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在审视人类精神家园的时候,在面对科学日新月异的时候,在面对学生混沌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通过重提人文精神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构建以及结合实践教学明确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尊重学生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使学生在精神中享受人文教育,在教育中塑造人文。 相似文献
2.
转变教学观念,体现人文关怀的意识;转变教学方式,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拓展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精神;完善改进评价方式,积淀人文素质等是中职语文教师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职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跨职业、跨岗位的关键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关键能力中的社会能力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中职教育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界热点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育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又人性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在美国,比如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曾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哈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人类所有的情结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重视。”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其贯穿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人文精神教育,就是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的完善。中学阶段既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人格形成的时期,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可塑性极强,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契合点。语文作为文化载体,是目前中小学最主要的人文课程。语文教学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担负着弘扬培育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铸造高尚健全人格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的一般关系,认为人文精神的养成是社会因素、个体生活方式和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学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和综合系统作用,强调在中学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本身必须具有人文精神素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要善于发掘受教育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人文精神;要注意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8.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写作作为高度综合的语文活动,它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显示了学生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差异,它折射出写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新时代教师的社会职能的新特点,分析了学生心理障碍、性格缺陷的表现,联系语文教学现状,从高职人才培养目的出发,论证了语文教育观念的转变,提出了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将人文精神教育与学生心理障碍、性格缺陷的克服相结合,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应重在以人自身为价值取向,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重在品德修养、道德情操、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树立起追求完满人格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倪雪莲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Z1)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理应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而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教师就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体验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语文课的文学教学应该体现人文思想,揭示文学即人学这一本质。借助文学教学的情感洗涤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借助文学教学的美育功能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借助文学教学的拓展延伸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让文学教学一开始就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条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应重在以人自身为价值取向,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重在品德修养、道德情操、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树立起追求完满人格的价值现.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语文知识的识记和技能的训练,其中富的人文特质要求语文教育影担负起人文教育的使命。语文教师应从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恰当处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改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使学生的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16.
现今中小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关爱学生情感和生命成了教育的一个焦点。语文是人生命的体验与表达,。作为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渗透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享受到生命自觉发展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可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却一度陷入科学化的教学模式之中,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和尊严,无怪乎中学语文教学成了千夫所指,有道是“误尽苍生是语文”。悲哀嗟叹之余,广大语文专家及教师开始反思:语文课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越来越走向功利主义,不但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训练形成了标准化模式,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如阅读、写作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努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人文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当中.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治国经验。党的十七大制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是救国救民的大计,是振兴中华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20.
高娜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3):9-11
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外化表现形式。人文精神以关注人的生存为基础,以尊重人的价值为目的,以维护人的权利为保障,以重视人的发展为根本。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人文精神的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