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制度在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与实务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有针对性的就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导引制度主体问题"、"人民法院的调查取证权的问题"、"当事人举证的保障问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本文中的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互联网络的逐渐普及,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种电子资料大量使用,使得电子证据逐渐成为新的民事诉讼证据之一。然而,我国目前现行的民事证据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电子证据应用的需要,电子证据与我国现行民事证据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冲突,有证据归类的冲突、证据效力的冲突、证据证明力的冲突、举证责任的冲突、以及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真实性的冲突等。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文章从立法方面、司法实践方面及当事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存在的若干缺陷,从现行的民事诉讼的答辩、举证时限、证据交换、举证责任分配、证人作证等制度方面入手,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举证遇到的诸多障碍以及民事审判改革所追求的诉讼效益和程序正义价值取向,都反映和呼唤举证责任程序保障机制的建立,本从当事人取证。审前证据交换,证人作证人以及法院查证等四个方面,对构建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程序保障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诉前财产保全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建立和完善诉前财产保全制度,有利于维护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但现行民事诉讼法对诉前财产保全制度规定得比较简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财产保全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对价值的内涵及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加以剖析,可知民事诉讼程序决不仅仅是实现民事实体法的工具,它有其独立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革我国的民事审判监督制度,建立新的民事再审程序,笔者从民事诉讼基础理念——处分原则入手,分析研究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的制度设计理念上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符合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的民事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8.
高燕 《科技信息》2006,(11):126-127
举证时限制度是民事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并于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我国首次明确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实现民事诉讼中维护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落实举证责任的现实价值,但该制度自身还存在较多缺陷,有待不断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任翔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74-74,159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适用条件不甚明确,乃是困扰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影响“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探讨了待证事实真伪不明之认定标准,以及当诉讼进行到何种程度时才能认定待证事实真伪不明,并进而适用举证责任原则进行判决。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市场经济下法制民主化的客观需要,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对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由于内在的相关性,新的审判方式必然会对证据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势必成为民事审判改革的一大"重音"。而现实中取证保障被忽视、"取证难"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切实地增强当事人取证能力,保障其证明权的顺利实现,正是建构民事诉讼证据调查令制度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重新厘定民事诉讼送达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民事诉讼送达制度深刻反思,并从比较法的视角对民事送达的完善提出了试探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民事上诉审程序是民事诉讼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最终确定,更担负着统一法律适用的重要使命。民事上诉制度的公正、有效,直接关系到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韩炎红 《科技信息》2009,(23):I0381-I0382
民事监督权是我国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权能。探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检察制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我国现行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制度存在单一性、滞后性、片面性、弱质性等弊病。之所以如此,既有历史原因,又有思维方式方面的原因,还有组织架构方面的原因。作者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着手对该制度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对于民事抗诉,检察院与法院的认识差异较大。民事抗诉制度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当对民事抗诉监督制度进行渐进式改革,以处理好法院审判权的独立与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还没有规定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民事公诉制度都应当成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缺失保护民事公益的强有力制度,构建民事公诉制度对于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论证民事公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建构民事2公诉制度的两个关键问题即案件范围和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法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类似制度的比较研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试图为改革中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制度提供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一般原则及例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确立了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按此原则,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被告(加害方)就其抗辩事实即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的举证责任是民事举证责任一般原则的具体化,而被告就其环境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的举证责任是真正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一般原则的例外,构成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否定权利的私力救济,要求民众通过诉讼解决纠纷。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使当事人在考量诉讼成本与诉讼利益的得失时犹豫不决,导致诉讼制度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定分止争的作用。应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多方面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使之能在纠纷发生后积极以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维护民事权益,从而使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既判力学理从罗马法时期发端到近代成型,经历了诉权消耗理论、裁判契约说、国家司法权威说等认识历程;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既判力没有明确的含义,但其精神已渗透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中;“确定判决”的诞生,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重新释读,对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探讨,诸如等等,都反映了作为诉讼终结点即既判力理论开始在我国的探索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民事公诉制度是指通常以公诉机关身份出现的检察院,为了维护特定情形下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重要权利,以原告的身份提起民事诉讼的一种制度。我国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对支持起诉原则的扩展,是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民事诉讼主体与民事实体主体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