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经济学对经济理性的强调导致经济学的发展面临困境,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二是经济学。的形式主义方法论,见物不见人。福利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出现使得经济学开始关注道德问题,对现代经济学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如何有效地消除经济理性对社会理想和道德的偏离。一是重建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经济伦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将经济学和伦理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而且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本文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对经济伦理学进行分析,以解释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3.
德性伦理学复兴以来,麦金太尔等现代德性伦理学家共同面对一个最基本的难题:重新阐释德性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德性。作为德性伦理学的重要代表,麦金太尔从德性与实践的关系角度开启他对德性概念的界定。麦金太尔的德性与实践的关系,就逻辑关联层面而言,"实践"是德性的先在概念;就实质关联层面而言,德性是实现"实践"的"内在善"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实践"活动产生的"内在善"和"外在善"的具体对比,德性与二者的关系亦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4.
经济伦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将经济学和伦理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而且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本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对经济伦理学进行分析,以解释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泰州儒学强调以人为本。古代的泰州学者们十分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强调尊身、保身。他们还从人性层面和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层面对其身本思想进行阐述与论证。泰州儒学肯定人的情欲,但同时也主张节制不合理的情欲,尤其反对恶欲。泰州儒学还倡导公欲,主张义利统一,要求人们处理好义利关系,坚持义利统一,做到"知本""知止"。  相似文献   

6.
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20年来,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医学伦理的各个层面,其中脑死亡、安乐死、克隆人、器官移植、基因治疗等已成为医学伦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审视和梳理医学伦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我国医学伦理学的深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伦理学历代多以儒家学说为支撑,其实,道家学说也是中国伦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庄子提出的自然人性论的思想,在批判儒家传统礼教思想的同时,将至德之世作为道德理想国,将"真人"作为人生目标,将"游心乎德之和"作为理想境界。庄子主张的是一种超善恶的相对主义的道德观,其论人性,主张不为外物所役,坚守内心的自然本真,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在当今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与伦理学有着深厚的学科渊源,在历史上很长的时期里经济学研究是以伦理思想为背景的。但是现代经济学试图摆脱伦理因素的约束,逐渐独立于伦理学。经济学的发展困境使其重归伦理之路,各新兴学科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经济学的伦理之维。其中,生态经济学以生态伦理为基础,关注经济现实、社会发展以及自然和人性,包含了充分的伦理思考。最后,本文试着构建和实现生态经济学的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反思、继承、发展和超越。在人类本体论时代,传统伦理学仅把人纳入道德共同体之中,而将所有一切非人类存在物排除在道德共同体之外,最终发展成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进入生态本体论时代,生态伦理学超越了传统价值观,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对人的固恋,将伦理学的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更宽广的大自然,把人类之外的所有非人类存在物全部纳入到道德共同体之中,空前地扩大了道德共同体。人类的道德境界由人类中心境界提升到了生态整体境界。它不但追求人际的自由和公正,而且追求"种际"的自由和公正。它既是传统的自由主义的终结,又是新的自由主义的开山。生态伦理学的最高目标是超越"人类中心论"、"地球中心论"和"地球沙文主义",走向"宇宙伦理学"。它不但为我们正确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提供了新型的道德根据,而且为人们道德修养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伦理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向交融。在古代的人类知识与智慧学说中,保持着经济与伦理原始样态的自然结合。现代经济伦理学是伴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兴起,特别是科学发展伦理的提出,既是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对伦理的要求,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大学通识课程应该为满足大学生各种层次的人生需要而设置,这是符合马克思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具体应开设高等教育学、逻辑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科技史等课程,并重视隐性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里的延伸和体现,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来自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阶层的各种差距,有来自中观层面的学前教育制度、决策、教育投入等,有来自微观层面的幼儿园教育、教师观念与行为、家庭环境与教育等。由此,可从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伦理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切入,分别提出相应的实现策略,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发展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伦理中有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元素,但当前中国学界的生态伦理学研究还是笼罩在西方伦理学的话语中。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在结论上具有革命性,但其逻辑进路欲在因西方近代哲学二元论思维而造成主客分离、人与自然对立的情形下填平二者分离与对立的鸿沟,这种作为在理论层面上虽取得巨大进展,但在人们日常的观念、态度与行为,即在践行的层面上步履维艰。因为要把在人类中心主义传统中由人独享的诸如道德地位、利益、价值与权利让渡给自然,使自然与自然物因享有道德地位、利益、价值与权利而获得与人类似的平等地位,从而成为获得人类尊重的理由或依据,这要在人类社会中施行着实不易。因此可以在当代生态伦理学中引入一种中国伦理元素,来探讨生态诚信的可能性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墨并为显学,墨家务实求进,高扬理性,一方面推举天志,主张"尊天事鬼";另一方面又否定天命宿命,强调事在人为的"强力从事"。其间的矛盾对立恰恰统一在墨子所要彰显的"人志"上,墨子借天志彰幕,以权威性的话语权,为其政治学说提供社会心理威慑力,墨子的天志就是人志、民意的神秘化,墨子的人志思想体现在人、家、国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通过审美发生、审美思维的性质特征和审美的结果,与人的产生、自我保存和发展的深刻联系,从一个新的层面展示美与真与善的统一,在审美与人的超越关系中揭示审美的伦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节俭是否道德、企业漠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以及两面人等几个复杂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些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遗失物拾得是物权法中的一个具体制度,我国现行立法对遗失人的权利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却忽视了对拾得人权利的保护。但伦理学上的性恶论以及经济学的分析却使赋予拾得人权利获得了合理性。结合各国实践,建议我国立法可以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留置权以及在一定情况下取得拾得物所有权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视角来构建与评析《论语》中"礼"字的原型。通过对"礼"字词源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层面的分析及"礼"字在三个译本中使用频率的统计,揭示出构建"礼"字原型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梁守杰 《科技信息》2007,(16):534-535
通过研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众不同的几个特点,包括伴随世界近代史的演进而迅速发展最终完善其理论体系、理论研究的重心逐渐从供给转向需求、主张自由放任和主张干预互相交织相辅相成,从而说明该学科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当代伦理学的关注点受到多元交往实践的需要以及现代性、后现代性思路的转变影响,伦理学的对象已经逐渐从道德主体中的"我"转向了道德主体中的他性问题。伴随着生态问题逐渐激化,人类也开始面临着不具备理性的主体"自然界"。当代普遍认可的"生态圈"理念,要求伦理学的视域不得不扩展到"人"之外,将我们生存于其间并且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纳入关注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