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法学界一向认为动词"吃"、"喝"可以带工具格宾语,但文章认为动词"吃"、"喝"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带工具格宾语,"吃大碗"、"喝小杯"类的短语中的"大碗"和"小杯"实质上是数量格而不是工具格。文章从句法和语义、语音三个层面论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索尔仁尼琴是细节描写大师,他的成名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的经典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其中尤以"吃"的细节描写最为惊心动魄,堪称全书的"文眼"。着重考察了作品中"吃"的各种细节描写手法,并分析"吃"的细节描写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受男性世界压抑的现实,一直是萧红在作品中所关注最多的。萧红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受男性世界压迫,从而只能生活在暗日下的女性形象。"王婆"是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中的人物,她也是萧红笔下女性形象中的异类。从王婆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生角色来分析这一形象,可以看到萧红所寄予这个人物的深刻的期望。王婆这个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萧红对改变女性命运的深深企盼。  相似文献   

4.
《萧红自传》是肖凤老师筛选的一本萧红作品集。虽然萧红生前没有写过自传,但这本合成的自传和其他自传一样记录了作者的生平经历、个性特点、心灵感受,同时,还让我们领略作者的创作风格。合上自传,一个全景式的萧红历历在目。《萧红自传》的编写是严谨的,也是严肃的,其写作具有诗的旋律,具有很高的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过年"的"年",有两种解释:一般认为:"年"字在甲骨文里是个象形字,表示"人"用肩扛"禾"。本义为"收成"。《说文》:"年,谷熟也"。在北京有"祈年殿"。因此,人们庆"收成"、吃新谷叫"过年"。但是收获季节一般是在秋天,为什么吃收成物的"过年"却在寒冷的初春或冬天呢?似乎说不清。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萧红孤独寂寞的心境产生的原因,及在此心境下何以能创作《马伯乐》这一幽默诙谐的作品,尤其强调是鲁迅的《故事新编》直接激发了萧红风格的转变。萧红一生被无家阴影所困扰,使她最终回到了精神的家园里,这不仅是萧红对有形家庭的苦苦依恋,也是对无形家庭意识的自觉皈依,这正是萧红的人生悲剧之所在。魂牵梦绕故园情:论萧红在香港的生活和创作@袁桂娥  相似文献   

7.
关于"过年"的"年",有两种解释:一般认为:"年"字在甲骨文里是个象形字,表示"人"用肩扛"禾"。本义为"收成"。《说文》:"年,谷熟也"。在北京有"祈年殿"。因此,人们庆"收成"、吃新谷叫"过年"。但是收获季节一般是在秋天,为什么吃收成物的"过年"却在寒冷的初春或冬天呢?似乎说不清。  相似文献   

8.
四十年代的乡土小说,以战争为底色,以"乡土"、"家园"为中心概念,在生命意识和生存方式的追寻中,暗合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民族精神。丁玲、周立波等小说中的英雄,以"忘我和无我"为生存方式;吴组缃、姚雪垠等小说中的村民,以"大公有私"为生命形态;师陀的小说,既写出陈世德们对生命的"挥霍",也写出了葛天民们对家园的"凝望";萧红笔下过份"麻木"的生命背后,更凸现了作者对故园的眷恋;"自然"的生存状态,是沈从文小说所追寻的理想极地,那不过是表达了作者"洞察人性洞府"的企盼;沙汀刻画的是乡土的"奇丑",批判的是"有乡土而无家园,有生命而无人生"的"内地文化"。  相似文献   

9.
从生存困境、精神奴役和生命悲歌三方面论述萧红小说的女性书写,分析萧红小说表现出的生命悲剧意识。萧红对女性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在今天仍有普遍意义,促动着我们对于女性人生价值的反思,对人间温暖和生命尊严的渴求。只有女性的真正解放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很有创作个性的作家。她是一位有着强烈悲剧意蕴和主体意识的作家,她曲折坎坷的经历、支离破碎的婚姻、对于生活的独特认知都是形成她小说悲剧意蕴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以萧红小说的叙事为侧重点展开论述,分析萧红小说的别具一格的叙事艺术和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文学世界具有很强的空间感,"故乡"、"家"和"后花园"是其空间意识的三个方面。萧红的空间意识一方面来自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还受到中国古诗和绘画的影响。萧红用空间意识构建了自己的文学世界,而她的文学世界又扩大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探讨萧红体的文体特征入手 ,指出 :萧红体是一种典型的女性文体 ,其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女性语言和抒情功能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闫莹 《科技信息》2010,(16):I0298-I0299
一、改变课堂必先改变教师 近年来由于招生政策的改变,实行分片招生,我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巨大差异。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采取"大一统"、"一刀切"的方法,势必会产生"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结果。因此,  相似文献   

14.
萧红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喜爱。本文就从美学的角度对萧红的作品进行研究,以期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萧红作品的美学特征具体体现在语言的生活化;情景交融的诗学之美;强烈的女性关怀和语言的张力之美中。  相似文献   

15.
杨贵星 《少儿科技》2011,(11):35-35
小芬最爱吃煮鸡蛋。蛋煮熟了,剥开蛋壳和薄膜,嘿,一个胖嘟嘟的"小家伙"露出来了,引得人口齿生津!一天,小芬又在吃煮鸡蛋,正准备下口时,突然发现白白的鸡蛋上有三个小黑点,排列得像人的眼睛和嘴巴,呈倒三角形。她用手轻轻抠,抠不掉,于是忙喊:"妈妈、妈妈,快来看呀,鸡蛋上有小黑点!这鸡蛋还能吃吗?"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极为优秀的女性作家。她和她的文本对人的存在进行着不屈的叩问。萧红的文本中表现了对人的动物般生存的置疑,对一切成规、历史传统的置疑,对女性痛楚命运的绝望。这使萧红走上了孤独漂泊的旅程。生命后期,萧红在文本中表现了对反抗的置疑,浸润着浓重的虚无感。  相似文献   

17.
赵萌 《世界博览》2012,(1):82-83
好莱坞女星纷纷转型文艺女青年,到底是想走实力派路线?还是为演艺生涯寻找后路?2008年深秋,正值纽约秋风萧瑟的时节,凯文·贝肯大叔坐在一座大楼的天台上,背靠着纽约繁华喧闹的街景,吃着一种叫"纽约客"牌的热狗,吃得那么纠结而惆怅。就在此刻,不远处传来了一个女孩的声音:"Stop,OK,good。"(停,很好)  相似文献   

18.
丁玲萧红的小说创作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特征,丁玲的作品多反映知识女性的精神痛苦,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感;萧红的作品重在表现劳动妇女生存的艰辛,具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丁玲创作多采用直接抒情、心理分析的方式,呈现出豪放、刚健的风格;萧红创作多采用间接抒情、写景造境的方式,满蕴着自然、真切的情致。  相似文献   

19.
颜娜  赵静 《科技信息》2010,(3):159-159
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散文作品很有魅力和特色,贮藏着诗意,有许多是具有自传性质的。本文以几个例子对比分析了萧红的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的两个不同的译文。  相似文献   

20.
口水     
《华东科技》2013,(9):10-10
@大自然保护协会-马云:两年来,德国人居然看着大闸蟹成"灾"发愁,淘宝三天内就卖了30万只!当年海南香蕉滞卖,淘宝三天出货580吨!两月前焦虑的美国农民惊喜地在淘宝上卖出170吨樱桃。。。吃货们,下一站想吃啥?去哪里吃?!月亮上的玉兔还是长"鹅"?想像力就是生"馋"力。生"馋"力就是战斗力!吃货,中国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