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0月14日,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和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大会上,举行了《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的出版发布仪式。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2007年6月24日,第二届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南京召开工作会议。古生物学名词委主任李星学院士、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等18位专家和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李传夔研究员主持。李星学院士表示古生物学名词审定是国家赋予的一项光荣而崇高的工作,只有依靠专家和委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好。邬江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工作形势和当前任务,并对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的工作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本次会议听取了各分支学科名词审定工作负责人所作的工作汇报,讨论了各学科间名词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建议,例如从形态学、分类学和解剖学以及研究方法和新进展等角度遴选术语等。会议还就统一编写格式和体例等进行了商定。按照此次会议的工作安排,古生物学各分支学科术语条目的初稿将于12月底完成。(邬江)  相似文献   

3.
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研究地史时期中的生物及其演化,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历史,确定地层层序和时代,推断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的演变等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科技术语研究》2009,(6):60-61
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研究地史时期中的生物及其演化,阐明生物界的发展历史,确定地层层序和时代,推断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的演变等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19日,第二届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机构和有关高等院校的25名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19日,植物学名词审定委在中科院植物学研究所召开古植物学分支学科名词审定会议。 负责人王宇飞首先介绍了第二版《植物学名词》审定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及第一次成立会会议情况和工作计划,并介绍了分支学科组收词原则。高素婷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古植物学名词稿与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公布的古生物学名词的查重结果,  相似文献   

7.
19世纪60年代之后,欧美人士开始对我国不同区域进行地质考察。20世纪20年代,为验证中亚为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发源地这一猜想,美国中亚考察团来到中国,对蒙古地区进行了五次大规模考察,其中以1921~1925年的三次考察成果最为突出。文章通过对考察报告和时人著述的整理,分析了中亚考察团的组建缘由,回顾了安得思在云南和蒙古进行的两次预备性考察,梳理了中亚考察团的筹备和主要经过,以及取得的地质学、古生物学成果。结合中英文报刊,探讨考察团与中国学界尤其是与巴尔博、葛利普、叶良辅等中外学者长达数年的合作,以及与中国地质学会、北京博物学会的学术联系。  相似文献   

8.
19世纪60年代之后,欧美人士开始对我国不同区域进行地质考察。20世纪20年代,为验证中亚为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发源地这一猜想,美国中亚考察团来到中国,对蒙古地区进行了五次大规模考察,其中以1921~1925年的三次考察成果最为突出。文章通过对考察报告和时人著述的整理,分析了中亚考察团的组建缘由,回顾了安得思在云南和蒙古进行的两次预备性考察,梳理了中亚考察团的筹备和主要经过,以及取得的地质学、古生物学成果。结合中英文报刊,探讨考察团与中国学界尤其是与巴尔博、葛利普、叶良辅等中外学者长达数年的合作,以及与中国地质学会、北京博物学会的学术联系。  相似文献   

9.
葛利普1920年应丁文江之邀来华,出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和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本文以中西档案及民国报刊文献为基础,还原葛利普在北大的授课、演讲活动,以及被聘为北大和中基会"研究教授"之经过,揭示他对北大乃至中国古生物学教育的独特贡献。葛利普在北大培养了一批古生物学家,奠定了中国的古生物学基础,堪称中国的古生物学之父;其科学活动及所扮演的角色与路易·阿加西对美国科学的贡献极为相似,故亦可称为"中国的阿加西"。此外,葛利普于1920~1921年在北大开设的"地球与其生物之进化"系列演讲,系统介绍了当时西方最新的古生物学知识、生物进化论和遗传学理论,代表了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传播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是民国初期最早实现建制化的现代学科。在当时人类起源中亚假说的影响下,中国北方地区成为各国竞相寻找早期人类遗迹的竞技场,其中以瑞典、美国和法国最为活跃。本文围绕法国古生物学调查团的筹建和考察过程,以展现复杂的跨国科学活动,以及随之产生的优先权之争;分析丁文江如何在科学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并探讨法国地质学家如何在国际竞争的学术环境中利用教会网络,参与到中国地质学的早期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