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任何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都有其各自的成功的意境体现。从整个绘画过程来讲,中国画的创作中,意境的营造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中国画创作应追求“意境为上”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2.
禅宗的审美意境是中国画意境追求的三大来源之一。禅宗兴起以前,中国画主要受儒家和道家的审美意境的影响。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画带有社会性、伦理性、政治性的特点;而道家传统中的中国画则追求纯自然主义的审美意境。禅宗得以广泛传播后,中国画的审美意境呈现出了哲理化、深沉化、个性化、情感化等特点,形成一种纯粹的审美意境。禅宗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画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对中国画的审美意境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考察禅宗对中国画意境的影响,可以影射出当今中国画面临西方画强烈冲击的困境之出路。  相似文献   

3.
"情"亦称"情感移人",在艺术创作中赋予无生命的对象以主体的情感使事物和艺术形式具有人类的情感性质。主客体通过移情作用得到统一,自我与对象融为一体。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运用于线描、赋色等创作过程中,从"应目","会心"至"畅神",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完全的融合,达到"物我合一",创作主体进入物我相忘的"物化"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境是由移情产生的。"移情说"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创作应把握好意境营造、笔墨运用、严格章法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诗词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然而,意境不仅仅表现在诗词上,其也是评价山水画好坏的重要标准,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灵魂,中国画创作的创新就是意境上的创新;本文针对画的意境作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对意境的重视与追求,经过千百年来历代画家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了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从传统理论来看,意境是中国画艺术的重要标志。如何形成意境与用笔墨表达出一种意境,却又离不开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技巧以及对艺术形式和一系列艺术规律与法则的掌握和运用。传统绘画中的创意与造境,创造性的想像可以随机生发,在造型方面不受固定景物的局限。因此形成了中国画表达意境的特殊方式,那就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对意境的重视与追求,经过千百年来历代画家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了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从传统理论来看,意境是中国画艺术的重要标志.如何形成意境与用笔墨表达出一种意境,却又离不开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技巧以及对艺术形式和一系列艺术规律与法则的掌握和运用.传统绘画中的创意与造境,创造性的想像可以随机生发,在造型方面不受固定景物的局限.因此形成了中国画表达意境的特殊方式,那就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相似文献   

8.
延海霞 《科技信息》2009,(32):I0108-I0109
室内空间的“意境”需通过空间形态布局、色彩、照明、材质、室内陈设、绿化等一系列环境设计表现出空间的整体美,营造出具有一定氛围、情调、神韵、气势……的意境,是当代高情感、高品质的室内空间创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审美情感对于广告创作具有特珠价值,它是沟通广告与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审美情感对于广告创作之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激发消费动机;二是营造优美意境,引发受众的审美愉悦;三是沟通物性与人性,变商业化为人情化。广告所传递的审美情感主要表现在人性、人文关怀、暧昧的怀旧情结、亲情爱情友情、恋家思乡情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有多种,但是最主要的是应该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语言后再进行创作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己创作.音乐语言--即音乐表现手法,它以其特殊的方法,极富情感的音乐形象,为学生提供了情感情验的意境,要让学生怎样用心灵去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语言.  相似文献   

11.
浅谈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精炼而感人,非常讲究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融合,善于用简洁的言语和新颖生动的形象对景物进行描摹,以此抒发诗人内心深刻的感情。因此,意象在诗歌的创作和欣赏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意象的定义、类型以及与意境之间的区别进行界定,帮助读者从更高程度上理解意象与意境之间的本质区别,从更深层次了解意象与意境。  相似文献   

12.
"意境"与"心境"是当今中国画创作孜孜追求的至高境界,这充分反映出文人画在我国绘画中渐占主流的发展地位,更反映了画家审美观念的变化.我们研究工笔画在当代的发展就必然要面对文人画这一传统风格,立意为象,因心造境是工笔画现代风格追求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画艺术走的是一条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文化精神的再研究和体验的深入解读与自觉认知的道路。在当代中国画艺术的创作中,人们试图在传统中寻找着与个体创作相联系的生存意义和传统审美的纽带,并探索和运用新的材料语言形式来自由地表达思想,形成个性风格突出的艺术表现方式。因此,在中国画创作领域探究重彩画的源流和材料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天然矿物质颜料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作用,分析中国画当代艺术的理念,阐释当代重彩画的绘画语言及其材料价值,对当今中国画创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的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勇军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5):68-70,76
图式化是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显著特征.图式与章法、构图、形式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对比,阐明图式的内涵,并通过中国画传统图式特征和其现代图式特征的比较,以期对当代中国画创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移情”作为一种颇具张力的艺术表现手法,常常被创作主体用来创构意境、融铸意象、抒发情感。准确地把握和领悟古诗词中的移情现象,是学习、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中国美学范畴,是作者的情思与景物、生活画面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其中积淀着中国独有的文化心理因素。在中国古典美术领域,意境不仅是艺术创作原则,同时也是艺术品评的标准。主要对意境的特点、绘画意境的特征、中国画的意境美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将音乐与其优美意境完美结合便成为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傅雪漪老师作为昆曲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其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很多。本着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原则,以傅雪漪先生的古体歌曲《山鬼》为例,通过具体意境的研究分析,阐述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及演唱特征,并通过古典文学、音乐学及演唱实践的角度,使技法、情感、韵味相结合,立体呈现傅雪漪老师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魅力。  相似文献   

18.
刘姝健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4):55-56,59
中国画的美,表现在追求“神似”,讲究“意境”,以及诗、书、画、印相结合营造出的独特美。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时期语境下的中国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中国画,20世纪以来一直在古与今、中与西之间寻求出路,其发展历程之曲折,显示出中国画革新的艰难。中国画进入后现代时期,需要我们重振精英精神,坚持艺术的自律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重视传统作为文化策略的重要意义。当前,我们需要把握住时代的内涵和新的文化生长点,挖掘中国画的传统精髓,追求意境,努力实现传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意境在播音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把握作品意境就能使播音创作与作品内涵和谐统一,就能使我们的播音创作准确、细腻,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