2浓度7.49×10-4 mol/L.并且,该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对无色小分子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也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表明其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同时,跟踪测定了螯合树脂D401负载铁(Ⅲ)光催化剂在RhB降解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的变化,结果表明光催化机理涉及·OH氧化历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1个Fe(Ⅲ)配合物{[Fe(phen)3][Fe(CN)6]·0.5phen ·5H2 O}(phen =1,10‐菲啰啉).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粉末衍射(XRD)、X 射线单晶衍射和表面光电压谱(SPS)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光物理性质测定.结构解析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是1个以Fe(Ⅲ)为中心的离子型配合物,配阴、阳离子分别是[Fe(CN )6]3‐和[Fe(phen)3]3+.丰富而复杂的分子间氢键最终将分子连成了3D网状结构.采用表面光电压谱(SPS )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FISPS )探讨了配合物的表面光电性能.结果表明,它在紫外‐可见光(λ=300~800 nm )诱导下,呈现出明显的表面光伏响应,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能力.同时对配合物的U V‐Vis吸收光谱和IR光谱进行了分析和指认.  相似文献   

11.
用苯羟基乙酸与稀土元素La(Ⅲ)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又用苯羟基乙酸、邻菲哕啉与La(Ⅲ)合成了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3H NMR,热谱及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系列Eu(Ⅲ)、Tb(Ⅲ)与2,6-二甲酸吡啶(H_2DPA)的单核,同多核以及其与La(Ⅲ)、Gd(Ⅲ)、Y(Ⅲ)的异多核配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和荧光性能的测试和表征,发现La(Ⅲ)与Eu(Ⅲ)、Tb(Ⅲ)形成的异多核配合物荧光性能优于相应的各种单核、同多核和其它异多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大孔聚苯乙烯树脂为骨架合成了含有对称三唑AHMT功能基的螯合树脂PAHMT,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时间、酸度、浓度对该树脂吸着Au(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两种分别含有过渡元素FeⅡ和FeⅢ的混合价态十钒酸盐[FeⅡ2Cl8V10O18(H2O)]Cl2*xH2O和[FeⅢ2Cl8V10O18(H2O)]Cl4*yH2O,用元素分析、IR、TG和ESR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标题化合物中的V元素有VⅣ和VⅤ两种价态,第二过渡元素Fe仍保持反应原料中Fe的价态,为含有过渡元素Fe的混合价态十钒酸盐.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Fe(Ⅲ)和Cu(Ⅱ)-EDTA螯合物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作柱中衍生剂,研究了分离、测定Ve(Ⅲ)和Cu(Ⅱ)的EDTA螯合物的最佳条件.在Waters Spherisorb ODS2色谱柱上,以甲醇-水(体积比40:60)作流动相(pH=5.29),在265nm处检测,Fe(Ⅲ)和Cu(Ⅱ)的最小检出限分别为0.053和0.176ng.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均不干扰测定,用该方法测定了人发中铁和铜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绿色无害的淀粉作为稳定剂合成了纳朱Fe3O4粒子,并用于水中砷(As)的去除.结果 表明,水中砷主要存在形式为As(Ⅲ)和As(Ⅴ).Fe3O4纳米粒子对As(Ⅲ)和As(Ⅴ)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且不同价态的As去除过程受pH值和腐殖酸(HA)影响不同.其中,纳米Fe3O4对As(Ⅲ)的吸...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复杂晶体化学键电介质的平均能带模型研究了(La1—xMx)2CuO4(M=Ba,Sr)的化学键特性,得到Cu—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0.3,La—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0.03。应用由共价性和极化率定义的化学环境因子计算了^57Fe在La2CuO4中的Moessbauer同质异能位移,确定了^57Fe在La2CuO中的价态和占位情况。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水溶液中水合氧化铈(HCO)吸附As(Ⅲ)和As(Ⅴ)的热力学及机理.绘制了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曲线,计算了热力学函数(标准吸附自由能变△G00、标准吸附焓变△H00、标准吸附熵变△S00).结果表明:HCO在所研究浓度和温度范围内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等温线均能很好地采用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其吸附过程均属于自发的熵驱动吸热反应,是一个熵增过程,其标准吸附焙变△H00分别为20.13和14.16 kJ/mol,标准自由能△G 0的减小是该吸附过程的推动力.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其主要反应机理趋向于配位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Fe(Ⅲ)和Co(Ⅱ)干扰离子存在时,Cr(Ⅲ)和Cr(Ⅳ)不同的分析行为对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铬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37℃离子强度为0.15mol/LNaCl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V∶V=57∶43)研究了黄芩素与La(Ⅲ)、Nd(Ⅲ)、Sm(Ⅲ)、Yb(Ⅲ)及Y(Ⅲ)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配体金属离子比为4∶1,3∶1,2∶1及1∶1有关体系进行pH滴定,并将计算机程序SCOGS2应用于处理pH4.12~10.14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黄芩素通过分子内的6,7—二羟基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体系中主要形成R_EHB,R_E(HB)_2(其中H_3B为配体)。logβ值比较表明H_3B与R_E的作用强度次序为La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