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米丝黑穗病菌培养性状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a)的培养性状有一定的分化。根据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性状的不同,23个菌株分为6类;根据病菌在PD培养液中颜色的不同,23个菌株可分为4类;根据病菌的致病力强弱,23个菌株分为7类;认为病菌致病性强弱与菌落颜色或发酵液颜色呈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菌DNA提取方法比较(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大主要病害,严重威胁着玉米的可持续生产。华致甫等用妇人指等5个自交系作鉴别寄主,对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力进行了试验,认为我国至少存在5个生理小种。用鉴别寄主来鉴定生理小种易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生理小种间是否存在遗传物质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说明小种致病力的分化,而DNA的纯度是制约RAPD扩增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笔者对玉米丝黑穗病菌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铭东  刘永刚 《甘肃科技》2013,29(8):138-140
推广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危害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010年,在田间采用0.1%丝黑穗病菌土覆盖种子接种的方法,对2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表现抗病1份,中抗4份,感病13份,高感7份,大多数玉米品种对丝黑穗表现感病。加强玉米品种抗性鉴定与评价,对于有效控制丝黑穗病和和品种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玉米丝黑穗病抗病新品种选育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明 《甘肃科技》2010,26(8):153-154,137
甘肃张掖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已越来越影响玉米产量,据2009年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张掖9 cm)调查,严重程度达40%以上。本文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害循环及发生发展规律,探讨选用抗病品种、栽培和药剂防治等措施,综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5.
对蛋白质、酶多态性研究中样本的数量、实验方法、基因型判定等环节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蛋白质多态性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我州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3333hm^2左右,占整个粮食播面的29%,占粮食总产量的42%,在我州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7.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龙  汪丽平 《科技信息》2011,(15):375-375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种植区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也是一种多发病害。它是由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病害。应以选育抗病品种为基础,结合农业措施与药剂处理进行综合防治。提高种子质量,选育抗病品种。积极推广对玉米丝黑穗病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是解决玉米丝黑穗病为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实行轮作。重病地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可与大豆、蔬菜、马铃薯、油料等作物轮作。施用无菌肥。防止用带菌的秸秆作饲料,施用经过发酵的有机肥料。及时拔除病株,消灭菌源,力争在菌源未扩散前拔除病株,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收获后对病残组织也要及时处理,压低菌源。精耕细作,适时播种。创造有利于幼苗出土的条件。药剂防治。播前药剂拌种。  相似文献   

8.
选用高粱丝黑穗病感病恢复系矮四、抗病恢复系2381R以及二者F2代抗感个体为试验试材,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基因组DNA,并应用RAPD筛选技术对高粱基因进行分子标记,选取了100对RAPD随机引物对其进行扩增,有88对引物扩增出条带。分析结果表明:88对引物中S_(405)在抗感品种间扩增出差异谱带。进一步对抗感群体进行分离分析,得出抗丝黑穗病基因重组率为11.7%。将S_(405)扩增出的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差异谱带的片段长度为320bp。根据差异谱带的碱基排列顺序,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进行序列扩增,将RAPD分子标记转化为SCAR分子标记,并将该标记命名为S_(405-320),为高粱优良品种的筛选和培育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北方春玉米区生产上重要检疫病害之一。解决该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选育抗病材料。本文以20个俄引玉米Reid种质改良系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技术对其进行丝黑穗病抗性评价,拟筛选出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好的种质,为我国高寒地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优良抗病玉米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20份俄引玉米Reid种质改良系两年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抗病自交系8份,包括黑e1、黑e3、黑e4、黑e7、黑e11、黑e12、黑e15和黑e17;中抗自交系8份,黑e2、黑e8、黑e9、黑e10、黑e13、黑e16、黑e18、黑e20;感病自交系4份:黑e5、黑e6、黑e14和黑e19;抗病的自交系占供试材料占80%,感病自交系占20%。  相似文献   

10.
丝黑穗病是影响我国高粱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粱产区每年都有发生,发病率有时高达70 %,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而选育抗病品种是最为有效的抗病策略.分别以高粱2381恢复系(抗病)、矮四恢复系(感病)的叶片为试材,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基因组DNA,并应用RAPD筛选技术对高粱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在最佳的RAPD反应体系中共筛选了100个RAPD随机引物,筛选出来27个适宜引物,获得了稳定的RAPD扩增结果及多态性较好的DNA谱带.其中有6个引物对DNA扩增产生了差异谱带.  相似文献   

11.
麦洼牦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麦洼牦牛9个血液蛋白基因座(Hb、Tf、PTf、Akp、LDH-1、Alb、Amy、Hp、Pa)进行检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表明,在检测的9个基因座中4个基因座(Tf、pTf、Akp、LDH-1)具有多态性,麦洼牦牛群体遗传变异程度低  相似文献   

12.
西藏耗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西藏耗牛的4上血液蛋白位点(Hb,Tf,Alb,Pa)进行检测,得出了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遗传变异性分析,引用6个其它耗牛品种Hb和Tf位点的基因频率资料,比较分析了西藏耗牛和其它耗牛品种的关系,并探讨了耗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动态,较详细地介绍了山羊血液生化遗传标记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山羊育种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BC45型双螺杆挤压机,进行了玉米粗蛋白的挤压改性研究。通过分析蛋白质水溶性的变化,发现螺杆转速越快,物料水分越低,膨化温度越低,模头长度越短,越有利于获得高NSI的玉米蛋白。并用均匀试验设计优化了影响蛋白质溶解性的工艺条件;获得高NSI的最优挤压条件为:物料水分11%,螺杆转速160rpm,膨化温度75℃,模头长度300mm;各因素对玉米粗蛋白NSI的影响次序为:物料水分、膨化温度、模头长度、螺杆转速。蛋白质经过挤压膨化处理,可大大改善其功能性质指标,与此同时产品的色泽、气味也得以改善,消化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牦牛乳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AGE和SDS-PAGE分析牦牛乳清蛋白、酪蛋白多态性,结果表明:牦牛酪蛋白PAGE呈现出κ-CN、β-CN和υs1-CN三条带型;乳清蛋白PAGE呈现LF、SA、Ig-L和β-Lg四条带型;乳清蛋白SDS-PAGE呈现υ-La、β-Lg、Ig-L、Ig-H、SA和LF六条带型。以上电泳分析均未发现乳蛋白各基因座多态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双螺杆挤压机改性玉米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BC45型双螺杆挤压机,进行了玉米粗蛋白的挤压改性研究.通过分析蛋白质水溶性的变化,发现螺杆转速越快,物料水分越低,膨化温度越低,模头长度越短,越有利于获得高NSI的玉米蛋白.并用均匀试验设计优化了影响蛋白质溶解性的工艺条件;获得高NSI的最优挤压条件为:物料水分11%,螺杆转速160rpm,膨化温度75℃,模头长度300mm;各因素对玉米粗蛋白NSI的影响次序为:物料水分、膨化温度、模头长度、螺杆转速.蛋白质经过挤压膨化处理,可大大改善其功能性质指标,与此同时产品的色泽、气味也得以改善,消化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14基因rs256919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240例AS患者进行CD14基因多态性检测,并与14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对比.结果 rs2569190位点基因型频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78,υ=2,P0.05);强直性脊柱炎组携带突变体A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υ=1,P0.05).结论 CD14基因rs256919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存在关联,携带CD14突变体A基因者患AS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125个玉米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并同时进行红外光谱(NIRS)测定.在连续小波变换(CWT)处理玉米NIRS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多次随机选择定标集和校正集样品的模型优化方法,建立了二次ε不敏感损失函数的CWT-SVR蛋白质预测模型.模型用于检验集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结果满意,且优于传统的偏最小二乘模型(PL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变迁和耐药趋势。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从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致病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共分离出病原菌6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393株,占59.64%,革兰阳性菌为128株,占19.42%,真菌为138株,占20.94%,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呋喃妥因,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等呈耐药率逐渐增高趋势。结论: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掌握细菌变迁动态,从而不断进行耐药性监测,才能有效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