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政策条例的陆续颁布实施,我国政府网站不断发展进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服务渠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预期,政府网站的建设将面临新一轮的发展契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取得成效的基础,也是“电子政府”.的核心组成部分。弋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dxyy.gov.cn)自2008年8月8日建成以来,先后被江西省计算机协会评为全省“十大优秀政务网站”,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优秀政府网站。影响政府网站建设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结合我县政府网站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其中有三个因素至关重要,即“吸引眼球,留住脚步,欢迎再来”。  相似文献   

3.
万军 《信息化建设》2006,(10):52-54
各级政务门户网站作为政府部门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在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行政效能、加强对外宣传、引导网上舆情、方便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务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核心理念的体现,门户网站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61号)的下发,更加明确了要把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打造成一个政务信息公开的窗口、公众参与的窗口、网上政务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最新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网站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低水平上的趋同和聚集,我们称此现象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拥塞”(congestion)“拥塞”有两方面涵义:“拥”为大部分政府网站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信息发布与传递阶段;“塞”则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过渡的渠道不畅.互动交流与在线办理长年有栏目、无功能,成为困扰大部分政府网站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施聪 《信息化建设》2004,(12):44-45
众所周知,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知晓“三分电子”分政务”的道理。政府网站也一样,其本质不在于网站技术,重点则是在于其政府业务本身。因此,分析和研究政府门户网站就应该从政府业务的应用和运行模式入手。政府门户网站就其形式来看是基于信息网络上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和反馈民意的窗口。既然是窗口,  相似文献   

6.
建设政府门户网站促进电子政务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政府门户网站,是指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建立起的跨部门、综合性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建设“透明、服务、民主”的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发展趋势。而作为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载体,打造一个成熟便捷的政府门户网站,不仅是营建透明型政府的必要措施,更是铸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环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与初步结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2003年开始,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我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指标研制和年度评估实施工作。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对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进行了2004年度评估,评估对象包括76个国务院部委及直属单位的部门网站和31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政府、414个抽样县级政府的门户网站。数据截止日期为2004年12月30日。本次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政府网站较2003年有了明显进步,尤其是在地级政府中,出现了一批“标竿”政府门户网站,在网站定位和服务功能上均有了质的改观,缩小了与世界信息化领先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评估结果也显示出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存在很多误区,从中可以挖掘出我国电子政务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的统计结果,当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覆盖中央、部委、省、市、县及其所属部门的政府网站层级体系.截至2010年底,副省级以上地方政府网站的拥有率达到100%;各省级地方所辖的地、市、州、盟政府网站的拥有率达到99.7%;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这些学报网站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重视不够和人手不足是导致这些普遍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并对学报网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建设》2010,(11):13-14
纵观全球电子政府的发展概况,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把建设强大的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优先发展目标,而以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发展政府网站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特征。作为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工作,国际和国内很多政府都作了很多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澳大利亚是最早建立电子政务标准的国家之一,其水平在全球领先,该国建立了《澳大利亚政务定位服务系统(AGLS)》的全国性标准,并在国家及各级地方机构中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12.
国外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特点与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国外(电子政务先进的国家)通常都十分重视政府门户的建设,并把它们作为“电子政府”与公众进行沟通、提供公共服务的最主要渠道,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务和物力保障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以美、英、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为例,目前国外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例如,在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中就提出了建设“网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内容,其中的“一站”即是指政府门户网站,而且,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在往这方面努力,开始花费很大的精力来建立自己的政府门户网站;更为可喜的是,一些机构开始就政府门户网站进行跟踪评估并发表评估报告和结果,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政府门户网站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立基于"网站群"理念的政府门户网站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所遵循的基本思想,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抓手和基于——“网站群”的理念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路,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质量是衡量地方政府服务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从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功能出发,分析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理论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政府网站评测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政府网站评测”在我国电子政务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这也就意味着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网站的效率、效能、效用,开始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开始花费较大的精力来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站评测;有些地方政府建立了一年两次的网站评测制度,并自行建立了一套评测体系及标准,把评测结果与绩效挂钩,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政府网站的完善与发展。通过评测‘找出问题,提出建议,提高水平’,这是政府网站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需要,也是网站建设和运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本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和推动规范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只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出发,以体现为民服务为出发点,对政府网站在域名使用、定位功能、版面内容、互动性、维护更新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政府门户网站正在成为各级政府机关开展电子政务的重要形式与工具,因此对于那些关注电子政务的人来说,政府门户网站应该是耳熟能详的:但是,能够准确地理解其具体含义的人其实并不是很多。我们经常看见媒体上的一些文章将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网站混合使用,搞不清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统计,网页篡改2005年在大陆发生13000多次,其中六分之一攻击对象是政府网站,对电子政务构成严重威胁.由于Internet是个开放的网络,网站发布的信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被查询、阅读、下载或转载.网站内容复制容易,转载速度快,后果难以预料,网页如果被篡改,将直接危害该网站的利益,尤其是政府部门的网站,网上发布的重要新闻、重大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等具有权威性,一旦被黑客篡改,将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破坏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如果没有坚固的安全体系和有效的事件响应能力,无异于将重要信息暴露于外.由此看来,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部门网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9月15日,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区、国务院70多个部门、1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20多个地级市的3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政府网站建设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