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把日本汉字音读、莆田方言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进行全面的对比,借以进一步认识中古乃至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并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2.
把日本汉字音读、莆田方言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进行全面的对比,借以进一步认识中古乃至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并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3.
把日本汉字音读、莆田方言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进行全面的对比,借以进一步认识中古乃至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并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4.
把日本汉字音读、莆田方言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进行全面的对比,借以进一步认识中古乃至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并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5.
汉语由上古的19个声母发展到中古的40个,这一演变是重韵轻声的体现.福建方言因人文地理诸种因素,既保留上古语音的痕迹,又打上中古语音的烙印,故为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本文列举并分析福建三大方言群、七个主要方言的重要实例,以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为序,对汉语声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加以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汉越语中鼻音韵尾、塞音韵尾分布十分整齐.汉越语中的对应,暗示着中古汉语语音系统对应性.有一些证据表明,中古汉语"梗摄"和"宕摄"的阳声韵以舌面鼻音收尾,入声韵以舌面塞音收尾,这样中古汉语的鼻音、塞音分布也十分整齐对称.  相似文献   

7.
从舌音的角度出发,聚焦于开合口的衍化,分隋唐、两宋、金元、明清和现代五个阶段,描绘出汉语语音从中古到现代开合口变化的轨迹,探讨变化的成因,分析成系列发生过开合口变化的10组舌音字,从舌音的角度展示汉语语音演变的详貌。  相似文献   

8.
设想一套汉语方言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将具有声、韵、调自动识别,中古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声母开齐合撮检索,同音和有音无字词检索,轻声、连读变调识别和文白异读识别等5个功能,汉语方言识别系统的构建将提高汉语方言研究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汉越语语音系统与《切韵》音系的比较,讨论了中古汉语某些声母、韵母的音类分合与音值构拟问题。对中古汉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分合,于、以、匣三母的关系,鱼、虞、模三韵的音值,真、臻二韵的构拟以及舌尖元音的产生时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语音规范和字典辞书注音释义的核心内容是对汉语特殊读音的处理,《经典释文》是我国中古时期特殊读音的总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是特殊读音审音的“最新法定标准”,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特殊读音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促进普通话语音规范。  相似文献   

11.
方言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研究方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语言的面貌,也可以有利于方言区的人们了解自己方言与共同语的发展关系,从中找出相应的规律,从而学好民族共同语,《广韵》是汉语中古时期语音的代表,它的声、韵、调都或多或少地与汉语的各地方言有一定的联系,找出这种联系,可以为人们了解中古音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本文从《广韵》的反切上字入手,给这些反切上字注上玉林音,从中找出玉林话声母与《广韵》声母的关系,分析它们的音变条件,暨旨出了玉林放大在汉语音韵史中的价值,也为玉林人学习现代汉语普通话提供了相关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上古汉语有*l-和*r-辅音声母是汉语音韵学界所普遍承认的。但是,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后来演变成中古汉语的什么辅音声母在汉语音韵学界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本文利用系统的同源材料证明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中古都变成了来母l-:其中上古汉语的*l-演变成了中古汉语的来母一等,而*r-演变成了来母三等。  相似文献   

13.
《中古汉语语词例释》简介近10多年来,当代学者在汉魏六朝词汇的研究领域内虽然取得了较大的业绩,但就总体成就而言,与上古和近代汉语相较,中古汉语的词汇研究显然要逊色得多。有鉴于此,杭州大学的王云路、方一新两位青年副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中古汉语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上古汉语有^*1-和^*r-辅音声母是汉语音韵学界所普遗承认的。但是,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后来演变成中古汉语的什么辅音声母在汉语音韵学界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本文利用系统的同源材料证明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中古都变成了来母1-:其中上古汉语的^*1-演变成了中古汉语的来母一等,而^*r-演变成了来母三等。  相似文献   

15.
声调在汉语诗歌节奏的构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格律诗的平仄谱,就是古人对声调安排技巧的一种总结。但在当时,这一总结基本上只是经验性的,并没有对其原理加以详细的科学说明。后世文人对于平仄谱也只是照搬应用,对其原理未曾加以深究。并且由于后来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平仄谱所赖以建立的中古语音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对平仄谱的本源就更加茫然  相似文献   

16.
高甲瑶歌是布努瑶歌师用壮语红水河土语创编并传唱的民间歌谣。本文拟在田野调查记录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甲瑶歌文本语料的基础上,对高甲瑶歌的语音进行描写和总结其特点,并探析该文本壮语汉借词与中古汉语的对应关系以及多语接触作用下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上古汉语的语音,谐声材料是极其重要的,那么,什么是谐声?我们认为,谐声实质上是谐声字所记录的词词其词根相同,至于词根之外的词缀谐声字彼此之间是可以不同的。由于彼此之间不同词缀的存在,所以同声符的谐声字中古不同音。  相似文献   

18.
龙岩话是闽南方言的次方言。龙岩过去地属偏远闭塞的闽西山区,枯水季节外出唯靠徒步交通,语言发展比闽南平原地区要来得迟缓。闽南方言较多地保存了上古汉语特点,比如声母系统就没有经历中古时期的语音演变,而是直接继承了上古汉语声母系统;在词汇方面也明显地体现着这一特点,而龙岩话更属闽南话的古老层。因此,龙岩话能比较集中地保存  相似文献   

19.
布依语中的中古汉语借词主要来自桂北平话,因时间跨度较长,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层次.中古汉语借词从声母方面来说,前期与上古汉语相去不远,还有上古汉语的残留,如舌头舌上不分;知、章组字有别,但照系、精组字合流读龈腭擦音(C).韵母方面,中古前期果摄字已经读-a,遇摄字的主元音高化为-Lu,三、四等字主元音有别.声调方面,中古早期汉语借词与布依语一样四声八调的格局已形成,后期虽然发生了声母的浊音清化,但调类系统没有变,继续保持单数调表清音、双数调表浊音来源的格局.汉借词的调值与各地布依语方音调值一致,出现较多的地域差异,但调类对应一致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语音感知研究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现有的汉语语音感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汉语在元音、辅音、轻声、重音等方面的感知研究现状,并从音感知概念,汉语语音听辨研究(其中又以汉语的元音、辅音、轻声、重音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汉语语音韵律感知的ERP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语音感知的ERP研究主要集中在韵律感知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