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研究浙江城市汉族体型特点.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浙江城市汉族297例(城男144例,城女153例)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1)浙江城市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4.3-5.0-2.1,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在13种体型中,出现率最高的3种体型分别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43.1%)、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18.1%)、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11.1%),这3种体型出现率之和为72.3%.(2)浙江城市汉族女性体型均数为5.4-4.9-1.8,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在13种体型中,出现率最高的体型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37.9%)、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25.5%)、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16.3%),这3种体型出现率之和为79.7%.(3)浙江城市汉族随年龄增长内、中因子值线性增大;外因子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增长外因子值线性减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内、中、外因子的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长,浙江城市汉族身体充实度增大,而线性度下降;女性比男性线性度更小.与其他城市汉族资料比较,浙江城市汉族体型与湖南娄底汉族、江西汉族接近,与广西汉族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2.
运用 Heath - Carter 人体测量体型法,分析了300 名蒙古族和425 名汉族大学生的体型特点.结果显示:1) 蒙古族大学生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中胚层体型(2 .4 - 4 .5 - 2 .8) ,女性为偏中胚层型的内胚层体型(4 .5 - 3 .7 - 2 .2) ;2) 汉族大学生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外胚层型的中胚层体型(2 .4 - 4 .3 - 3 .1) ,女性亦为偏中胚层型的内胚层体型(4 .4 - 3 .4 - 2 .7) ;3) 蒙古族和汉族男性体型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体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 蒙古族和汉族男女大学生体型的性别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Heath-Carter法对内蒙古兴安盟20-79岁城市汉族共319人(男144人,女175人)进行体型分析.结果发现:(1)兴安盟城市汉族平均体型值为男4.4-5.6-1.7(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6.1-5.4-1.3(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2)30岁后,男、女体型都呈现出内、中因子值上升而外因子值下降的明显变化,随后随年龄增长男性体型变化不大,女性内因子和中因子值仍保持小幅上升、外因子值仍保持小幅下降的趋势.(3)各年龄组的男女平均体型均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内蒙古兴安盟城市汉族男、女平均体型与北方族群更接近.  相似文献   

4.
湖南宁乡县乡村汉族体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湖南宁乡县乡村418例(男197例,女221例)汉族成人体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 湖南宁乡县乡村汉族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5-5.3-1.8,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4.9-4.9-1.4,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② 男性以30岁为体型分界点,30岁前男性肌肉较发达而体脂相对菲薄,30岁后随年龄增长皮下脂肪积累量增加但体型变化不大;女性以40岁为体型分界点,40岁前随年龄增长肌肉渐趋发达,身体线性度下降.40岁后肌肉和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体型变化不明显.③ 湖南宁乡县乡村汉族成人体型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其他群体相比,宁乡县男性平均体型与鄂温克族(SAD=0.36)和山东乡村汉族(SAD=0.37)最为接近,女性平均体型与鄂温克族(SAD=0.59)最接近.  相似文献   

5.
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海南文昌乡村汉族成人407例(男性216例,女性191例)进行体型评定.结果显示:(1)海南乡村汉族的平均体型中,男性为偏内胚的中胚层体型(4.3-4.9-2.4),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5.4-4.4-2.2);(2)随年龄的增长,男性20~40岁之间,内、中因子值升高,外因子值降低.40岁以后,有内、中因子值降低和外因子值升高的趋势.女性60岁之前,内、中因子值呈上升而外因子值下降的趋势;(3)60岁之前,男、女间体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以后无差异;(4)与其他乡村族群比较,海南乡村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点与蒙古族最接近,女性与达斡尔族最为接近;(5)海南汉族的体型具有北方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山东乡村汉族体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山东省寿光市乡村汉族成人20~80岁共472例(男272例,女200例)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1)山东乡村汉族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7-5.6-1.9,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5.6-5.2-1.3,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2)男女以30岁为体型分界点,表现为30岁前后的体型差异;男女性在30岁以后的4个年龄组,体型变化不大.(3)山东乡村汉族成人体型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4)与国内其他族群相比,山东乡村汉族男、女平均体型与北方族群体型更接近.  相似文献   

7.
探讨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的体型特征.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福建省闽南地区城市汉族成人20~80周岁,总计313例(男149人,女164人)进行了体型评定,并与我国其他城市汉族族群进行比较.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5.5-4.4-1.9;女性的平均体型值为6.1-3.9-1.7.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和女性的体型均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随年龄增长,男、女体型值呈相同变化:内因子值和中因子值均先上升后下降,外因子值先下降后上升;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性别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其他城市汉族族群比较,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体型与陕西汉族比较接近,女性体型与安徽汉族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
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广西马山县1324名壮族青少年进行了体型测量与分析。从所获得的各项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受遗传作用影响,同一民族的体型相似;环境等条件造成同一民族内体型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怒族成人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体型方法对云南省怒江州的贡山县丙中洛乡和福贡县匹河乡怒族成年人317倒(男为183例,女为134倒)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表明:(1)怒族成人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2.1—4.9—2.6),女性为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4.3—4.5-1.7).(2)随着年龄增长,怒族男女在20-岁组到40-岁组体型均呈内因子值增大、外因子值减小的趋势;50岁以后内因子值减小,外因子值增大;中因子值,男性在50岁前增大,50岁后减小,女性则一直增大.(3)男女问体型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女性中因子值、外因子值低于男性,而内因子值高于男性.(4)与其他群体相比,怒族内因子值偏低,中因子值偏高,外因子值偏高或居中,与侗族体型最接近(男性SAD=0.46;女性SAD=0.36),与布依族和仡佬族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仫佬族成人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体型方法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大梧村仫佬族成年人465例(男为232例,女为233例)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表明:(1)仫佬族成人男女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2.4-4.5-2.8和4.1-4.0-2.2,仫佬族成人男女分别属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和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2)随年龄增长,男性内因子值在20-岁组到40-岁组缓慢增长,50-岁后增长较快,中因子值和外因子值在20岁到30岁变化明显,30岁后变化不大;女性在20-岁组到40-岁组内因子值与中因子值增长较快,外因子值逐渐减小,40岁后3因子变化不大.(3)仫佬族成人男女间的体型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与国内、外资料相比,仫佬族体型与宁夏回族、广西三江侗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江西省丰城市汉族372例(男为233例,女为139例)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如下:(1)江西汉族卷舌率为65.10%,叠舌率为3.00%,翻舌率为19.40%,尖舌率为77.20%,三叶舌率为7.80%,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在中国族群中,江西汉族叠舌率、翻舌率、三叶舌率低,卷舌率、尖舌率高于南亚类型族群,低于北亚类型族群.(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布依族最为接近,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基本特征.(4)卷舌与翻舌、卷舌与三叶舌、翻舌与尖舌彼此间存在相关.这表明卷舌基因与翻舌基因、三叶舌基因分别存在基因互作关系,翻舌基因与尖舌基因存在基因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2.
独龙族成人的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体型方法对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成年人200例(男为97例,女为103例)进行了体型评定,研究结果显示:(1)独龙族成人男女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2.2-4.5-2.4和3.9-4.1-1.8,独龙族成人男女分别属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和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2)独龙族男女各年龄组体型点位置相对集中,随年龄增长,内、中、外因子值变化均不大;(3)独龙族成人男女间的体型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4)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相比,独龙族体型与侗族、仫佬族、怒族最为接近,独龙族具有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体型特点.  相似文献   

13.
江西丰城市汉族8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江西汉族部分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的特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丰城市372例(男233例,女139例)汉族人群的眦褶、眼睑、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颌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发形8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眦褶、头发类型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睑、鼻梁形状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孔、下颌、耳垂、发际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眦褶、鼻孔形状民族间差异较大,耳垂、下颌、发际、发形次之,鼻梁类型、眼睑民族间差异较小;与其它13个民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体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鄂尔多斯市336例(男142例,女194例)鄂尔多斯蒙古族人体型进行了研究.鄂尔多斯蒙古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4.7-6.4-1.1,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鄂尔多斯蒙古族女性体型均数为5.9-5.7-1.0,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鄂尔多斯蒙古族随年龄增长,体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女性年龄组间差异比男性更明显.在中国北方族群中,鄂尔多斯蒙古族身体脂肪、骨骼、肌肉发达,比较粗壮.体型与山西汉族最接近,与宁夏回族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15.
佤族成人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方法对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佤族442例成年人(男为258例,女为184例)进行了体型调查.结果表明:(1)佤族成人男女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2.2-5.5-2.5和4.0-5.0-1.9,佤族成人男女体型分别属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和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2)佤族男性20-、30-和40-岁组的内因子值相同,而50-岁组的内因子值下降;中因子值和外因子值在20-岁组到40-岁组变化不明显,50岁组中因子值下降,外因子值升高,女性4个年龄组中的内、中、外因子值变化不明显.(3)佤族成人男女间的体型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相比,佤族体型与广西布依族和云南克木人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江西应紧紧依托自身奇、特、全的山水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牢牢把握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活动契机,实现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要以生态为主题整合江西旅游资源,打造生态牌旅游业;二是要不断创新,开发生态旅游新项目;三是维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拉动江西经济增速,使江西省成为生态旅游强省。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大学生进行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的发展。拥有健康的体魄,美的形体越加显得重要。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强身健体,培养终身锻炼的思想,更应该针对构成形体美的三大要素——体格、体态、姿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相应的健美练习、姿态练习和协调练习,对大学生身体进行必要的塑造。本文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形体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