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接启明星联谊会副秘书长刘昌胜通知,本月要采访的启明星是上海医学遗传所的陈美江。我一听这个研究所的名称就有一种亲切感。我国第一头羊乳汁中表达治疗血友病乙人凝血因子见蛋白的转基因山羊就是从这家研究所诞生的,宣布这一消息的时间距英国罗斯林研究所那头著名的克隆羊多利问世仅一年,而且上海医学遗传所在转基因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有若于项突破,成功率也大大高于罗斯林研究所。当时我和其他媒体的同行一起参与了对这一重大成果的报道。通过做报道和宣传,我对作出这一重大成就的上海医学遗传所的研究专家渐渐地熟悉了,对他们工作…  相似文献   

2.
不应将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或舍米亚京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混淆。这三所研究所都在莫斯科,令分子遗传研究所自豪的是:它是在李森科时代为坚持合理思维而建立起的研究机构中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方鸿辉 《自然杂志》2009,31(2):120-123
医学遗传学家曾溢滔1939年5月27日生于广东顺德.1965年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兼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胚胎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溢滔长期从事人类遗传疾病的防治以及分子胚胎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我国基因诊断研究和胚胎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对遗传特别是对人类遗传的基本过程有了很多的了解。这些进展正被应用于医学实践。同时,人们已日益意识到遗传疾病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并且,染色体组对胎儿死亡、先天性畸形、癌症和其他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慢性疾病有极大的影响。总之,遗传学对于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病因学上讲,所有疾病都可看作是与遗传因子相关连的。一些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因子(多因子、染色体、单个基因)引起;另一些疾病则主要是由环境因子引起,如结核病等一些感染性疾病。但是,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遗传和环境这两种致病因子,只不过它们在每种疾病中的程度各不相同而已。因此,遗传病是指那些主要由遗传因素导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的蓬勃发展的需要,1986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投资,开始筹建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10月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 植物分子遗传实验室是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植物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有关课题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研究实体,依托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3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3人,另有客座人员15人.现任实验室主任:许智宏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主任:洪国藩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洪孟民研究  相似文献   

6.
吴柏林 《科学》2004,56(3):15-18
以往50年的遗传医学,对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可遗传的疾病(inherited disease)。而在走进基因组医学时代的今天,其认识更加深化和全面,即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疾病(genetic disease)。事实上,人类几乎所有的疾病,除外伤以外,在基因水平上都与遗传物质有关,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改变。  相似文献   

7.
路延 《科学》2013,(4):24
正[本刊讯]中国科学院一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徐书华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师咏勇教授、复旦大学金力教授合作,建立了识别汉族遗传结构和控制复杂疾病关联研究中群体分层的遗传标记,研究成果于2013年5月29日在线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该研究针对复杂疾病关联研究中由于群体遗传结构(或群体分层)导致的假阳性结果问题,建立了一套识别汉族内部遗传结构和控制复杂疾病关联分析中群体分层的遗传标记。该标记尤其适用于"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post-GWAS)"时代的基于候选基因策略的关联研究。关联分析是研究复杂疾病遗传影响因素并建立"表型-基因型"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焦瑞身 《科学通报》1985,30(5):399-399
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用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农业各个领域。我国在农业研究领域内尚无建成杂交瘤细胞株的报道。农牧渔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与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新疆兽医研究所协作,用烟草花叶病毒(TMV)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 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0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  相似文献   

9.
基因诊断和遗传筛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柏林 《科学》2003,55(1):16-19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21世纪的基因组医学(genomic medicine),或称分子医学,将给人类的医疗保健卫生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即所谓的"遗传革命一医学革命一人体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一份关于实验室投入产出比的研究引起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社会的关注,结论是:中等规模实验室的绩效最佳——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的国立综合医学研究所(NIGMS)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最大的研究所之一。去年秋天,研究所主任杰勒米·伯格(Jeremy Berg)主持研究了2006年他们资助的将近3000份研究者的科学产出。在NIH"信息挖掘"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2007,52(21):2576-2576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脂含量是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植物油脂生物合成途径已基本清楚,然而,其调控机制却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受宜研究组  相似文献   

12.
新西伯利亚的科学院城,是苏联最大的、负有特殊任务的民用研究区,它在新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市北约35公里。它于1957年奠定了基础,现在已成为苏联主要的科技中心。这里除了有好几十个科学院属研究所外,还有西伯利亚分院的院部,农科院的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的研究所,以及若干个生产部的研究所。这里总共有100多个研究所,拥有7万工作人员。尽管许多研究工作都由科学院确定,但课题都经过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13.
在工作中常有人问道:"大夫,您说这个毛病会不会遗传?"或者"这个现象是不是遗传来的?"而医生在给病人看病之时,也往往要问到家庭病史。也就是说,许多疾病或身体上的缺陷,或体态上的毛病,在医学上已证明是遗传特质的,但没有得到验证。仍在观察及研究的医学现象还很多,比如我们的用药、治疗方法,只有在几年、十几年以至几十年的应用之后,才能知道其作用与副作用。所以遗传学中的问题,许许多多还尚待解答,但以下人身的几种特质确实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被公认为一种家族高聚集性神经系统疾病 ,尽管欧美白种人群的患病率远高于亚洲人种 ,但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女性是男性的 2~ 4倍却是恒定的 .临床及遗传医学仅仅沿用常染色体显性或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基因遗传及线粒体遗传理论均不能满意地解释所有家系的特征 ,笔者率先在国际上提出的从性性状遗传模式sex conditionedgeneticmodel(即男性为常隐、女性为常显遗传 )似可较好地解释偏头痛复杂的“不一致”的遗传方式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内一条染色体的基因会对另一条染色体致病基因的表达实施功能调控 ,此种遗传疾病范例在遗传性秃顶、肝豆状核变性等症中已得到验证 .当然对于环境的因素也有待考虑 ,时下对于复杂遗传病的研究正是最富有挑战性的 .  相似文献   

15.
尽管每年诺贝尔奖名单的公布都会在科学界内外引起一阵激动和不同声音的争论,然而无论从获奖工作备受争议、备受关注的角度看,还是从这一工作本身的科学价值及其对当分困扰人类的一些顽症的治疗意义而言,一个多月前公布的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工作——即发现了一类新的病原作——脱病毒,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都可能是创纪录的。正因为如此,国内一位这些年来一直关注、跟踪这一领域工作的学者——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所长陆德如教授,在获悉脱病毒学说的创立者斯坦利·普鲁西纳(StanleyB.Prusiner)获奖…  相似文献   

16.
陈良忠 《科学通报》1985,30(4):292-292
1982年初,作者在瑞典LKB科学仪器公司应用实验室和西德汉堡大学人类遗传研究所,对我国汉族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组特异成分(Gc)、葡萄糖磷酸变位酶-1(PGM_1)和乙醛脱氢酶(ALDH)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了基因频率,并与其他人群作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升伟 《世界科学》2009,(12):15-16
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由于阐明了细胞内部生产蛋白质的工厂——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venkatramarl Ramakrishnan)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一起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8.
据说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图书馆的墙上,曾经挂着这么一幅条幅:“地球的历史,记录在地壳的地层里,所有有机体的历史,铭刻在染色体里”。这是一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诱发人类遗传物质变异的课题,是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 testing)研究的主要方面。由于医学的发展,药物的使用已成为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一年里。哪一位科学家最具影响力?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Mike Brown)“迫使”天文学家重新思考行星到底是什么:芝加哥大学的尼尔·舒宾(Neil Shubin)发现了一块重要的化石,它揭示了生命是如何(从水中)迁移到陆地上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艾玛·怀特劳(Emma Whitelaw)证明了遗传是怎样扩展到基因以外的领域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支持全球变暖的观点,并且大胆质疑政府现有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