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汪精卫早期历史的三大疑点:一是1905年汪精卫参加革命是否为投机;二是1908年汪精卫暗杀清摄政王行为是否反映出他对革命失去信心,在狱中是否被肃亲王招安;三是南北议和时期汪精卫是否投降袁世凯,叛变革命。  相似文献   

2.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做汉奸,为世人所不齿。汪精卫汉奸集团、汪伪政权“人才”缺乏,只能通过裙带关系等特殊方式扩大、繁殖势力,造成汪精卫汉奸集团繁衍中裙带关系极为明显、浓厚。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极力主张召开国民救国会议,以与蒋介石主张召开的国难会议相抗衡。然而,数月之后,汪精卫却主持召开了国难会议。他主张的国民救国会议则归于流产。本文概述了这一阶段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并分析了汪精卫政治态度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很难想像这是大汉奸汪精卫早年反清行动被捕时的悲壮诗句。由满腔悲愤的反清斗士到痛斥日本“为中国腹心之患者”,再到成为侵略者刺刀下的傀儡,如此矛盾心态与巨大的身份反差,实在为历史所罕见。  相似文献   

5.
也谈周炳     
周炳,是欧阳山同志长篇小说《一代风流》第一卷《三家巷》、第二卷《苦斗》的主人公。周炳形象的塑造如何,是整部作品成败的关键。但历来评价岐异、毁誉不一。有人认为他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英雄人物;有人又说他是资产阶级的风流人物,是现代的“贾宝玉”,是人们灵魂的腐蚀剂;江青及其御用写作班子——“上海革命大批判写作小组”则一口咬定他是“投机分子”、“叛徒和工贼”。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才比较正确?欧阳山同志在《<三家巷>、<苦斗>再版前记》中指出;“他是一个手工业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在这八十五章里面(包括已发表的第三卷《柳暗花明》的前五章——笔者注)还不是  相似文献   

6.
日前 ,张其凤从近几年撰写的 5 0余篇学术论文中精选部分篇目结集 ,由刘正成先生题签、作序的《坐忘斋文集》由华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此之前 ,其凤已出版过《刘墉研究丛稿》一书 ,被学术界公认为“刘墉研究的一部拓荒力作” ;由其任分卷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也由荣宝斋出版 ;《刘墉评传》和分 4卷编排的 80万字的《刘墉研究资料汇编》也已完稿。因为其凤对刘墉深入系统的研究 ,他在学术界获得了“刘墉研究专家”的雅誉 ,刘正成先生谓“今世书学 ,问刘墉事 ,问其凤君可也” ,给予极高评价。洋洋 2 0万言的《坐忘斋文集》 ,分…  相似文献   

7.
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常常借助马克思主义这个“最明快的哲学”,运用钢刀一样的笔,解剖形形色色的敌人,“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为我们总结了宝贵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经验。他说过,他的杂文,“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将来的青年看后,“必能开颜一笑,更明白所谓敌人者是什么样的东西的。”在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斗争中,学习鲁迅杂文《三月的租界》,能进一步认清张春桥是一个“假革命的反革命”,是“拿了鞭子,专门鞭打别人”的打手,是向敌人“献媚”、“缴械”的老投降派。三十年代中期,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任意蹂躏着祖国的大  相似文献   

8.
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Oscar P.Trautmann)调停为界,将叛国投敌前的汪精卫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基于中日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认识,虽然汪对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缺乏信心,但他毕竟是以主战的面目出现的,是一个不坚定的主战派;陶德曼调停开始后,汪以为中日战争有了“转圜”的余地,开始由主战变为主和,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和派首领。  相似文献   

9.
浅谈邓演达反帝反蒋的政治主张孙平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在武汉背叛革命,邓演达面对这一急变,写了《告别国民党的同志们》等文章,义正辞严地谴责蒋汪...  相似文献   

10.
浅论邓演达民族的平民革命纲领骆顺森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邓演达,是小资产阶级的激进代表、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与宋庆龄、陈友仁等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莫斯科宣言》、《我们的政治主张》及其他论著中,正式提出了既不同于法兰西大革命又不同于俄国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美国通史简编》、《美国史纲1492—1823》、《外国历史名人传》《世界近代史人物传》等史学著作都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保守派。这些书的作者认为汉密尔顿崇拜英国政治制度,反对并欲镇压法国革命,拥护君主制,有轻视人民的言论等,足以说明他“十分保守”,是个极端保守者,甚至“有些反动”。而对汉密尔顿其他方面的表现,特别对他的经济思想、财政经济政策却不予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5月5日、6日或7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说:“立夏……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据《中华大字典》,“假”通“嘏”,意思是大。  相似文献   

13.
再论唐继尧     
笔者曾写作《论唐继尧》一文,后又出版了一本《唐继尧评传》,应该说对唐继尧的评价已无多的话可说了。但是,近年来读到了几篇评价唐继尧的文章,看到了一些新的见解,对我来说,一方面有所启发,另一方面又不能不争呜一番。 有一篇文章这样说:唐继尧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和领袖,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毛泽东同志对知识分子历来十分重视。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论述过知识分子问题。早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对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大部分知识分子“一般地是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遭受着失业和失学的威胁。因此,他们有很大的革命性。他们“富于政治敏感,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还进一步指出:“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  相似文献   

15.
陈水仙 《世界博览》2013,(21):82-83
加拿大籍华人历史学家陈志让的《袁世凯传》全面回顾了这位清廷重擘与民国“逆首”的人生历程,详细审察了袁世凯其人的治世之才、干将之能、枭雄之奸。 人们评价袁世凯的罪状。主要是围绕着两条:窃国称帝、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对他的评价也早有定论,从晚清遗老胡思敬所写的《大盗窃国记》、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伯达所写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都可以看出人们对袁世凯的总体负面评价。但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  相似文献   

16.
一八九八年九月,梁启超东渡日本。在以后的二、三年间,他以《清议报》、《新民丛报》为阵地,举起犀利的笔,痛斥以那拉氏为首的清王朝,进而鼓吹革命、礼赞破坏;他宣传卢梭的民主政治思想,谈自由平等、倡民权,介绍各种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资产阶级的理性原则、道德观念作为新民思想的基础。总之,他曾以倾向革命的姿态,跃然于中国改良主义失败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之间,占据了一个明显的位置。有的同志却认为,梁启超是“为了投革命之初”而“玩弄革命的词藻”。本文认为,以“投机”概括客观的矛盾存在,是不够公平的。应该承认,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早期的革命倾向是实在的、可取的,其启蒙宣传是卓著的,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也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在毕生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始终高举批判的旗帜。在应用唯物辩证法改造政治经济学时,他“破字当头”,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因此《资本论》的副标题就叫做“政治经济学批判”。同样,在应用唯物辩证法去改造微分学  相似文献   

18.
《红旗谱》是“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在新世纪“红色经典”的改编热中,再次成为了人们注目的焦点。它的研究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五十年代在革命真实的要求下,关注艺术与真实的关系;六十年代在“两结合”和“阶级性”的指导下,完成了思想意味、人情人性、民族性的深化;七八十年代的研究主要是对“文革”评价的反拨;到了九十年代,研究更有新的发展,在肯定《红旗谱》革命思想价值的基础上,呈现了横纵向比较和开掘新意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马一浮深明易道,精通佛理。他以“变易”、“不易”、“简易”三义为易之宗旨,引用三观、二谛及“三大”释易。他对乾、坤、艮等卦的解释,是他以《周易》统摄佛教义理的思想的反映和展开。他引佛教“四智”及“三身”义,对德业进行了深入解释。在马一浮看来,《周易》之道甚大,他分“十重大义”、“十种大义”对《周易》之为“大”进行了解释。马一浮以佛释易,援佛入儒,极大地丰富了儒学的理论视野,实现了儒佛之间的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20.
1927年,在中国上地上掀起的规模空前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而遭到失败。在中国革命处于逆境,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之时,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湖南的秋收起义。在进攻长沙受挫后,他果断地率领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在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毛泽东决定引兵“上山”,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实际认真分析思考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